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社運發電機

【連署】兼任教師一體適用勞基法 ── 致 手上握有權力讓我們獲得基本尊嚴的人們

文/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

教育部長、勞動部長、政務委員、衛環委員會的各位委員、媒體朋友們:

我們是一群高達一萬三千餘名在各大專院校流浪兼任、開課數多達兩萬餘堂課的老師。我們的存在,正是非典型僱佣在高教場域的體現,表面上是少子化對高等教育的衝擊所致,實則是長年以來產業結構無法進階轉型、國家財政無法有效開源導致教育經費未能隨時代走向而更多提升、終致各校不願聘足專任教師的結果。

當今教學現場主力 卻無基本尊嚴

我們這樣的人,成為當今大專院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擔了半數的大專院校課程。然而諸多權益闕如,教師們往往在沒有任何制度支援的的情況下獨立完教學與評分──多少教師生病不敢請假(因許多通識課學生來自各系難以補課)、產假和喪假根本不敢想、來校途中若遇到交通事故也得自行承擔。

經過一年多的爭取,教育部和勞動部終於同意讓我們這群流浪教師納入勞基法此一基本權益,但在目前的草案上卻強調只適用於那些「不具本職」(此一用語完全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內涵)的人,並往往以個別極端的個案用以說明為何不將所有兼任教師一體適用勞基法(如高階公務員兼課若再適用勞基法不符社會公平云云)。

然而,此舉不但法理上站不住腳,同時也為各校開了後門,各種亂象已經陸續出現。

以「不具本職」框限權益範圍 違反法理 政府不該帶頭違法

就法理而言,依法應考慮的是「該行業」以及其中之「工作者(職業)」有無不得適用勞基法的特殊情事,絕非考慮「該行業與工作者(職業)之外」的各種性質,例如根據受雇者「有無同時具有其他職業」,而僅將「未具本職」者適用勞基法,再把「具本職」者排除適用…。也正因此,過去各種行業職業在適用勞動基準法的過程中,從未有此種依據「有無本職」而進行差別待遇之案例。此種區隔顯然違反我國憲法「平等原則」要求,屬於不合理的差別待遇。政府不該帶頭訂定違反法理的政策與函示。

校方反要求教師提本職証明以規避責任 教育部接獲檢舉置若罔聞

至於亂象部分,各校如今已出現許多小動作,包括書面或口頭明示、暗示,要求各兼任教師自行去找到某個在校外的本職証明,藉以排除教師適用勞基法,否則未來將不予續聘。或將不願意配合自行「証明」具本職的教師,予以刪減授課時數到鐘點費幾乎不足以涵蓋教師前來上課的身心和物質花費,以逼教師就範。種種亂象皆因草案中強調只適用「不具本職」者所致。而高教工會數週以來不斷向教育部檢舉各校亂象的案例,提供各種書面証據,但至今仍未得教育部和勞動部回覆,音訊石沈大海!

督檢各校亂象 刪除「不具本職」用語 一體適用

在此,我們希望且要求,諸君能夠獲得我們的真實情況後,一方面立即切實督檢各校亂象,不得以這些手段規避應負之責任,將之前的亂象作為全部更正;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求教育部和勞動部在擬定新草案時,將「不具本職」刪除,讓所有兼任教師一體適用勞基法,不但符合即定法理,又能杜絕各校亂象。
連署發起人(按照姓名筆劃排序)

