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校園:青春記憶所繫之處

圖/Sippanont Samchai(依CC授權方式使用)

文/黃大展(新竹高中歷史科教師兼任圖書館主任)

公視7月7日播映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繼《危險心靈》、《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後,再度推出與教育相關的戲劇。

這次將焦點面向升學體制,思考為什麼教改和制度的變化,學生並沒有因此減輕課業壓力,主流價值也沒有太大改變,父母和孩子都被既有的教育想像和學生角色束縛住。它描繪升學主義下,分數至上和社會價值的扭曲,父母用情緒勒索來對待小孩的不正常狀態。

家庭對孩子是個壓力源,那學校的環境呢?

若從靠北、厭世或黑特版常可看到批評和怒罵,尤其是制度或政策改變時,有些言之有理令人佩服,有些僅是情緒宣洩,從這個角度來看校園成為規訓、壓迫與宰制的場所!求學階段是蒼白不堪回首的過去。

壓迫當然還有,有些制度性(集體)的壓迫更需正視,校園民主還須努力,但只有這樣嗎?

高中三年,校園生活對你有怎樣的意義?

將時間拉長,到了中年或老年,還有哪些會是你想要記得的?

應該是人吧!那些年的同學或師長,他們擁有共同的青春記憶,這些記憶平時鎖在某個時空中,唯有相聚才會被開啟。

這幾年有機會接觸到一些竹中校友。這些畢業數十年的學長談到高中生活時,眼中散發出青春光芒,語氣雀躍地說著那些年的生活趣事,有跑山和游泳,還有並不愉快的音樂或美術課。1945—1975年間,校友們的共同話題人物──辛志平校長。

常聽不同地區一中的學生說他們「學風自由」,那竹中引以為傲的全人教育、五育均衡和自由學風‧‧‧‧‧‧等似乎並非專屬特色。但若進一步探究,昔日戒嚴時代,規定每個學校都要有「動員月會」[1],目的是「增進反共抗俄敵愾心」的愛國心。

那些年竹中舉辦時,是由學生擔任主席,校長與行政人員列席,讓同學針對校園事務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不少校友對於動員月會時同學挑戰辛校長的事印象特別深刻。或許是這樣的民主體驗方式,竹中人多敢於和別人不同。[2]這點或許和別人比較不一樣。

場所是記憶所繫之處,但是否會想重返校園看自己走過的青春[3],和你對這個學校的認同有關。

六月是畢業告別的日子,半世紀後竟然成為重逢的時刻。

探路

六月中旬台北某旅行社的導遊梁先生來電,提到有位曾在竹中教書的美國人要到台灣旅遊,他特別指定到新竹回竹中看看。導遊想知道竹中有沒有保留他的相關資料。

導遊說「他叫Tom Johnston」,他提到「學校在東山街」、「時間1970年代」、「校長(曾)是個軍人」、「校長為了讓他可以在竹中教書,曾向蔣中正申請許可」。

根據這些片段訊息判斷應該在辛志平校長時代[4]。從人事室到畢冊都找不到相關資料。問當時在校任教的老師(含教學組長)對這名字也沒印象。第30、31屆的學長們也說他們沒有外籍老師。

整個霧煞煞‧‧‧‧‧‧

我在想:「是不是Johnston搞錯了,他會不會是隔壁竹一中的老師?」

是他記憶有誤?還是學校資料遺漏太多‧‧‧‧‧‧

只有等當事人到達才可以知道。

來訪

6月20日霧散開。

近午,導遊帶著Johnston和他女兒到竹中。他說著還算流利的中文,語氣堅定的說他1969—1971年間在東山街的輔大「華語學院」學中文[5],同時也在竹中教兩年,教兩個班。

他說當時的政治氣氛,外籍人士無法在學校教書,辛校長透過管道讓他可以在這裡教書。他教「會話」(conversation)。他是秘密(非正式)的聘任(應該是兼任教師,只要校長或教務處確認即可,這可能是人事室沒有他的資料的原因),從當時的畢冊,他認出了辛志平校長和英文科的陳如鶴老師。

校園空間變化太多,在逛校園時他找不到熟悉景點。後來,透過老照片認出了舊校門,他說:「東山街以前多是田,他住在底下的舊日本宿舍。」

他25歲來台灣,一方面學中文,一方面在竹中、清大核工系‧‧‧‧‧‧等教英文,當時留著大鬍子,學生叫他「大鬍子先生」,中文姓名是音譯的「章士敦」。

聊到這裡,一時不知道要問什麼問題,「你有印象深刻的學生嗎?」我突然靈光一閃。

他立即說出「張永青」,弓長「張」,永遠的「永」,青春的「青」。

事隔近50年,怎麼會馬上說出這個名字呢?

