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教育

誰來參加海外遊學團?

文/楊素芳(台南女中公民與社會科老師)

「FLY YOUR DREAM 自己決定看世界的高度~改寫人生的成年禮」,斗大的標題吸引了我的目光,這是開學時發放給各班的暑期英國海外教育旅行宣傳單,一人一份。基於好奇,拿起一份仔細閱讀,它的行程包括與英籍學伴體驗各種課程、入住寄宿家庭體驗當地文化、參訪牛津×劍橋×倫敦×巴斯×沙比故居×哈利波特等地,為期16天。瀏覽至此,心已嚮往之,正如標題描繪的,讓夢想起飛,若有機會也想行萬里路體驗異國風情;另外,還有『英國×法國』及『南一中×南女中×澳洲』可以選擇。不過,在底頁標示的所需團費”新台幣十六萬”,當場讓我倒吸了口氣,心想:平均一天一萬,有多少高中生負擔的起呢?

但我想我錯了。事實上,海外教育旅行,這幾年發展下來已是本校的常態性業務,參與日本教育旅行人數從早期三十人到目前的六、七十人規模,仍是供不應求,而交流國家也擴及英法紐澳等國,甚至於校內由遊學代辦服務機構舉辦說明會;我們的員額編制中也設置一位專任組長負責該項業務。

對於能夠在高中階段就有出國見學的機會,同學們都欣羨不已,也因為由學校出面接洽選擇代辦機構,家長也能放心,因此海外教育旅行受歡迎的程度,不只本校,在其他高中也是如此。

這個趨勢是如何形成的?以下提供兩點自己的觀察與推論,尚請指正。

首先,入學方式改變了本校學生組成的特質。多元入學方案實質上何等程度影響區域明星高中的入學分數(通常聚焦在學科成績的分數),因而出現不少將「多元」譏為「多錢」的論述,本文將暫不處理其價值爭議,而關注焦點亦不放在入學後的學科成績表現低下的現象。因為現實問題不僅於此,我認為學生組成特質的改變,將影響學校提供的教育內容,且其內容可能進一步導致教育商品化與階級化向下延伸到高中階段的課題。

以本校為例,以往台南女中學生的特質,在學科成績上具有高度的同質性,而入學方式的改變,使得部分學科成績普通但具備多元能力的學生人數增加了,(相對地,排擠了僅學科成績好而無其他才藝的學生進入我校的機會),而多元能力的養成則多半須依賴家庭的經濟能力來成就。因此在入學制度改變下,此消彼長,較之以往,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學生變多了。可以預見的是,在台南女中的明星光環消退前,入學學生的組成將產生質變,同質性從「學科成績」朝「家庭經濟地位」轉變。而這樣的轉變,正是海外教育旅行可以擴大且常態性辦理的需求面基礎。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當遊學團成為學校所提供的教育內容時,對無能力負擔或將造成經濟沈重負擔、卻又想參加的學生而言,教育究竟發揮了什麼功能?

其次,再擴大範圍來看,目前全國各高中辦理海外教育旅行已蔚為風潮,甚至有不少學校以「國際教育」作為特色開班招生,這與教育部為回應全球化趨勢而推動國際教育政策方向有關。若進一步來看各校如何推動(參考教育部的國際教育白皮書2011年版),可以發現「融入課程」、「國際交流」、「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國際化」四大實施計畫中,就數第二項國際交流是最為各校廣為採用的,其中又以「教育旅行」最為熱門;而前往的國家則以日韓美英等國為主。(試想以越南、印尼等國作為交流國,是否還有人要花錢前去?實際上,從區域經濟或地緣政治的角度,以及長久以來國內媒體無法提供台灣觀點的國際資訊的情況下,其實我們更需要將視角轉向東南亞各國並加深關注。)而這樣教育內容長期發展的結果,恐將造成學生國際觀的偏狹。

綜合上述的兩點觀察,對於目前以海外旅行作為國際教育的實踐內容與形式,可能會涉及幾個面向的問題:

第一、導致教育資源配置的失衡現象。也就是考量應優先提供的對象是誰?以及與之相應的教育內容、資源配置為何。在符合分配正義的原則下,應提供「多數學生」可接近使用的教育資源,而非優先提供僅少數人有能力消費的教育商品。

第二、加深校園內因學生資本總量差異所導致的商品化階級化現象。畢竟願意花費數萬元甚至十數萬元的旅費作為教養投資,是需要「財力」作為後盾的。

第三、窄化國際教育的內涵。當出國遊學等同於提升國際視野,或當外語能力等同於具備未來競爭力時,是否也該停下腳步反省我們的「看見」與「看不見」所隱藏的偏狹,正在傳遞給下一個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