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臺灣珍貴保育類野生動物及棲地也遭塑膠污染! 綠色和平呼籲加速禁用一次性塑膠進程

文/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8月23日發表「難逃塑命:臺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及棲地微塑膠污染調查」報告,公布全球首次進行的重要保育類動物與棲地被塑膠污染的現況,結果發現,列於臺灣保育類紅皮書清單的臺灣黑熊、臺灣水鹿、黃喉貂、石虎、金門歐亞水獺的排遺和棲地飲用水,以及櫻花鉤吻鮭的棲息河川和食物,皆已受到塑膠污染,這些保育類動物在自然環境中攝入微塑膠的風險也普遍存在,又以黃喉貂的排遺微塑膠檢出率100%最驚人,綠色和平認為臺灣必須加速禁用一次性塑膠的進程。

減塑專案主任唐安擔憂表示:「此次結果比我們原先預期的還要嚴重及迫切,連遠離人為活動密集的野生動物棲地都持續被塑膠汙染,要保護這些珍貴物種,禁用一次性塑膠必須成為臺灣保育新關鍵。現階段我們只看到2030年的減塑願景,但仍然沒有明確的減塑時間表,使用最多的塑膠包裝至今也沒有相關的立法,環保署要負最大的責任,從城市到生態棲地都普遍存在塑膠汙染,影響人類生活,也加重保育類動物的生存壓力。」

人類食飲品容器及包裝   污染保育類動物飲食

綠色和平在這次調查中,總共採集了112個排遺樣本,60升水樣本,以及32個昆蟲樣本。其中,黃喉貂排遺中檢驗出最高濃度的微塑膠(18.65 微塑膠數量/克),金門歐亞水獺(2.72 微塑膠數量/克)、石虎(1.64 微塑膠數量/克)、臺灣黑熊(1.13 微塑膠數量/克),臺灣水鹿(0.09 微塑膠數量/克)。在收集來的112個排遺樣本中總共驗出604個微塑膠。至於臺灣代表魚類的櫻花鉤吻鮭,綠色和平團隊於七家灣溪流域以及所採集到的水棲昆蟲體內也同樣發現塑膠微粒的蹤跡,作為櫻花鉤吻鮭的主要食物來源,每一隻水棲昆蟲就含有2.77個微塑膠,以此推論,櫻花鉤吻鮭從其棲地或是食物鏈累積攝入微塑膠的風險都大大提升。

而這些動物所在的五處棲地,其水樣本中,又以金門水域被檢驗出最高的微塑膠濃度(32.11 微塑膠數量/升),其次依序為武陵(七家灣溪)水域(26.11 微塑膠數量/升)、嘉明湖水域(20.14 微塑膠數量/升)、鹿林山水域(17.00 微塑膠數量/升),大分水域(5.78 微塑膠數量/升),在所有採集的67升棲地水樣中,收集到1,323個微塑膠。

整體而言,此次調查發現的微塑膠聚合物主要成分屬於聚乙烯(PE)及聚丙烯(PP),皆在臺灣社會被廣泛使用於食(飲)品容器及包裝。我們亦發現塑膠污染程度亦和附近的人為活動頻率具有高度的正相關。

綠色和平呼籲,臺灣政府和包括全聯在內的各零售企業,必須積極肩負減塑的責任,合作帶來革命性的源頭減塑才能有效防止更多塑膠垃圾和微塑膠進入到自然環境中:

● 政府:短期可由限定轄區範圍著手,設定保護區內淘汰一次性塑膠包裝的時間表,並且定期監測轄區範圍內的生態棲地受塑膠污染情形。長期而言,應全面擬定一次性塑膠包裝減量時間表,配合國際間《全球塑膠公約》的談判趨勢將塑膠包裝減量正式入法。

● 企業:以減少一次性塑膠包裝作為主要解方,並朝向「可重複使用包裝」模式轉型,在2025年前至少將一次性塑膠使用量減半,且其中四分之一為可重複使用的包裝。

研究團隊走遍臺灣各地採樣,顯微鏡頭下揭發五顏六色的殘酷現實

2021年,綠色和平與14個研究團隊[1]合作,總共耗時近一年在臺灣各地田調[2]、採集並在實驗室進行研究,最後由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何瓊紋助理教授研究團隊,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的Dr. Alexander Kunz(孔燕翔博士)研究團隊,以及綠色和平,共同執行微塑膠的鑑定,在立體顯微鏡下的直接觀察、拉曼光譜和傅立葉紅外線光譜的配對以及尼羅紅染色的確認下,發現到為數不少的五顏六色的塑膠碎片和顆粒[3],這和過去海外微塑膠研究以纖維為主的發現有所不同,增加臺灣微塑膠來源為一次性塑膠包裝的可信度。

野聲環境生態顧問的姜博仁博士表示: 「臺灣黑熊、臺灣水鹿、黃喉貂、石虎、金門歐亞水獺及櫻花鉤吻鮭,都是臺灣極其珍貴的野生動物,長期下來因棲地破壞、違法獵捕、環境污染等因素位列臺灣保育類與紅皮書清單中。儘管學術人士、保育人士、政府等各單位都投入資源保留物種,但塑膠氾濫的現狀大幅增加塑膠入侵自然環境的機會,不光是臺灣如此,國際文獻也有發現微塑膠在自然環境的持續累積所造成的生態影響。」

唐安也補充表示:「這些被列為瀕危、易危的野生動物都已經面臨生存危機,現在他們卻還要忍受吃塑膠這種事,這種荒謬的事情必須立刻改善,只有臺灣政府和企業帶來革命性的源頭減塑才能有效防止更多塑膠垃圾和微塑膠進入到自然環境中。禁用一次性塑膠包裝,才能讓臺灣免於淪為塑膠之島。」

附註:
[1]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熊出沒戶外登山社、卓溪鄉登山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何瓊紋助理教授研究團隊、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的Dr. Alexander Kunz(孔燕翔博士)研究團隊、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常務理事袁守立博士研究團隊、國立成功大學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台北市立動物園張廖年鴻研究團隊、金門縣野鳥協會前理事長莊西進老師、師大生命科學系李佩珍教授研究團隊、台灣大學地質所。屏科大野保所翁國精副教授研究團隊以及黃美秀教授研究團

[2]研究團隊選擇臺灣中部的高山森林、高山草原、西部淺山、北部的高山溪流、東部的中海拔森林、及外島等地作為微塑膠樣本採樣的地點。共計走訪嘉明湖步道、大分、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南投、苗栗、武陵農場、七家灣溪、金門,進行採樣。

[3]排遺中發現的微塑膠型態分布,與其棲地水樣本所發現的微塑膠型態分布一致,皆以碎片和顆粒為主,而排遺中發現的微塑膠尺寸10.0-1,333.3微米(1000微米=1毫米),則略小於棲地環境水樣本的微塑膠尺寸10.0-1,431.7微米,推測可能係棲地水域的微塑膠經生物體消化系統處理後所導致,亦有可能是因食物鏈累積而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