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獻給人權受害者的人權音樂專輯 〈美麗之島,人之島〉20週年

文/台灣人權促進會

20年前的昨天(12/21),由音樂創作人朱約信(Joytopper & Pig-Head-Skin)製作、台灣人權促進會監製的〈美麗之島,人之島〉音樂CD正式發行。這張「獻給所有人權遭受侵害的受害者與其家屬」的人權音樂專輯,收錄了一首「發光的靈魂」,這首歌的歌詞是詩人路寒袖特別為台灣最重要的司法冤案「蘇建和三人案」而寫的詩,如聖歌一般的旋律,是由詹宏達作曲及陳淳杰主唱,當樂音唱到「拖磨的性命流落佇暗巷,汝我作伙伸手來甲牽,拖磨的性命靈魂咧發光」,無不令人落淚,後來莊益增與顏蘭權導演的紀錄片「牽阮的手」也以這首歌當作配樂,唱出田朝明醫師與田孟淑媽媽這一代為台灣民主人權運動奮鬥的精神。

台權會為了紀念這張已經絕版的人權音樂專輯,且在音樂製作人朱約信的協助下,已將大多數重新獲得授權的專輯音樂上到音樂串流平台讓大家更容易透過網路來聆聽這張台灣人權最抵抗的聲音。除此之外,台權會也與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財團法人台北市蔡瑞月文化基金會合作​,已在12月11日世界人權日的隔天、12月15日核四公投的前夕,分別在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社舉辦了「傾聽人權受壓迫者的共鳴」、「迎向非核戰役,我們唱歌​」兩場音樂與人權的演唱座談會,陳秋山、陳柏偉、吳志寧精選了許多與性別同志運動、土地議題與反迫遷、公娼運動、反壓迫的人權歌曲,以及林生祥、巴奈唱出反核歌曲呼籲大家在18日的「重啟核四」公投投下不同意,一起建立非核家園,最後公投結果,共有426萬不同意票反對重啟核四,高於同意票,人民選擇非核家園。

至於發行〈美麗之島,人之島〉20年後的12月21日,我們邀請創作歌手林冠婷唱出「發光的靈魂」作為開場,一起來紀念這張具有人權意義的音樂專輯,並邀請到謝銘祐、朱約信、馬世芳、徐睿楷與當年承擔許多製作行政、當年為台權會副秘書長的吳佳臻,一起回顧這張專輯的製作過程與再現專輯中的歌曲。

「這張專輯的訴求是人權,它是有著運動上的意義的。在歌曲題材上,這張專輯也展現了近年台灣音樂作品難得一見的格局。」這是馬世芳2002年在《五四三音樂報》中以〈美麗之島人之島:在我們還來不及變得世故之前〉團購特報文,給這張人權專輯的定位。我們聽見與看見這11首帶著樸素「手工業」氣味的人權歌曲,就這樣唱了20年,包括松慕強牧師的〈回家〉唱出原住民苦澀的歷史、朱約信的〈天公伯仔〉獻給兩百年前官逼民反的抗暴事件、何欣穗的〈I Want My Life Back〉是一首敘述男性對女性施暴的歌、黃靜雅〈風的祕密〉唱出孩子的心情、929樂團的〈轉角處的廁所〉則唱著放牛班少年的心聲、陳柏偉當年率領的「黑手那卡西」《福氣個屁》是台灣第一張工運專輯、葉樹茵的〈失業男子〉好得令人心痛、在台灣受盡歧視的菲籍勞工以母語唱出溫暖的〈看看你的周遭〉、交工樂隊的〈非核家園進行曲〉是只要非核家園的夢想未果就必須繼續唱、巴奈唱的〈美麗島〉讓專輯具有傳世的價值、獻給蘇案三死囚的〈發光的靈魂〉則盪氣迴腸。

1991年12月21日,台灣人權促進會發行了《美麗之島。人之島》,用音樂聲援各種處境不利者的人權。二十年後的這天,雖然是的冷雨的夜,但專輯製作人朱約信、製作行政吳佳臻,參與專輯製作的徐睿楷、以及當年協助專輯馬世芳,在同樣承載人權和民主歷史的蔡瑞月舞蹈社,以輕鬆活潑的互動,回憶當時的曲目和製作過程,並承先啟後地展示了今年的新一張人權合輯《守望天明》。

唱冤獄、政治受難者和壓迫

活動由林冠婷演唱「發光的靈魂」開場。這首歌是詩人路寒袖的作品,為在1990年代被判處死刑的三位年輕人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所寫,經過詹宏達編曲。主持人吳佳臻表示,這首歌久久聽見一次仍十分感動。這起冤獄終於在2012年才被平反,如今蘇建和在不同的人權組織工作,希望以直接的行動感謝當初救援他的人,但莊林勳只能到處打零工。同樣需要社會關注的,還有另一起冤獄救援對象王信福。