王昭文 台南大學台文所
吳佳嬅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應英系
李敏忠 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所
林瓊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果綵婕 臺北市立木柵高工
施合峰 崑山科技大學公廣
查忻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
奚浩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徐文路 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
徐瑋瑩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張慈韡 師大附中美術班
許允聖 中國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
郭孟寬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郭耀中 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陳佳琦 成功大學多元文化研究中心
陳俊廷 大葉大學應日系/暨南大學外文系
陳冠華 聖母護理專科學校
陳思仁 臺北藝術大學共同科
陳柏志 正修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
陳柏偉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陳鴻逸 靜宜大學通識中心
陳豐惠 馬偕醫學院全人教育中心
喬儀蓁 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嘉義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曾吉賢 南藝大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
曾慧琪 靜宜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 朝陽科大應用英語系/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應外系
游勝冠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黃映翎 東吳大學社工系
黃祈禎 世新大學/淡江大學/華夏科大
黃慧華 新化高中 藝術生活科
楊家蘭 台北藝術大學通識中心
鄒立仁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趙慶華 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蔡佳勳 中興大學/朝陽大學/大葉大學
蔡依伶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蔡翔任 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
鄭宜玟 靜宜大學通識中心
鄭執翰 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蕭安凱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鍾宜杰 台灣藝術大學通識中心
羅秀青 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通識中心/嘉義大學外語系/雲林科技大學應外系
蘇瑤崇 靜宜大學通識中心

12/21新增內容:

兼任教師連署名單:(按照姓名筆劃排序,連署名單持續增加中)