Johnston說這個學生很優秀,大學讀語言相關,高中畢業後和他騎著沒有變速的腳踏車以三週時間環島一圈。又說「他升上大學後,還有聯繫一段時間,後來就沒有音訊了。」語氣中透露對這位學生的在意。

「希望有機會可以見到他。」那天我似乎聽到他這麼說。

接下來兩週他們父女會在台灣環島旅行。激發了我的好奇心,有沒有辦法找到張,讓兩個人重逢呢?限時兩週,結果會如何,誰也沒有把握。

尋人

校友會資料中只有「張永清,1970 畢業314班。」這幾個字。會是他提到的那個人嗎?用照片來確認應是比較好的方式。但圖書館竟然缺了1971年的畢冊。後來從數位檔中找到廉班[6]「張永青」的大頭照,校友會的資料竟然有誤。將大頭照傳給梁導遊,他回覆「Johnston確認,沒錯!就是他。」

接下來,當然是拜請Google大神。

相信很多人應該跟我一樣,打開Google查詢,出現了好幾位姓名相同的人,包括仁寶電腦、清大的傑出校友、羅東博愛醫院小兒部‧‧‧‧‧‧但廉班是文組班,與這幾位學習背景完全不相同,翻了幾頁之後,第一條協尋方式,失敗!

將事件以〈舊師來訪──人物協尋〉貼在「說竹中e故事──大家來說百年校史」[7],請大家幫忙協尋。幾天之內有近八千多人看到這則貼文,有40位幫忙分享。校友會辦公室主任何昇平老師將訊息透過LINE傳到不同屆的校友會群組。[8]

竹中校友會有一個傳統,每年校友年會由畢業40年那屆負責籌辦。我寫了封信給24屆負責的謝宏浩醫師,請問他是否知道相關的資訊。

周五晚上收到畢業校友潘世延傳來幾則和張永青相關的報導。

我問:「你怎麼找到的?」他說:「姓名加上關鍵字『華航』。」原來他直接打電話給了謝醫師,謝記得Johnston,說他留著大鬍子。至於張永青,那年年會廉班整個失聯,但他記得張在華航擔任空服員。於是「張永青、華航」兩個關鍵字,出現了幾則他報導。

其中有一則「藝饗年代」訪問了張副總經理,但他是不是我們要找的人?將他的影像和高中大頭照交叉比對,相似度頗高。但這些報導都快十年前了,他的近況呢?

將目標鎖定「華航」,我再次尋求校友會辦公室主任何昇平老師協助。他傳訊息給華航董事長何煖軒學長,請他協助查詢聯繫方式。另一位在華航擔任副總的校友說「他前幾年已經退休。但應該可以查到他的電話。」但還無法確定這位張永青是不是我們在找的那個人?

週一中午何老師傳來一個手機號碼,說是何董事長給他的。

另一方面,帶著Johnston父女環島的梁導遊,某天他寄信來:「想請問關於張永青校友,是否是我知道的曾經任職仁寶董事,博智董事長的張永青?他曾經被選為清華傑出校友!」我回覆:「不是,因為學的背景不同。」也感受到他應該想找到這位同學,我只將寫的文章連結傳給導遊。

連結

26日早上打電話給張,沒人接聽,傳訊息給他。

幾分鐘後接到他的回電,我問:「請問,您是新竹中學的校友嗎?」張回:「是。」

「你當年認識一位外師Johnston嗎?你們有一起騎腳踏車環島。」

「知道啊!」

「他最近來台灣,上週有到竹中,他有提到你的名字。」

是的!太神奇了,失聯47年,居然可以找到這個人。

他們先透過手機聯絡,我希望可以見證他們重逢時刻,若兩位能再度回竹中校園走走,更具意義。

另一方面,校務會議後遇到謝宏浩醫師,他記得Johnston,當時他參加Spoken English Club,來自俄亥俄的絡腮鬍小個子的他指導半學期,他對他的印象很深刻。而且Johnston還單獨請他看過兩次電影。

我問:「你怎麼知張永青在華航?」

他說:「因為當時很轟動的華航劫機事件[9],報紙刊登他了的照片,一看就知道他是我們這屆的張永青。」

重逢

他們幾經討論,決定7/1晚先在台北見面,隔天早上再到竹中。

事隔47年的重新相逢,而且一方是來自於美國,這是多難能可貴的事。這是校史的一個好故事,除了拍照之外,希望能專訪Johnston,請他談那些年和竹中的故事,為百年校史先留下一段時代的紀錄。

