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徵

新竹「公道三」開路拆民房、倉促聽證? 居民要求給時間釐清爭點

文/公庫記者楊鵑如

新竹市政府推動的「公道三(竹光路延伸銜接至景觀大道)新闢道路工程」,其「直線開路方案」將拆遷76戶住戶,引發在地居民的恐慌。11月21日時內政部營建署都委會決議,本案2018年1月27日將舉辦聽證會議,是內政部公布「聽證作業要點」以來舉辦聽證的第一個都市計畫案件。

然而反對直線方案的「新竹市公道三討公道反迫遷連線」居民及聲援者昨(28)天開記者會表示,內政部在「釐清爭點」選擇用不公開的內部協調會處理聽證會議相關事宜,要求本案做為第一個依法行政的聽證會,為了健全聽證程序,應該要在正式聽證會議前舉辦「預備聽證」,讓人民在充分掌握資訊的狀況下進行聽證。

依法行政的聽證 倉促草率? 其他開發案等著看

新竹市政府在7年前委託民間麗鄴工程顧問公司提出道路設計評估報告,共有兩種方案,方案一的「直線路型」(拆76棟)與方案二的「彎道路型」(拆38棟),差異在於彎道路線是沿著民宅旁的公有地停車場開路。2010年時,新竹市府議會審查的報告審查會中,會議結論即為「以方案一為規劃設計原則」,引發居民質疑市府為何要強拆民房。居民林美人表示,居民不是反對公道三開闢,而是針對開闢方式及路線問題。「為什麼不走空地開路,要拆我們家呢?」(相關報導)

反迫遷連線成員陳祺忠表示,民間最需要竹市府的交通評估報告,以及新竹市議會通過公道三直線方案的會議紀錄。「沒有預備聽證最麻煩的是,政府可以控制資料在哪。」他提到,竹市府可以拿人民納稅、花錢找顧問公司規劃,用納稅人的錢對付人民,民間不可能有相同資源。「小老百姓面對的是竹市府的交通處、都委會及有交通背景的副市長。官方龐大體系就是公道三直線方案的推動者,有錢有資源。人民只是要求預備聽證,釐清爭點。」

公道三被迫徵收戶鄭麗雲住在預計開路範圍內的延平路261巷。鄭麗雲一家人1987年時就在當地定居,開設信仰中心「廣渡宮」,當地許多信眾都到廣渡宮尋求心靈關照。1991年開始接到開路搬遷通知,從年輕抗爭到老,每7年就來一次徵收傳聞。鄭麗雲說,白手起家的房子,不是政府賠償多少就一定要拆,老邁的公公及婆婆因為煩惱迫遷後不知道要住哪裡,相繼在一年內因高血壓過世。

鄭麗雲提到,自己到了晚年也沒有能力繼續賺錢,難保家被迫遷後,無法安享晚年,每天都生活在恐慌之中,「精神上的痛苦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公道三被迫徵收戶鄭麗雲

公道三案聽證只有一個月準備時間 沒有預備聽證釐清爭點?

「內政部做法是,1/27就是要開正式聽證會,中間1/6只會協調一次,後續再說。有點糟蹋『史上第一次聽證』這麼好的機會,成為聽證典範的作用。」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郭鴻儀表示,公道三開路案件做為第一件進行聽證程序的都市計畫相關案件,其成功與否,決定聽證會如何看待其他開發案進行的態度。民間雖肯定內政部落實聽證程序,但他強調,政府對於實踐聽證程序必須慎重謹慎。

郭鴻儀認為,公道三案的利害關係人近日才收到1/27要舉行「正式聽證會」的確切資訊,12月底才知道新竹市政府公布相關事證,做法匆促,形式草率。居民僅約一個月的準備時間,只有期間1/6會開一場「協調會」,目前未獲正式聽證前的「預備聽證」程序。對於居民、參與聽證的專家或代理人來說,並未釐清聽證的爭點:「相關事證、調查的爭議、申請哪些證據資料、需要哪些專家進行鑑定?這可能不是一次協調會可以達成的目的。」

他呼籲,內政部跟新竹市政府對於本案所擁有的事證資料應盡速公開,讓居民對爭點、爭議進行證據調查,才能在資訊充分掌握的前提下,在正式聽證會上進行攻防,「發揮聽證的實質效果」。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郭鴻儀

人民理想的聽證是釐清爭點 政府的聽證是???