丁紀祥文藻外語大學日語系
方喜恩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牛俊強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王元俊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高雄醫學大學基礎科學教育中心、實踐大學高雄校區資訊科技與通訊學系、輔英科技大學資訊科技學位學程
王平元培應外系
王立業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王佩廸交大通識中心
王宥婷東吳大學語言教學中心
王偉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瑞傑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等校
王福星朝陽科技大學銀管系
江庭宜台大文學院語言中心中語組
吳艾芸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語文中心中國語文組
吳信成亞洲大學數媒系
吳昱瑩逢甲大學外語教學中心、明道大學應用日語系
吳建廷健行科技大學應用空間資訊系
吳國禎致理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
吳景龍台北城市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吳慶壽南台科技大學管理與資資訊系
呂慎華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宋聖君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李志偉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系
李宛儒國立台灣大學 國際華語研習所
李怡瑾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李林坡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李姮蓉亞洲大學 語言中心
李建程淡江大學法文系
李洙德高雄應用科計大學會計系
李桂芳淡江大學中文系/明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李瑄臺北市立大學、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實踐大學
李達義台藝大電影系
李翰林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沈威廷玄奘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車守彬中華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周明德龍華科大通識中心
周欣婷臺灣海洋大學
周舜瑾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周雅淳東華大學通識中心
林于盛樹德科大通識教育學院
林均芳國立臺灣大學 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林芳美輔英科技大學 育英護專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林盈銓大葉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盈慧中正大學通識中心
林韋辰南華民音系,還球科大通識,南應大音樂系
林敘如淡江大學英文系
林梅琪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林超群輔仁大學 進修部英文系
林慈音台灣神學院音樂系
林燕宗亞洲大學幼教系
林靜佩慈惠醫專護理科
邱少頤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邱玉萍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
邱慕霖嶺東科技大學
邱福棟淡江大學
邵若相台南大學應用數學系/高海科通識中心/樹人醫專資管科
侯武勇建國科技大學 /大葉大學 / 萬能科技大學
施宣煌私立真理大學
施宣煌私立真理大學
洪永耀義守大學工管系
洪塘忻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胡令珠文藻外語大學
胡桂玲台北商業大學
胡琇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
胡憶華嘉藥科技大學
孫自弘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音樂系,私立中原大學通識中心
翁嘉伶鳳山高中
馬以謹亞洲大學通識中心
張文昌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張仲豪世新大學/東吳大學體育室
張廷宇南台科技大學幼保系
張書銘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
張偉萱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通識中心
張琇琇國立中山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樂系
張博鈞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僑生先修部/世新中文系
張銘恩逢甲大學建築系
張懿文北藝大藝術跨領域研究所
曹琦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全人教育中心
梁茜雯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音樂系
梁啟慧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
郭芳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立大學音樂系
郭思吟國立台灣大學
郭璉謙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陳今偉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
陳允元政大中文系/真理台文系
陳文祥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
陳玉華文藻外語大學德文字
陳安恭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外語教育中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南華大學語文教學中心/大業大學國際語言中心/朝陽科技大學語言中心
陳伯軒經國管理學院
陳怡菁南台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
陳怡蒨世新大學/台北市立大學/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陳玟吟中華科技大學建築系
陳玟妤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國際生華語班)
陳俊華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
陳勁宏明志科大通識中心
陳美鳳國防大學語文中心 德語
陳韋哲東吳大學中文系
陳香延朝陽科技大學視傳系
陳振源大葉大學
陳清祥國立體育大學適體系/樹人醫專通識中心/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進修教育中心
陳湘陽世新大學英語系
陳逸民康寧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陳嫈瑜亞洲大學社工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公育系
陳祺賢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所
陳福智朝陽通識中心
傅于菁淡江/真理大學
曾芳代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曾建元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
程進發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黃文娟國立屏東大學幼兒教育系
黃志堅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行系
黃郁雯實踐大學應外系
黃茵喬銘傳大學通識中心
黃淑汝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
黃淑蘭明道大學/雲林科技大學
黃鈴雯樹人醫護專科學校體育組
黃慧如朝陽科大,修平科大,台中科大,勤益科大
黃麗頻逢甲大學國語文中心
黃馨儀新北市私立復興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楊宗愈東海大學
葉宗奇義守大學餐飲廚藝系
葉筱凡國立中正大學哲研所
詹岡瑋臺灣大學語文中心、臺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
詹雅雯台南應用科大等院校,舞蹈系
雷家聖龍華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雷智偉輔英科技大學 資訊科技學位學程
廖苑君靜宜大學語言中心
廖淑儀前兼任 台南南台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趙慧琳暨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趙錦豪龍華科技大學
劉侑學私立大同技術學院
劉炳宏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
劉倚帆淡江大學大傳系
劉純秀東海大學弘光大學嶺東科大朝陽科大
歐陽文慧黎明技術學院數媒系
歐陽雍中國科技大學
蔡佳玲義守大學應英系
蔡青琉大葉/明道
蔡青琉大葉大學/明道大學
蔣豐維朝陽科技大學
鄧文貞嶺東科大視傳系
鄭安勝嘉南藥理大學/長榮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鄭秉泓義守大學電影與電視學系
鄭苔英師範大學 教育推廣學院
盧麗桾中台科大語言中心
蕭文杰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蕭婉思台大人類學系
賴紋萱台灣大學中國語文組
駱美秀台大華語教學教育學程
薛雲峰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謝志明大葉歐語
鍾崇蘭朝陽科技大學語言中心
簡松興清華大學通識學中心、弘光科大通識學院
簡洛汾龍華科大
簡崇元德明財經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藍文玲世新大學英文系
顏銘俊嘉南藥理大學儒學研究所
蘇欣敏台灣大學文學院語文中心中國語文組
蘇達人建國科大國企系
鐘曉婷東吳大學中文所
蘭光坪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醫技系
Ling WuMCU

 

大專院校其他受雇者與社會人士

 

