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一國兩制變一國1.5制,昔日香港今安在?

圖/張心華

文/陳正益(台南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猶記得1997年7月1日,懸掛香港已久的英國米字旗緩緩地被降了下來,繼而升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紅色五星旗與象徵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紅底白花區旗──洋紫荊旗,此也象徵著英國在香港長達156年的統治正式畫下休止符,香港正式回歸祖國懷抱,而這一幕全世界都在看。

香港民運人士黃之鋒:香港現為一國1.5制

回歸前的10年(1987年),當時的中國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時,強調香港回歸中國後會按《基本法》體現「一國兩制」,對香港政策五十年不變,五十年之後也繼續不變,當時最有名的一句名言就是:「馬照跑,舞照跳」。而中國政府一直將對香港的治理視為是宣揚「一國兩制」的樣板,對象當然包括台灣,這一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但願意維持著香港在英國統治時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的另一種制度。今年時值香港回歸滿20周年,就在7月1日這一天,現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香港參加紀念儀式,在此同時中國的航空母艦遼寧號也刻意經由台灣海峽駛向香港,但就在習大赴港的前一刻,香港雨傘革命的學運領袖黃之鋒卻先被拘捕,理由:無!拘捕動機:阻止其預定參加的七一遊行。在此之前,黃之鋒出席一場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舉辦的座談會時就戲稱說中國所謂的「一國兩制」,其實只是「一國1.5制」,更憂心未來香港與中國是否變成「一國一制」。

香港近20年來的變化,房價飆漲、貧富差距惡化、社會對立、人權與法治倒退。

事前審查:嚴重侵害新聞自由與基本人權

日前,香港記者協會就痛陳北京當局向香港傳播媒體施壓,已引發嚴重寒蟬效應,此舉將令香港傳媒已存在的自我審查情況更趨惡化。而且中國已透過入股方式控制香港傳播媒體,估計在2017年年底,香港26家主流傳媒中,會有9家被中國控制或有中資入股,占全港主流傳媒的3成5。香港記者協會的言論自由年報還直指「逾8成半主流媒體的老闆或新聞部主管已被政府吸納,他們不是獲委為北京建制成員,就是領受了港府勳章。」 對此,他們對香港社會在表意自由和新聞自由一步步被侵蝕表達了極大的憂慮。在此之前,香港的銅鑼灣書店老闆因出版揭露中國國家領導人秘辛的書刊而被秘密逮捕,事後營造「被自首」的假像更是引發各界議論與批判,根據無國界記者所做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排名顯示,2017年香港的新聞自由排名已跌至73名 ,此對香港傳媒與新聞自由應是一種警訊。

昔日的東方之珠:如今房價飆漲、貧富差距惡化、社會對立

曾有「東方之珠」美名的香港,以其重要且關鍵的地理位置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有著舉世稱羨的高效率繁榮城市。但回歸之後約有將近百萬中國民眾移居進入香港,進而推高房價,令香港成為世界上居住成本最高的地方之一,日前更傳出在香港,一個停車位竟賣出約2,125萬台幣的天價。高漲的房價加上中國大陸民眾跨境搶購民生物資更進一步導致物價上漲,也使港人對中國的不滿,「端傳媒」就指出2016年赴港陸客高達4,278萬人次,為同年台灣的12倍。許多陸客特地到香港掃貨,甚至產子,以享有其社會福利,和取得永久居留權,在在都嚴重衝擊了香港民眾的生活型態與文化。此外,對比香港近20年來的變遷,昔日自營的小店家,已陸續被大型跨國精品名牌旗艦店所取代,這些居民無奈地表示,租金的飆漲使他們無力負擔進而「自然被淘汰」,種種現象都加重了港人的沉重負擔以及對未來的迷惘與無力感,更加深了潛在的社會對立。

