人權

家當被當垃圾 北車遊民走投無路

文/公庫特約記者呂晏慈

當代漂泊協會、臺灣人權促進會今(12/11)早前往台北市政府抗議「棄物危機」,要求北車設立置物空間,正視遊民行李被當垃圾,並四處被驅趕的現況,此外也呼籲官方讓遊民及公民團體參與政策規劃,維護底層人民的居住權、生存權。

以臺北車站為家的阿西,自2009年起在外漂泊逾8年,他鎮日面對「棄物危機」壓力,除了家當被隨意丟棄、也不斷受驅趕,走投無路之下,日前企圖服藥輕生,幸後被路人發現送醫。

臺灣人權促進會居住權專員、反迫遷連線代表徐亦甫指出,遊民反映國家的勞動與住宅體系失靈,才導致貧窮者無安身之所,他直批,台北市長柯文哲選前承諾跳票,從九月強拆龍腦戶、十月公開表示「打房動搖國本」,上個月又驅除遊民,他也強調,受到壓迫、影響者必須參與政策決策過程,「遊民政策,遊民參與」。

臺權會副秘書長施逸翔引用《世界人權宣言》,強調人人都享有尊嚴生活的權利,阿西的故事反映了多數遊民生活的縮影,因此希望北市府建立遊民能參與的協調機制,讓他們不再被騷擾、任意驅趕,他提及《蘋果日報》一篇關於街友的投書:「最難應付的是車站行政人員跟警察,他們都說,這裡的法律是他定的,他們有公權力,好像不希望我們活在世上。可是我們是人,有人權,每次我都對警察大吼大叫,因為我知道他們犯法。」

「難道我們住在外面的人,真的沒有一點立足之地了嗎?」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李宛真說,遊民白天外出工作,但每每下班歸來,才發現所有生活的家當都被當垃圾丟掉,他怒批現實「友善社會」建立在階級上,對沒有錢的人就不友善。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郭盈靖也表示,台北車站是公共空間,屬於每個人,並非只有去購物的人才能使用。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社工科林慧君專員代表接陳情書,他說明自103年公告《臺北市遊民安置輔導自治條例》,將遊民定義為「經常性宿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者」,也提供就業輔導、協助租屋,「希望我們的街友可以脫離街頭生活」,此外因北車非市府所管,未來將持續與鐵路局等相關部門溝通,一起找出因應對策。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