林怡安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
黃涵榆台師大英語系專任教師
黃國超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專任教師
葉瓊霞南台科大通識中心專任教師
王鏡玲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專任教師
施聖文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
余慧君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專任教師
洪意凌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人社系專任教師
陳鴻圖東華大學歷史系專任教師
周兆昱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專任教師
吳介祥彰師大美術系專任教師
蔡子瑋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專任教師
吳宇棠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專任教師
駱麗真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專任教師
謝鴻均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專任教師
于欽平中山大學光電系專任教師
蔡明君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教師
林炫向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專任教師
高榮禧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專任教師
張俐璇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教師
陳政亮世新社發所專任教師
陳瑤華東吳大學哲學系專任教師
陳一凡彰化師大美術學系專任教師
鍾欣志中正大學中文系專任教師
謝青龍南華大學通識中心專任教師
張育銓台東大學公事系專任教師
賴伯琦大葉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專任教師
賀瑞麟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專任教師
施智閔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專任教師
陳瑞麟中正大學哲學系專任教師
車龍淵台北基督學院專任教師
張期達玄奘大學宗教系專任教師
曾建綱文藻英文系專任教師
張鑫隆東華大學財法所專任教師
林開世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專任教師
鄭斐文東海社會系專任教師
郭寶文海洋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專任教師
曾錦坤中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
陳玲慧明新科大專任教師
賴伯琦大葉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專任教師
黃仁伯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專任教師
謝弘哲台灣首府大學休閒管理系專任教師
曾華源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專任教師
蔡淑閔銘傳大學應中系專任教師
蕭瑞民應用經濟與管理系專任教師
陳正雄開南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專任教師
楊允言台中教育大學台台灣語文學系專任教師
臧仕維亞洲大學財務金融系專任教師
蔡如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專任教師
丁吉茂臺東專科學校附設高職部國文科專任教師
李建佑台灣首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
顏亮一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專任教師
朱崇儀中興外文系專任教師
傅可恩東華大學民族文化學系專任教師
潘宗億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專任教師
劉沛琳嘉義大學專任教師
周育如東華大學專任教師
羅竹平台大農經系專任教師
林豐利台師大物理系專任教師
蘇秋華東吳大學英文系專任教師
林碧川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
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專任教師
李文淵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專任教師
李益榮國立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專任教師
李德治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專任教師
李偉俊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專任教師
楊友仁東海大學社會系專任教師
季瑋珠臺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公共衛生學系專任教師
張國忠國立東華大學國企系專任教師
張思嘉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專任教師
沈清楷輔仁大學哲學系專任教師
孔光源南亞技術學院 應用科技研究所專任教師
陳君山國立聯合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專任教師
秦曼儀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專任教師
張晉芬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專任教師
林建德慈濟大學宗教所專任教師
李暉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專任教師
高富建大葉大學 資工系專任教師
羅乃維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專任教師
謝昆恭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專任教師
邱正毅崑山科技大學資工系專任教師
張建緯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航空暨運輸服務管理系專任教師
梁弘孟中正大學法律系專任教師
許政行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專任教師
陳秋瑩中國醫藥大學專任教師
蘇明達中國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專任教師
鄭志敏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專任教師
薛瑞泰專任教師,公民與社會專任教師
諶其騮德霖技術學院專任教師
王金永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專任教師
吳宗謀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專任教師
謝雨潔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專任教師
黃德坤黎明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專任教師
陳信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專任教師
陳淑惠臺北大學專任助理
朱啟平東吳大學數學系專任教師
李明璁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專任教師
郭明達遠東科大專任教師
李衣雲政大台史所專任教師
陳自沿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專任教師
黃國儀美和科大專任教師
王銀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
吳景龍台北城市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專任教師
洪瑞斌中國文化大學心輔系專任教師
湯志傑中研院社會所專任教師
陳靜芳明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任教師
李博明南臺科技大學電子系專任教師
李芳蓓亞洲大學語發中心專案華語教師
鄭鐘錡北門國小,直排輪系社團兼課教師
張彥南台大哲學系博士生
劉信君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資工系專任助理
江映青成功大學博物館專案工作人員
溫宗翰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專案經理
吳馥如中央大學語言中心專案講師
黃亦宏世新大學教學助理
黃詠梅東海大學社會所畢業生
王慧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陳佩甄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博士後
黃麗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
曾琮琇臺灣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吳哲良交大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張惠慈曾經專任與兼任
劉迎欣臺灣大學文學院語文中心中國語文組華語老師
沈姿均政大華語教學中心華語教師
蔡一萍國立台灣大學華語中心華語教師
郭謦維台大中國語文組華語教師
吳穎純台灣大學語言中心中國語文組華語教師
陳瑩穎國立台灣大學語文中心中國語文組華語教師
許依菡台大文學院語文中心中國語文組華語教師
林郁雯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係碩班生
陳嬿汝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語文中心中國語文組語言中心華語教師
林冠妤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學士班學生
林蓓菁復興商工專任教師
朱智宇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學生
裔弘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現清華大學南大校區)學生
胡中瀚陽明大學醫學系學生
李俞萱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學生
陳怡薇台東大學約聘教師
李先祐台灣大學文學院語言中心中語組約聘華語教師
吳曉婷上班族
王冠智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大學部學生
林暉鈞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已離職兼任教師
陳品錡台師大華語教學系未來的兼任老師
釋道興台北醫學大學未聘任卻授課的助理教授
林瑞明成功大學歴史學系名譽教授
牛小依食品好友是兼任教師
賴涵瑛自由業自由業
鄭雅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陳秋萍社會人士服務業
黃思瑀
游喬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研究生
莊憶萱巴黎第十大學藝術史博士班研究生
黃頌竹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
柯盈如北政國中兼課綜合輔導老師
鄭亘良待業家管
魏偉莉台南科技大學
陳佳玲
蔡銀娟冬候鳥電影導演
呂嘉寧目前已無兼任臨床心理師

