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社會責任感何處尋?

文/王富瑾(國立新化高工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之前很抱怨台灣的新聞媒體,總覺得它們缺少國際視野,一節電視新聞中先報導重大社會案件、車禍,然後國會吵架、兄弟鬩牆,接著是流覽率高的網路短片,再補上哪裡好玩好吃的業配文,最後來個「三分鐘看世界」。如果沒有一定的網路搜尋能力,而且對國際大事主動關注,單純靠著台灣新聞媒體餵養,擔心是否容易目光如豆。所以常常覺得這是媒體亂象,媒體業者要有社會責任等。

媒體的自律以及社會責任是很重要,但是為什麼媒體給了我們閱聽大眾這樣的菜色呢?結論只有一個,因為我們會買單!媒體業者畢竟是營利事業,基於經濟觀點的理性自利,賠錢生意沒人做,閱聽大眾喜歡甚麼就給甚麼。如果今天一個特派記者到某個國家做了一個月的深入採訪報導,媒體業者供吃供住,結果回來花了幾天寫出來的文章點閱率大輸某明星報喜訊的微博發文,如果你是個媒體高層還會花大錢去做這樣沒效益的事情嗎?所以改變媒體不如從改變自己開始,拒看、拒點閱、拒轉載垃圾報導,多多支持優質的媒體,可以決定媒體資訊的是閱聽大眾。

但是,也許有人會覺得我看電視就是為了要放鬆、放空,現在媒體資訊的腦殘模式也不賴,有這麼嚴重嗎?所以,最可怕的就是閱聽大眾還甘願被媒體綁架,無視媒體傳播的洗腦、影響。因而在教育上如何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有社會責任感更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我們華人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緣關係上的,大家在乎的是自己親屬的福祉,俗諺「胳臂不要往外彎」就是一例。所以在華人社會中要推廣公共倫理、公民意識的觀念本來就是比較有阻礙的,是需要花更多心力才能有所成效。

以前在課堂上教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總是先講個大道理,告訴學生現在他們做的事情都會對周圍產生影響,他人的作為也會影響到自己,所以我們要關心身邊事、愛社會、甚至要關懷這個世界。然後再強調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希望公民行動大家一起來。但是這種呼口號的方式,常常左耳進右耳出,難以內化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教學效果非常有限。

有天,我帶了個申請銷過的學生一起去整理垃圾場,我們解開了一包包別人沒有分類好的垃圾,從中撿出塑膠杯裝著未喝完的豆漿、還有菜渣的便當盒等分類回收,大家可想而知那過程中氣味之難聞。整理完畢,銷過學生忽然語重心長地說:「我以前垃圾都亂丟,下次我不會了,整理的同學真的很衰耶!」原來,大道理不用先講,很多事情先帶著學生做,有經驗自然有感受,有感受便會有改變。

培養學生社會責任透過志願服務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大多數的學生開始志工的活動都是由學校帶動的,透過服務學習,學生不再是課程的旁觀者,而是真正參與其中的主動者。志願服務讓學生有機會體認到集體社會生活,可以擴大所見所聞,接觸到現在正在發生的社會議題,進而關心、思考周遭的社會問題,不再冷漠,不再事不關己,從而發揮社會責任感,積極地公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