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面對假新聞 至少你要有媒體識讀力

首圖/Marco Verch(依CC授權方式使用)

文/張瑞晨(彰化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近期的中國救助在日本關西受災國民之假新聞事件,造成臺灣口水戰,進而導致一位我國駐日事務官可能因此自殺,使臺灣以及幾個國家提高對「中國製造假訊息擾亂臺灣社會」的關注,也為即將到來的地方選舉增加國內各派互相指責的話題。

然而,從臺灣或世界各國的媒體或資訊社會發展史來看,偽造、扭曲、不精確的資訊流傳等並非首見,相信未來也持續會出現,而我們除了批判此等行為以外,還能做什麼呢?

媒體亂象一直是臺灣社會所詬病的問題,過去著重批評主流媒體(電視臺、報章雜誌出版社、廣播電臺等)為了收視率、廣告收益、政治利益等目的而有各種荒腔走板、荒謬之舉。而今網際網路上,許多人或組織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政治情感及利益等,也製造與散布了許多有問題的訊息。

近幾年筆者經常在Facebook、LINE等社群平臺看到許多扭曲、偽造的訊息,誤信而轉貼者不乏較高學歷或職業聲望之人,例如:在教師群組收到兩年前即被總統府證實內容所舉數據為假的反年改文宣、反同性婚貼文中包含捏造的愛滋病罹患率、在家長社團見到非教科書的書籍批評性平教育課綱鼓勵同性戀。

此外,開放討論的PTT上也不乏真假混雜、造假、或經過編輯再現的貼文與推(噓)文,並影響輿論方向。也就是說,有問題的資訊也會蒙蔽或成功欺騙到通常被視為有較高辨別能力的人。

現行普通高級中學第一冊即有「媒體識讀」一課,希望能培養學生有媒體運用的素養,包括:瞭解媒體對閱聽人認知的負面影響、能認識媒體營運的基本原則、對媒體傳遞之內容具有思辨與批判的能力、能運用媒體接近使用權……等。

另外也在第三冊談到資訊倫理,教導學生認識Richard O. Mason提出的資訊倫理,強調在使用資訊媒體時應重視對隱私權、正確性、智財權、使用權等課題。前述這些能力或概念乃是當代公民的基本素養,消極面來說,希望閱聽人在使用媒體時,能擁有辨別訊息與批判思考的能力;積極面則是希望讓人取回使用媒體的主權地位,而不只是接收媒體訊息的客體。

媒體識讀能力的提升是我國社會刻不容緩的議題,網際網路的便利使人產生依賴,然而當今網際網路不僅使資訊查證越來越便利,同時也使不精確、扭曲、謠傳、偽造的訊息更加迅速且廣泛地流傳,進而也會影響公民社會的發展。

然而,上述的課程是部分1990年以後出生的世代才有機會接觸到的內容,那其他為數更多的人呢?縱使有人意識到媒體亂象,但未必能產生相應的思辨能力而擁有媒體/資訊素養。

近日一張由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製作的「如何識別假訊息」圖片,在Facebook廣受筆者友人轉傳,能提供吾人在面對各種訊息時保持警覺的參考,期待各位讀者能將這樣的工具分享給更多人,以期望能提升國人媒體識讀能力、增進對來自各方煽惑臺灣社會紛亂的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