 

被剝奪的不只是兼任教師勞基法的保障,是整個高教體系的惡性循環,啃蝕著老師們的身心!

鄭老師(高教工會兼任教師會員)2016.12.21

教育部,勞動部,真的看不到我們被剝奪了什麼嗎? 已經有老師們因為學校不想辦理納勞基法,被趕走了!

大專兼任教師明年將遭到「切割適用勞基法」,這個光怪陸離的發明,將造成這學期到下學期,大學兼任教師們被學校趕走的浪潮。老師們被趕走的原因,竟只是因為想受到最基本的勞基法保障而已。

請問教育部,你真的以為各校只調查不具本職兼任教師名額,並非不聘任嗎?

我所工作的某個學校單位,排定下學期課程時,已趕走超過40%的兼任教師,再下個學期會直接廢掉整個學群的課程。這個學群,只有一位專任,8個以上兼任教師。過去所有的工作,怎可能以一位專任來完成?兼任教師們都必須共同完成。但因為沒有勞基法的基本保障,老師們即使已工作長達十多年以上,無論是平日難以請病、喪、產假,或超時工作、到目前被趕走,都求助無門。

事情的發展,一天天真實上演。教育部、勞動部、政務委員,請問你們看得見嗎?能有作為嗎?

1.教育部已去函各校,明年8月為無本職兼任教師納入勞基法保障,但學校卻以趕走老師來回應教育部和勞動部。

2.納入勞基法只是基本保障,不是額外福利,老師們反因此遭解聘,完全不合理。

3.學校拒絕為老師納保,還要想方設法編織老師不適任的藉口。教育部只會說,學校不能沒有正當理由解聘老師,但所謂不續聘的理由,學校可以編織出很多事由來合理化。

4.學校解聘兼任老師後,以另聘專任老師為由回應教育部,其實昰專案教師,仍為編制外的血汗剝削。

5.學校再把工作塞給專任教師,只計積分不計鐘點費。

6.層層剝削,只因教育部切割無本職兼任教師的勞基法保障。分明是校方無視教育部、勞動部的改進要求。

7.請問教育部,私校只因為為兼任教師納入勞基法,就會造成其財務危機嗎?此種邏輯如何成立?教育部編了6000萬預算給學校,而學校以趕走老師來回應。請問行政部門,仍持續無法作為嗎?

例如「行政配合不力」,學校可以三不五時開會,而我們在各校都要上課,開會倘若因衝堂不能到,就成為行政配合不力。若能出席,往往就要被迫無償輪流做教學專題報告。

又如同「學術研究不力」,要我們「每學期或學年提交學術論文,並經內外審通過」,有多少人能每學期達成?只好內容以舊文再翻新?不想這樣的人,不會每學期提交,就叫學術研究不力?