曾獲獎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的謝銘祐,獻唱《行》、《路》兩首歌給民主的前輩。謝銘祐說,啟發他創作《路》的人是陳智雄(1916-1963),想著前輩受難的歷程,心中除了湧現感謝,也有折磨,旋律就自然而然響起。在他心中,蔡瑞月舞蹈社是受難處,能在這個場址傳唱記錄前輩受難過程的歌曲,意義非凡。

主持人佳臻談起謝銘祐近期組《麵包車樂團》,到處在安養中心表演、回饋社會。謝銘祐回應,正與回饋社會的預期相反,他反而是在唱歌給老人聽時,獲得前有未有的掌聲和鼓勵,讓他願意繼續走創作音樂的這條路。

延續這份抵抗的精神,下一位表演人朱約信高亢地唱起《天公伯仔》和《鵝媽媽出嫁》,反映當時壓迫的政治事件和社會氛圍,幽默地回應謝銘祐形容朱約信總是「胡亂唱一些很有意義的故事。」

談到當初怎麼把把人權納到各自的音樂創作,冠婷表示是因為認識佳臻而開啟她這條路,而透過《美麗之島人之島》,她接觸到更多的台灣獨立音樂和人權議題。她發揮自己的創作能力,把人權音樂帶到台權會的募款餐會及太陽花學運現場。

與談期間,朱約信和徐睿楷回憶當時製作《美麗之島》的心路歷程,是如何定調取風、如何集結眾多歌手、如何在缺乏經費下土法煉鋼把音樂一段一段剪出來。

徐睿楷則分享了連製作人朱約信都不知道的專輯歌續。徐睿楷表示,專輯的英文取名為A home for Everyone,因為台灣要做各種不同人的家,所以這張專輯包含了各式議題。先是原住民及受政治壓迫的受難者,之後是女性和小孩,然後有學生。下一個重點是工人,無論是台灣的工人或者從他國來到台灣的移工,因為他們經常面臨雇主的剝削。接著是環境議題,收錄的是由林生祥演唱的「非核家園進行曲」,因為環境衝擊最嚴重的人永遠都是最底層的弱勢族群,如同核廢料在蘭嶼、如同美國許多的工廠都選址在黑人或貧窮的社區。專輯中在後面收錄「美麗島」詮釋前面這些族群都是美麗島上的子民,正是渴望這座島能成為「A home for everyone」。

馬世芳從音樂工業的角度,認為《美麗之島》的聲音品質超乎想像;專輯帶著地下運動的悲壯之感,卻同時讓音樂可以站得起來,十分少見。原本以為這將是開端,以後應該每年都要做一張。結殊不知一等就等了二十年,才在今年又出了《守望天明》。

新專輯收錄威權時代的心聲 向《美麗之島。人之島》致敬

馬世芳表示,觸發《守望天明》的是雷光夏。她在2019的演唱會上唱了《返校》的片尾曲「光明之日」,表示自己的外公是白色恐怖受難者,而更早收錄在2015年的專輯《不想忘記的聲音》的一曲《明朗俱樂部》,也是追憶當初她未曾謀面的外公——因組織互助會「明朗俱樂部」而遭入獄槍決。馬世芳開始想,有多少原創音樂觸碰威權時代這個議題?在那個時代,台灣人的心理狀態為何?他因此在臉書徵求歌單,結果讓他出乎意料——他總共收到四十幾首歌。

在當時國家人權博物館陳俊宏館長的邀請下,馬世芳持著這份歌單,和朱約信先是一起辦了音樂會,接著討論起製作合輯的可能。

錄製唱片有許多問題要克服,包含與公部門合作時繁瑣的作業流程、音樂人的專業考量、希望專輯納入更廣泛的世代和族群,以及性別平衡等。所以在蕭賀碩的操刀與人權博物館的支持下,在今年11月,正式推出人權音樂合輯《守望天明》。《守望天明》收錄了高蕾雅獻給祖父高一生的〈千風裡可否有你〉、雷光夏的〈明朗俱樂部〉、謝銘祐寫政治受難者家屬心情的〈攬入心肝〉、百合花描繪只能在背後偷罵宣洩的〈聽伊的〉、林生祥在讀完《百年追求》後的同名創作、巴奈捍衛土地正義的〈一種謊言〉等八首。專輯一推出立即賣光,只好不斷追加。這些音樂是有市場潛力的,但對這群音樂人來說,事隔二十年再次集結這群人錄製人權專輯,是在向《美麗之島。人之島》致敬。

二十年前的《美麗之島。人之島》讓社會大眾認識這些社會議題,二十年後的《守望天明》是年輕世代和歷史的對話,如同人權前輩造就我們現在的土壤,如今透過無論是蔡瑞月老師的舞蹈、這系列演出者的歌聲和創作,馬世芳和徐睿楷的書寫,讓對話和歷史得以延續。延續《美麗之島。人之島》的專輯英文名稱,我們希望這個國家能善待在這塊土地上每一個人,無論是原住民、渴望有住所的人、尋求庇護的難民、移工,希望大家都可以善待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