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教育

教育部長,給問嗎?

文 / 孫瑋廷(國立台南女中學生)

叫我用一個詞形容台灣學生?那應該就是「會考試」吧!

從國小開始考試考到高中,具備了一身異常厲害的選項能力,甚麼刪去法、正面選項法…各式各樣的答題技巧都有。另外,每道題目都有正確答案,你一旦有了不同的想法──那些選項早就料到了你的心思──答案就錯了。有些模稜兩可的選項,學生提出問題,老師難回答個所以然。於是,在題目內加了一行字「請選出最適當的選項」,問題好像就不見似的。這種牽制思想的考試,造就了學生單一的思考模式,甚至每個人看到同一篇文章的感覺都一致,就像灰姑娘的故事,不會有人站在後母的角度看待一般。但現實生活中未必有「最適當的答案」,很多問題都有多個面向、多個想法、多個解決方式。於是乎,學生能從選項裡選出答案,而當你問他對某事的心得或某社會議題有什麼看法時,他往往沒有想法,或是覺得沒差。

這是台灣的教育。

我們來看看其他地方的學生。

很多國家都有兒童議會,在剛果,因為長期的內戰,當地非常貧窮,性暴力猖獗,女孩尤為受害者。當地的兒童議會致力於推廣防治性暴力、雛妓的活動。其中一位成員,艾絲裴倫斯,經過了在兒童議會的經驗, 18歲時,開始了「女力領導」計畫,日後更到倫敦參加性暴力全球高峰會,向與會者分享剛果兒童想法。另一個例子在瑞士,一位10歲的小女孩,得知從小常去遊玩的森林因為電車新建工程即將消失了。為了保護那片樹林,她上地方議會與大人交涉,也上兒童議會,告訴其他兒童她的想法並且連署,送了822個聯署簽名進地方議會,使政府和民間重視這件事情,並舉行公投。最後,那片森林被保住了。甚至連香港都有兒童議會,他們積極的爭取兒童人權,要求政府正視教育政策、學童壓力、虐童等問題。

兒童議會通常由十八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組成,這些代表們能夠表達出自己的主張,與其他人討論,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台灣的小孩做的到這些事情嗎?我想不行,要做到這些事情有個大前提,就是要先學會如何思考。但這個年紀的台灣小孩通常每天趕著上學補習、寫評量、學才藝。我問過就讀小學六年級的妹妹對於最近的內湖女童案有什麼看法,她竟然說她不知道這件事情。我很訝異,這麼大的事情,學校老師竟然沒有討論,甚至提都沒提,過著一如往常的作息。如果老師能夠藉由這次社會事件去讓學生思考社會現象,然後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只花一節課,學生收穫的東西,也比寫一節課的考卷來的多。但,可惜的是,老師麻木沒有想法,因為教育當局沒有這樣的鼓勵與要求。

也難怪了,這一次學測作文成績出來,竟然有兩千多位考生成績掛零,因為與過去幾年的要求不同,這次題目要的是能夠論述自己觀點的論說文。要能寫出評論,得要先會思考才行。而從國小開始接受填鴨式教育的我們,不會獨立思考,這次學測作文的成績慘不忍睹,好像也不值得大驚小怪了。

台灣有很多會考試的小孩,但,會思考的似乎很少。

部長,請問你對於台灣的教育,有甚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