又如同「輔導學生作品參賽」,每學期都要輔導學生有作品參賽,學生做不出來,或做得很差,也要拼湊?無法每學期達標,叫「輔導學生不力」?

每年9個月的薪水,平均一個月僅幾千元,卻要兼任教師每學期「教學評量達標」+「行政配合良好」+「學術研究達標」+「輔導學生達標」!這是不是合理的工作要求與對待,教育部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蔡總統,以您過往在政大教學的經驗,請問這種標準,您會覺得是合理的工作條件嗎?是可以持續被忍受的嗎?不需改革嗎?

高教體系不僅對兼任老師剝削成性,轉嫁再壓榨專任老師,也讓專任老師們覺得人格被扭曲到極限。專案老師增加教課鐘點再加行政工作只列積分,專任老師增加授課不領鐘點但另計積分;我所看到的老師們,每天工作超過12-15小時以上,忙備課、忙改作業、忙研究、忙計劃、忙開會…

教育部是要裝聾作啞到什麼時候?還是教育部與私校根本都是共犯結構?

把老師們壓榨成這樣,是高教的本質嗎?還是只是企業內部成本掌控的低級把戲?

真是夠了!

我厭倦了被羞辱的這一切,

我厭倦了高教體系的失控和崩壞,

我厭倦了看到受剝削的老師們逐漸失去勇氣和尊嚴,

我也要告訴學生, 如果他們之後發現老師不在學校了,絕不是老師沒資格教他們,絕不是老師像校方說的種種不適任的理由,真相只有一個, 就是學校不願讓老師有最基本的勞基法保障,如此而已。

羅莎帕克斯當年在夜間公車上,不願依白人司機的要求讓位給後來才上車的白人,她遭受迫害時說出了「我厭倦了被羞辱」, 這句話的力量捲起了黑人民權運動, 薩爾瑪大遊行推倒了美國的隔離主義。

如今高教體系對老師們, 公立、私立、專任、專案、具本職兼任教師、不具本職兼任老師等等的切割作法,充滿剝削與歧視。今天,被剝奪的不只是兼任教師勞基法的保障,是整個高教體系的惡性循環!

我還要請高教體系的高層們夜深人靜時想一想:

當高層眼中把兼任教師納入勞基法,當作是對學校財務不合理的要求時,動輒財務負擔沈重為由拒絕時,請問諾大的學校,難道是靠著剝奪老師們法律權益來維持財務的嗎?

當高層認為老師受勞基法保障,就可能讓學校遭受申訴資遣等法律責任,而將老師們視為麻煩製造者時,其實是老師們的工作基保障,已多年來被學校犧牲,這只是回復基本工作保障,並不是要求學校額外付出。

教育團隊,如果能誠懇對待老師,返回基本人權與法律保障,老師們對自己的工作,只會更投入,對學校更認同。但目前許多學校反其道而行,各種奇怪的控制手段要求業績的結果,只製造出一大堆造假的統計數字,這對教育現場教學品質、對學術研究的培育條件、對學校辦學的實際成果,都是野蠻綁架的虛偽遊戲!自欺欺人而已!

同時,我也要呼籲兼任教師們,我們認真工作,無愧於心,請勇敢站出來!

我更要呼籲所有教育界人士,袖手旁觀式平庸的邪惡,匯集集體體制暴力更大的惡!教育部、勞動部、政務委員、甚至是曾長年任教的蔡總統,老師們正在這部高教失速列車上被粗暴的推下車,非傷即亡。請你們有所作為,不要再束手無策!

我們要清楚訴求,請主關機關立即修改現行草案,讓大專院校教師一體適用勞基法,反對開設後門,救回這些最應該受到保障的「未具本職」兼任教師,不要因為切割適用勞基法,反而遭剝奪工作權!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