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 教育

課綱只有漢人觀點 我要作堂堂正正的原住民

文/實習記者呂晏慈、公庫記者楊鵑如

高中生「反黑箱課綱運動」教育部靜坐持續進行,今天(8/4)平地原住民立委參選人馬躍比吼舉辦記者會,邀集原民青年與相關學者,高喊「我要原民課綱,做自己的主人」,直指高中歷史課程需要更多元的觀點,並駁斥有歷史學者認為原住民多加一字「族」是不妥的。現有課綱使原住民被邊緣化,126小時必修學分裡,原住民只佔3小時,其中一半講考古,剩1.5小時認識現代原住民。
150804 103課綱微調-2
「不要說抗議課綱微調,連原本的舊課綱都有問題,我們還要抗議什麼?我們要原住民課綱。」阿美族守護聯盟成員Hafay Nikar談到,歷史課本裡只記載徐蚌會戰、三國鼎立,卻沒有大港口事件、七腳川事件,原住民不知道自己的歷史,是身為原住民青年的悲哀。他坦言,多數原住民青年與長輩有族群記憶落差,也批評教育摧毀原住民的民族記憶,「要毀滅一個民族,就毀掉他們的歷史」。

150804 (3)

阿美族守護聯盟成員Hafay Nikar

近日高中生「反黑箱課綱」運動中,針對課綱微調的內容,有歷史學者表示「原住民加『族』一字是附和中國」的說法,恐成為「去平埔族」的原因,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施正鋒嚴厲駁斥。施正鋒表示,「原住民」到「原住民族」正名詮釋是聯合國原住民族相關權利宣言表示的「複數、集體權」,原民運動者推行至少三十年,而原住民族卻在這波反課綱運動被推上前線,,實在荒謬,要求反課綱的學者應承認錯誤,往正確的課綱內容調整。
150804 103課綱微調
施正鋒強調,多元文化並非由人口百分比決定,因為每一個原住民族群都是獨一無二的。他認為現有的教科書低度呈現原住民族的歷史,只擷取「可供使用的」的片段,舉例來說,教科書納入霧社事件,卻排除大港口事件,僅因前者抗日、後者反清,而就算紀錄了原住民歷史,也只用漢人觀點詮釋。

「台灣的教育到底要把我們的孩子帶到哪裡?」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伍杜.米將提及,這是一個認同錯亂的年代,原住民無法維持自己的文化,就算早在30年前就有人提出「自我詮釋」的要求,但現在的教育體制仍無法讓台灣社會認識原住民族。

「我對教育的想像,是將人教成美好的樣式。但誰來決定、定義教育?現在教育強調考試,而原住民教育有的注重膽識,或是溝通協調能力、敬老等。」馬躍比吼提到,他小學時看到的圍牆標語是「當一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作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驚覺沒有一所學校教原住民要作一個「堂堂正正的阿美族/布農族/泰雅族人」。

150804 (2)

平地原住民立委參選人馬躍比吼(右)與原住民政策協會理事長伍杜.米將。

馬躍比吼說明,原住民族目前在學習主流教育狀態下,全國大學畢業率41%,原住民族的大學畢業率只有12%,全國18-21歲學生就學比例約80%,原住民族學生只有50%。他舉例,從1975年開始,紐西蘭毛利人自己辦學、寫教材、培育老師,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都是以毛利語言教學,傳授毛利知識。目前三所毛利族大學有5萬名學生,其中也有非毛利學生就讀,學習毛利人知識。

另外,台灣有高中職學校會開設「原住民藝能專班」招收原住民學生,例如樹林高中開設原住民專班,學習族語認證目的在於考取理想大學,另外學習傳統文化:舞蹈文化服飾等比重增加,使用課本教材還是與一般高中無異,定位「升學為主,文化為重」。馬躍比吼表示,國家教育研究院編列每年5億經費,有百名學者專家研究,培育師資,原住民族能不能也有自己的教育研究院?讓現行升學取向的原住民高中,真正了解自己是誰,非原民族群也可以透過原民教材認識原住民族知識。

「我們因為沒有原住民族正確教育的內容,連帶專家學者也缺乏對原住民正確認識。」台師大地理系副教授汪明輝補充,主流社會把原住民議題擺放到統獨光譜中,但從未真正認識、尊重原住民,不管哪一方得到權力,原住民的歷史都無法完整呈現,主張回歸自己的主體,訂定屬於原住民的課綱。

汪明輝說,現在漢民族主流教育只是把原住民族概念包含進去,卻不讓原住民族應有的知識文化一併進入,目的只是要讓原住民族融化到漢民族的認同。他認為,如果台灣各族群都是公平的,在進行語文教育時應同時包含中華及原住民族,同時可以學習中文及各族族語,而不是像現行教育族語教學只是附屬的、恩賜的。「過去原住民學習主流社會的歷史,主流社會卻對原住民一無所知,現在是時候改變了,(主流社會)也要認識原住民族的歷史。」
150804 (1)

延伸閱讀: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一集:課綱爭議! 原住民「主人」變「客人」
一紙課綱有什麼好討論?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