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社運發電機, 醫療

【聲明】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與衛福部協商之會後聲明 部分議題獲進展 但醫療困境仍待根本改善

文/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

昨天醫療工會與衛福部長召開定期的協商會議,與邱泰源部長、林靜儀次長及各司署對話,討論攸關醫療人員權益的九項議題,包括急診壅塞、颱風天出勤指引、健保點值保障、捐血車護理師人力短缺、醫檢師人力配置等。部分議題取得進展,這部分工會給予肯定,然而,多數核心問題仍未見根本解決方案。醫療環境惡化迫在眉睫,工會呼籲衛福部加快腳步,拿出決心,真正改善現狀。

▌部分議題取得進展

一、訂定跨科支援指引
跨科支援亂象,已經成為壓垮護理人員的最後一根稻草!護理人力不足,醫院挖東牆補西牆,時常強迫護理師跨科支援,在未經完整訓練的狀況下上線顧病人。造成護理師壓力極大,也增加病安風險。由於現行法令沒辦法保障護理師,台醫聯爭取訂定「跨科支援指引(草案)」,明定須護理師本人書面同意才可去支援、必須經過一定時間教育訓練等。邱部長昨日於會議中裁示,衛福部將參照「工會版指引」,盡快確認內容並公告。工會亦將嚴格監督進度。
(關於跨科支援指引,詳見附擋圖片說明)

二、颱風天出勤指引
許多醫療人員在颱風天仍需上班,卻沒有任何安全保障,去年便有多起醫療人員出勤而受傷、喪命的案例。工會建議,比照疫情時的「醫療降載」,在各縣市天災達停課標準時,讓部分非緊急必要的單位暫停或調降人力,減少醫療人員出勤的人力與風險。就此,衛福部認同應訂定指引,並將持續與工會協商指引內容。

▌多數關鍵問題仍未獲解決 工會籲請衛福部提出具體對策

一、人力政策、護理待遇、健保挹注之運用
急診壅塞及其所反映出的護理人力問題,衛福部雖提出短期對策與改革方向,但工會此抱持高度懷疑。衛福部的措施是否真能有效改善人力?例如,健保署預計增加護理費給付,來提升護理師待遇。然而,過去十多年來,醫院將護理費用於購置護理師制服、工作車、針具等「雇主本應負擔」的成本,而衛福部也無能對此進行監督或導正,甚至衛福部因此遭到監察院糾正。昨日,衛福部仍不願承諾護理費「專款專用」或設置明確監督機制,僅廣泛回應將研議將促進醫院將健保給付用於醫療人員,並促進薪資透明。工會再次呼籲,政府應提出更具體的措施,確保經費確實用於改善醫療人力環境,而非淪為醫院的財務調配工具。

二、 醫事人力短缺問題仍未改善
醫檢師人力不足、人力設置標準不符現實需求的問題,已討論多年,改革卻仍牛步。衛福部承諾邀請工會參加「評鑑基準研修作業會議」,工會迄今未收到通知。去年8月,工會行文索取相關資料,以利進行後續討論,但半年來未獲回應。對此,衛福部表示將檢討回應的速度,工會期望此問題能獲得重視,不可一拖再拖。

三、捐血車護理師人力不足問題
捐血車護理師長期過勞,有單日工時超過12小時等違法情事。隨著國人捐血需求增加,基金會的人力配置卻未隨之調整,導致許多護理人員長時間工作,每月僅休息一、兩天,身心俱疲。工會指出,這不僅影響護理師的健康與家庭生活,也增加職業災害的風險。對此,衛福部承諾將邀集血液基金會及食藥署,共同研議如何確保合理的人力配置與勞動條件。

▌工會期待衛福部加快腳步 共同改善醫療環境

這次會議雖然在部分議題上取得進展,但整體而言,多數關鍵問題仍未獲得根本解決。醫療人力短缺、工作負擔過重等問題,已對醫療體系造成嚴重影響,若不及時處理,未來恐將陷入更深層次的困境。
工會理解政策改革需要時間,但醫療人員的處境已不容再等待。工會嚴正呼籲衛福部加快腳步,提出具體可行的改善方案,讓醫護人員能夠安心工作,進而提升整體醫療品質。未來,工會將持續關注各項議題的進展,與衛福部保持對話,共同努力改善醫療環境,確保醫護人員與病患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