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發言人田奇峰表示,航空城案辦理聽證雖與公道三案辦理聽證不同法源,但他主動來「唱衰」,認為政府辦理聽證「是禍還是福」有待觀察。臺灣最大區段土地徵收案「桃園航空城」,在內政部聽證作業要點出爐前,即因徵收範圍包含特定農業區約699公頃,依照《土地徵收條例》第10條第3項在2016年辦理過聽證會議。

「桃園航空城」計畫範圍4千多公頃,分成由交通部負責辦理的範圍稱為「蛋黃區」,包含桃園機場第三跑道擴建區,桃園市政府負責的則是「蛋白區」。預計區段徵收多達3,155公頃,其中農地就2,500多公頃,整個計畫範圍裡的多數農田之後要轉成建地,引起當地不少居民反彈、展開抗爭。

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發言人田奇峰表示,航空城在2014年7月29日通過內政部都委會都市計畫審議,隨即進入土地徵收程序。後續在人民抗議及要求下,因徵收範圍包含特定農業區約699公頃,必須依照《土地徵收條例》第10條第3項辦理聽證會議。交通部及桃園市政府才在壓力之下,2015年10月開始辦理預備聽證、2016年4月底辦理聽證會議。「人民好不容易爭3年、要求辦理全區聽證,但政府也只辦了第一期、第二期還沒辦理聽證。」

今年8月,內政部公布新版航空城計畫內容,根據聽證會議各界提出的疑點,做出小幅度修正,剔除徵收面積127公頃。田奇峰說,本來在地居民非常樂意看到縮小徵收面積,但是新版計畫內容送到內政部後,內政部針對縮小面積127公頃預計「又要再辦一次聽證」。航空城案將被內政部做為暨公道三案後,舉辦聽證會議的第二案。

田奇峰悲觀的認為,3千多公頃徵收面積才是真正需要辦理聽證,政府卻針對被剔除的面積辦理聽證,會不會重新辦理聽證、跑完程序後,重新納進剔除的127公頃面積?「請社會大眾必須強力監督內政部,聽證是在幫新竹市府跑程序、背書,還是真的要增加民眾參與程度?」田奇峰強調,聽證精神就是希望放下行政、規劃者與審議者的傲慢,讓民眾的智慧與專家的意見與行政部門作論辯。如果內政部真的要透過聽證增加人民參與的程度,就要讓公道三民眾有「預備聽證」的機會。

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發言人田奇峰

要不到聽證的南鐵案 看到官方數據一變再變

爭議未解的「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反對徵收民房的居民一直爭取不到辦理聽證會議。反南鐵東移全線自救聯合會的成員徐任遠表示,政府不斷說自救會反對鐵路地下化、反對任何發展,事實上自救會一直主張的是過去政府「不用東移的版本」,爭點是跟現在東移的版本哪個較為合理。「難道爭點是政府說了算嗎?」他提到,預備聽證就是要釐清爭點,確保正式聽證時雙方資料都是有根據的。「南鐵案過去在都委會或是土徵審議時,居民提出質疑後,官方數據可以一變再變,『徵收』、『徵用』都叫拆房子?政府的根據在哪?」

徐任遠批評,若現在政府提出的資料是否合理、爭點是什麼都是不確定的,那麼不能只是一味鼓勵內政部做好聽證典範,整理徵點與提供證據若非常態,那麼以後聽證就「完蛋了」,聽證會變成政府的化妝工具。

反南鐵東移全線自救聯合會成員徐任遠

內政部派出營建署都市計劃組組長陳興隆接受民眾陳情。面臨公道三自救會成員陳祺忠詢問,民間11/21在開完都委會大會時就問竹市府,是否有資料可以提供給民眾?但是直至12月底才公布,但是1/6就要進行第一次協調,民間要找學者專家都是很麻煩的。

「推公道三直線方案的是竹市府跟當地議員,地方政府掌握國家資源,民間如何跟資源充足的政府對抗?內政部是否有協助人民的地方?」陳興隆僅推諉表示,部裡會慎重考量民眾意見,將民眾陳情帶回部裡研議。他只是來接受陳情,無法回應,隨即在警方的護送下轉頭離開。

內政部舉行聽證作業要點:
八、為使聽證順利進行,本部得審酌個案繁複程度、出(列)席人數多寡、事證蒐集完整性及爭點一次解決之可能性等事項,於聽證期日前,通知當事人、利害關係人及其代表人、代理人,舉行預備聽證。
預備聽證得為下列事項:
(一)議定聽證程序之進行。
(二)釐清爭點。
(三)提出有關文書及證據。
(四)變更聽證之期日、場所或主持人。
(五)其他與聽證有關之事項。
預備聽證之進行,應作成紀錄。

營建署都市計劃組組長陳興隆(右)、公道三自救會成員陳祺忠(左)

標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