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鐵道影展第一週(一):讓鐵道作高雄歷史的見証

冠人:「這群人」當中固然有我原本就認識的朋友,例如豆皮文藝咖啡館的店長秋兒、一些常客、「行走的學校」以及自由劇場、電療聚樂部的成員們;但除此之外,隨著行動的時間拉長、階段變遷,夥伴自然有進有出,成員的主要組成其實也一直挺異質的。

鐵道影展開幕場
時間:3/26(五)、3/27(六)
地點:打狗驛車場(台鐵高雄港站)、高雄市電影圖書館前廣場

從社運到舉辦影展,之前雖然有許多先例,但以高雄部份來說其實還不是很蓬勃,舉辦【鐵道影展】的構想是什麼?它和豆皮文藝咖啡館還有「電療聚樂部」的關係是什麼?

宇軒:這個影展主要是豆皮的一群文青或憤青自行創作的成品。他們這幾年來,於此空間中消費、欣賞作品到結識,已養成自發地觀察在地風景及社會事,會不時分享己見,偶而激情發作會舉辦活動、表達心中想法的念頭。影展是在此社會交往的脈絡下成形,豆皮文藝咖啡館十年來活動不斷,去年更順著全國野草莓的氣勢,於大高雄區域展開一連串的活動,也可視為社會性的文化運動或文化行動。操作上,不外乎把想法講清楚、說明白。例如反對國會介入公視的鳳山遊行(2009年1月)、反對高市府多年來忽視在地產業文化,包括舢舨船業、五金業等(2009年4月),以及現正進行的反對高市府及台鐵任意變更古蹟及文化資產,恣意行商業開發的作為,即高雄港車站全區指定為古蹟的運動。以上案例,雖各自動機及訴求不盡相同,但可歸結出共通的視野∕問題意識:

(1) 小市民呵護城市不同資產、族群及產業的文化認同,以凸顯地方該重建的主體性或本意;(2) 追求主體或本意的同時,卻又不流於媚俗而喧鬧的活動,不學官方或主流藝文界頻繁操作懷舊的老街或社區營造,而是著重在催生城市的社會力;(3) 所謂社會力不限於特定在地社區,所以只要關心者都能共襄盛舉;(4) 不管是豆皮或電療聚樂部,皆在社會力的流動中漸具實力,靠的是時間和人情慾望的累積,已超出一般空間或人民社團的框架。活動是真的,有在流動才是真運動; (5) 影展是文化民主的展現,這些經年累月的文化表達技巧、人情及社會網絡,不但深化了這些空間及社團,更延伸至各方集結與協調,可見影展各項庶務的完成都仰賴一種政治的運作,所以民主可以透過各種文化 (象徵及意義的表達/現) 來落實,如刊物、開講,而影展更是直達人心的最佳途徑;(6) 積蓄各方的閱讀或觀影經驗,一同齊力改變這個城市的文化。

此視野來自這群年輕人的身體力行和意念,例如不久前去台鐵攝影卻出事 (現於長庚醫院休養中) 的莊傑任,他比鐵道專家或在地人士更有先見之明,數年前就屢到當地自行察考高雄如此驚人壯闊的鐵道文化區。現在我們事後諸葛、建立起的前因後果,未必真的有實際效果,因此不必誇大任何空間、社會團體或人士的力量,因為任何社會性的文化行動絕不是偶然發生,也不是個體單兵作戰,而是每個行動者生命的經驗及感受的總體效果,是集體的文化表達。

本文轉貼自:轟隆行走的影展 專訪鐵道影展策展小組 部分內容

相關網站:

標籤: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