在新竹見面是指考的第二天。1971年7月考完大學聯考後,他們用21天的時間環島一週,踩著沒有變速的腳踏車四處看台灣風景,沿途借住學校、廟宇或是親戚家,僅在蘇花公路那段遇到颱風才搭便車。聽他們描述這個過程就很動人,果真是環島的先驅。

張永青說他是苗栗的鄉下小孩,Johnston對他影響很深,是「心智啟蒙的恩師」。後來,他當空服員,這工作可以環遊世界到各地看看。因此,每飛到一個地點,休息時間他就想辦法四處看看和認識這個地方,這是他跟Johnston學的。

未完──待續

故事先寫到這裡。

尋人就是解謎的過程,由於關鍵人物的協助才得以完滿。若再早幾年網路不發達的時代,要完成這個任務的難度更高。

這則故事開啟了我對那個時代多一點的認識與理解,它可以是單純師生情誼故事。也帶出了「何時開始有外師」的議題,半世紀前請外籍老師來竹中教書,讓學生和外師面對面,聽他們上會話課,講文法,學如何寫作,甚至可能是兩種不同文化的衝擊與對話。在那個閉鎖的年代,主事者為何要這樣做?他如何思考這件事?由於當事人都不在人世,已經無從得知,若從結果論或是這個案例來說,它的影響應該應該可以繼續追蹤[10]

反觀今日,全球化之下國際教育更為重要,外師在學校更為普遍,但我們是否更具國際觀呢?2011年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以「扎根培育21世紀國際化人才」[11]為願景。但談到國際化(觀)時,國際教育旅行或是出國觀光被視為重要一環,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出國,這和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有關,它也僅是國際素養的一個面向,也不能期待光憑外師就能擁有這些能力。

素養中更重要的是「視野」或「心態(度)」,對世界的好奇、願意思考和探索,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關懷。尤其在台灣這個多族群的地方,日常生活就可以接觸到許多的異文化,加上網際網路的時代,學習無處不在,如何讓海不是阻隔,而是通往世界的道路,擁有國際視野是可以繼續努力的方向。

[1] 1952年6月5日行政院令訂定發布〈動員月會實施辦法〉全文32條,第一條就清楚的提到「為激勵全國國民以自發自覺精神,切實奉行總動員各項法令,厲行戰時生活,以全力貢獻於生產與戰鬥,特規定普遍舉行動員月會,簽訂動員公約。」

[2] 以宋文里的〈我的新竹中學:A Good High School〉有頗為清楚的描述。

[3] 寫這篇文章時在反思,自己對高中階段的印象還有甚麼?除了受兩位老師影響較深外,跟同學也都失聯了。沒有很強的認同感好像也沒有非去不可的動機。

[4] 對日戰爭時辛志平曾任湯恩伯的機要秘書,1945年12月奉命接收省立新竹中學。1945—1974年2月,任職於新竹中學前後30年。蔣中正於1975年逝世。至於辛志平聘任外師是否有(需要)知會蔣中正,或者這件事情應該經由教育廳同意即可,目前沒有更多的資料驗證真實與否。

[5] 1968年10月,輔仁大學附設華語研習所在新竹東山街成立。

[6] 當時班級順序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誠慧健樸智廉勇謙直恕恆」排序。

[7] 這是為了蒐集竹中的各種故事而成立的粉絲頁

[8] 除了找尋張永青外,竹中哪個時候開始有外師這件事也引起了不少的討論。目前以13屆的校友彭英毅學長提到他初一時由神父兼任課程,為外師在竹中提供更早訊息。

[9] 1985年4月26日,華航二八一次班機發生劫機未遂事件。張永青就是制伏歹徒的機上空服人員。可參看1985年4月28日的聯合報第三版〈華航空勤員機警勇敢 演出精彩空中鎮暴記〉報導。

[10] 這在當時是創舉?或者其他學校也有同樣的作法,尚待進一步去了解。當時校長權責很大聘任老師只要和校長面試確認即可。但也不能因為找外師就過度跨大,主事者是要解決師資不足問題?或者有意識到外師可開啟學生的不同體驗。若要繼續討論外師議題,從學習者受到影響的角度來思考是一個可以繼續發展的面向。

[11] 國際教育的四個目標是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和全球責任感。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