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醫檢師苦救疫情 醫院拐彎吃獎金?!

文/臺灣醫事檢驗產業工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企業工會、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立法委員陳椒華辦公室

台灣防疫成果全民有目共睹,各職類醫療人員功不可沒,其中「醫檢師」更是重要的一環。然而衛福部訂定之檢驗獎金要點卻無明確提及「醫檢師」,而以「檢驗相關人員」帶過,導致各醫院逕行將檢驗獎金挪作他用,或以醫檢師沒有達到時效或醫院須負擔試劑耗材為由,扣住獎金不發。而冒著實驗室感染風險,加班努力操作 COVID-19 PCR 檢驗的醫檢師,拿到的獎勵銳減,甚至去年九月後便沒有領到過應得的獎金。臺灣醫事檢驗產業工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企業工會、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共同痛批醫院分配醫檢師獎金方式不對等,衛福部的獎勵要點成為了幫兇!

衛福部「執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中第四點敘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檢驗機構之公費核酸檢驗費用,每件至少應有一千元分配予檢驗相關人員」。然而,根據臺灣醫事檢驗產業工會在今年 10 月發起的調查,了解目前醫檢師負責 COVID-19 PCR 獎金分配發放情形。發現近百位醫檢師當中,竟然沒有任何一位醫檢師已領到今年 5 月份起的獎金,僅半數有獲得醫院造冊,九成認為政府制定的分配方式過於模糊。而獎勵金額的分配,從衛福部原定「每支檢體 1000 元」經過醫院施壓與介入,醫檢師實際領取 300 至 500 元,多數醫院同時設有每月金額上限、多餘金額由院方回收,或是規定「加班費」與「獎勵金」只能二擇一領取。臺灣醫事檢驗產業工會陳韋錡秘書長指出,衛福部一直不願意明訂獎金發放對象為「醫檢師」,文字上僅用模糊的「檢驗相關人員」帶過,導致醫院任意控制該筆獎金的分配。

對此,工會嚴正要求衛福部針對「檢驗相關人員」做出明確的定義,避免不必要的爭議發生;衛福部應修正獎勵發放辦法,「每支檢體 1000 元」的獎金必須全數留在檢驗部門,分配給直接執行操作 COVID-19 PCR 檢驗項目的醫檢師合理金額,參與其他檢驗項目的醫檢師則可視工作內容分配,並且不宜設定獎金上限。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指出,疫情期間的檢驗量驚人,許多醫檢師每天睡在醫院無法回家、披星戴月每日工作 17 小時以上,非常之辛勞。疫情大爆發前,檢驗獎勵發放不全的案例就時有耳聞,疫情期間醫檢師仍然不辭辛勞趕工檢驗、為全台灣防疫付出;沒想到疫情過後,醫院卻變本加厲,用更多理由苛扣醫檢師的獎勵。北市聯醫工會郭蕢瑩理事長說明,工會接獲許多醫檢師會員的申訴,「檢驗獎勵」發放前需扣一部分給院方,餘下的分配給「醫檢相關」人員,最後實際上發到「進行 COVID-19 PCR」醫檢師手上的獎勵,已經微乎其微。甚至用「高層開會投票」的方式決定檢驗費用的分配方式,並未和基層醫檢師溝通,引起民怨。北市聯醫工會郭蕢瑩理事長認為,醫檢師對於台灣防堵社區傳播功不可沒,檢驗的獎勵不應被任意挪用。而對於衛福部規劃予各職類專屬的獎勵,亦不應被不透明地混淆。

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企業工會劉惠雯理事長(醫檢師)說明,醫檢師在醫院內長期屬弱勢地位,今年七月衛福部召開「檢驗獎勵費用分配原則討論會議」,認定「檢驗相關人員」不限於醫檢師,也包含醫院主管、醫師、行政人員等,讓各大醫院有理由挪用醫檢師獎勵金於他處。少數醫院如左營分院雖然在院內會議決議將獎金留在檢驗部門,仍然設定了獎勵上限,使獎勵金與勞
務不成正比。

衛福部深知基層醫檢師在疫情嚴峻期間扮演的重要角色,也知道有醫院巧立名目苛扣檢驗獎勵,卻沒有及時守護醫檢師的權利,恐讓資方不當瓜分獎金的行為「就地合法化」,導致醫院欺壓醫檢師的狀況日益嚴重。臺灣醫事檢驗產業工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企業工會嚴正呼籲,各醫院「每支檢體 1000 元」的獎勵必須全數留在檢驗部門,工會並呼籲衛福部亡羊補牢,盡速明確認定「檢驗相關人員」與適當分配方式;台灣防疫成果有賴基層醫療人員持續守護,挽回醫檢師對政府的信任,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