說好的高度自治與民主呢?當選的議員竟可以宣誓時「不裝重」與「不真誠」撤銷當選資格。

過去這幾年,從香港政府試圖將「愛國教育」(其實是強調對中國共產黨的歌頌)內容引入國民教育課程,卻激怒香港的學生和家長,引發一場由中學生發起的「反國民教育運動」,成功號召了數萬名民眾參與。再至另一個引發全球關注的就是起因於許多香港人引頸期盼由港人直接選舉行政長官(即所謂的真普選)的改革所引起的運動,由於真普選一直未見下文,甚至自治權不斷的被緊縮,讓香港民眾追求民主之路感覺越來越遙遠,幾年下來逐漸累積的不滿情緒與能量,終於在2014年9月28日爆發了雨傘革命,大規模的香港民眾走上街頭爭取真普選,並展開了長達兩個月的佔領中環運動(俗稱佔中運動),因為示威民眾使用雨傘抵擋警察的催淚彈、胡椒噴霧,讓這場運動又被稱之為「雨傘革命」。但一次比一次更具規模的社會運動背後所顯現的是原本說好的高度自治權,卻在回歸後一次次的被緊縮、被犧牲,讓自由與民主離港民越來越遙遠,也讓港民期待真能有「海闊天空」的一天。

此外,2016年第六屆香港立法會議員的選舉,在總席次70個議席中,泛民主派取得26席,本土派取得3席,獨立派取得1席,而建制派則取得40席。在此次立法會選舉中非建制派首次取得議員議案及政改方案的否決權,先不論選舉制度的公平性,本來小有斬獲的「港獨」派香港立法會議員當選人梁頌恆、游蕙禎竟被以宣誓時「不莊重」與「不真誠」撤銷當選資格。幾個月後,香港高等法院裁定非建制派議員梁國雄、劉小麗、 姚松炎及羅冠聰就職宣誓無效,喪失議員資格,原因同樣都是宣誓時「不莊重」與「不真誠」,前後加總共6名喪失議員資格的全為非親北京派議員,非建制派也因此失去議員議案及政改方案的否決權。而把手伸入香港的正是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所通過對香港《基本法》第104條的解釋,其規定包括立法會議員在內的各級香港公職人員以任何「不真誠、不莊重」的方式宣誓,即屬拒絶宣誓,其公職即告喪失。原來我(中國北京)不喜歡的人當選我可以讓他不算數的,令人不禁要問:說好的高度自治與民主呢?

中國對香港的強勢控制與干預,加深了與港人的鴻溝,年輕人普遍不喜歡中國。

中國政府強勢且頻繁的控制香港政治,一隻有形的手就直接伸入香港的行政、立法選舉與社會之中,越發引起港人的不滿。近期香港大學所做的民調就顯示,18歲至29歲港人僅剩3.1%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顯見對身份認同已產生轉移。而多次的香港市民抗爭運動與香港官方的作為,更讓香港社會出現裂痕,仇中的氛圍也轉趨強烈。加上前述陸客到香港定居與搶購民生物資墊高房價與物價、享受社會福利制度等作為也都讓香港民眾對中國的認同不僅消失甚至開始反感,進而開始出現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甚至港獨的思潮出現。

《香港基本法》(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明定,香港享有行政管理與立法等高度自治權,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在回歸後50年不變,但如今回歸僅屆滿20年,對香港人而言,這「不變」的承諾應是五味雜陳。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呂大樂就指出中國透過市場影響香港的背後,並不完全是市場邏輯,港人需要去思考,如何面對中國這樣的鄰居。同樣的,台灣面對中國似乎仍存有一種幻想,當然商人主要著眼於商業利益,仍是前仆後繼地前往中國,甚至反過來批判台灣給老共看,但看看香港的今日不禁要想想經貿的高度依賴中國不就像是吸食毒品一樣難以自拔嗎?記得以前我的論文指導老師也曾講過與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相同的話,自由貿易、市場經濟的邏輯是不適用在中國對台灣的,因為他是一個處心積慮要把台灣吃下去的國家,這在其他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是不會出現的問題,看看今日香港,想想台灣……「一國兩制」真的嗎?不禁想起「一中各表」,表在哪裡?還是永遠只有「一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