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全台大專職場霸凌問卷結果及分析發佈 連教授都難求助!大學各自為政

文/立法委員范雲辦公室&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

「全台大專職場霸凌問卷結果及分析發佈」記者會
連教授都難求助!大學各自為政
校園職場霸凌機制空轉

近期職場霸凌案件頻傳、引起社會高度關注。高教工會在教職員會員求助與反應下,高度關注大專校園內的職場霸凌與不法侵害現象,曾於一月初,對全台教職員人數最多的30所大學防治計畫進行完整檢視,發現因法規及主管機關缺乏明確要求,導致各校規定混亂:9成學校缺乏明確且完整的規範、7成學校甚至無訂定處理期限。

立法委員范雲則長期關注教育場域,針對校園職場霸凌也已多次召開記者會及質詢,上月亦曾陪同受霸凌教師召開記者會,點出目前機制從申訴、調查、處理到救濟,整個流程充滿漏洞、存在六大問題,並均要求教育部即刻就校園職場霸凌特殊性,進行制度改革。然而,教育部卻仍在起步階段、未有具體進展

為了更進一步掌握目前大專教職員實際遭遇職場霸凌與不法侵害的真實處境與準確問題,工會從1月底開始,向全台大專校院教職員發起問卷調查,至2月19日截止,共計577名大專受僱教職員工填答,這也是目前為止針對大專職場霸凌/不法侵害最詳盡的一份調查報告。工會並與立委范雲於26日上午共同召開記者會,公布完整調查結果及分析(見附件),並疾呼應立即進行制度性改革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記者會上,立委范雲首先指出,職場霸凌在校園時常發生,其自擔任立委以來就陸續接獲陳情案,也要求教育部改善處理機制。去年十月,進一步促成教育部發函轄下的高中以下學校檢核相關規定,發現從申訴、調查到處理都充滿問題,一月時也陪同代理教師召開記者會,點出其收到調查報告後竟然無法救濟的問題。范雲強調,一月至今,他召集教育部各單位召開研商會議,要求進行各教育階段的案件分析,以就校園特殊性建立職場霸凌機制範本,要求各校改善。 

范雲也指出,這次高教工會向全台大專校院教職員發起調查,正顯示在高教層級職場霸凌也非常嚴重:577名填答者中,竟有383人親身遭遇職場霸凌,是非常可怕的數字,其中卻有近8成未提出申訴、僅約2成提出申訴;顯示連高社會地位的大學教授,都因害怕隱私及權益保障不足反被報復、認為申訴機制無效、曾反映過卻未獲處理等,被霸凌卻無法求助。現行機制在大學各自為政、訂定不夠好的規定下,已造成職場霸凌機制空轉。

高教工會接著進一步從問卷結果中,指出其所反應出的五大驚人、更令人高度憂心的現象,工會研究員陳柏謙說明分析道:

  • 2/3大專教職員工,曾有遭遇到疑似職場霸凌或不法侵害的經驗。

在577名填答問卷的大專教職員當中,高達66.4%表示自身曾遭遇過疑似霸凌或不法侵害經驗。以身分別來看,「職工」曾遭遇疑似霸凌/不法侵害比例(73.5%),較「專任教師」約高出了5.6%。從性別來看,「女性」大專教職員曾遇疑似霸凌/不法侵害的比例(68.5%)較「男性」高了近5%。至於遭遇到罷凌/不法侵害類型,則主要集中在「語言暴力」(如:霸凌、恐嚇、干擾、歧視等)與「心理暴力」(如:威脅、欺凌、騷擾、辱罵等),此兩種樣態比例都高達7成以上。至於被問到是否有同校或同單位同仁遭到疑似霸凌或不法侵害時,更有超過76%填答者表示曾聽聞過。這都驚人反應出職場霸凌/不法侵害現象在大專院校內竟是如此普遍而頻繁地存在。

  • 逾6成大專受僱教職員工對校內不法侵害預防計畫不熟悉。 

此外,問卷結果也顯示,即便目前各校在《職業安全衛生法》規範下,「型式」上都制定並公布了預防計畫與處理流程,然而,多數教職員甚至連對校內的預防計畫;以及當遭遇職場霸凌時可以求助或申訴的管道都不熟悉。

  • 85%大專職場霸凌/不法侵害加害者為主管。

至於大專職場中的霸凌或不法侵害的加害者身分,「主管」(包含行政主管與學術主管)的比例最高,達到了85%。其次則為「同系所或同單位同仁」,占了近5成。值得留意的是,13.6%的教職員反應曾遭感受遇到來自「學生」的霸凌或不法侵害。

  • 僅23%受害教職員提出通報/申訴。

更讓人憂心的是,曾遭遇到疑似霸凌或不法侵害的大專教職員們,竟然只有約23%採取行動循校內管道提出通報或申訴。其中,「專任教師」遭遇到疑似職場霸凌/不法侵害時,選擇通報或申訴的比例,更是低至不到17%。當被問到為何選擇不通報或申訴時,高達74%教職員「擔心通報或申訴後隱私與權益未受保障而反遭報復」,67.5%教職員則認為「不認為通報或申訴後情況可以獲得改善」,再再反應出大專各校現行對職場霸凌/不法侵害機制,幾乎完全無法被受害教職員所信賴。

  • 逾9成大專教職員認為現行防治計畫根本不足以保障其權益。

正因為如此,填答問卷中92%大專教職員不認為現行各校的職場霸凌/不法侵害防治計畫,足以保障教職員權益。而工會在之前所提出回應當前制度混亂、缺陷與不足的三點具體改革訴求:(1) 職場霸淩/不法侵害調查處理程序應明確化規範、(2) 經通報申訴後即須採取有效的糾正與補救措施、(3) 建立校外再申訴救濟管道。則是皆獲得填答大專教職員近乎全數的壓倒性支持。工會日後將團結更多大專受僱者,持續給予教育部更明確的壓力,讓這些改革得以真正在制度面上落實、保障每一位教職員。

出席記者會的工會副理事長、同時也是工會文化大學分部召集人的翟敬宜老師,則特別以過去實際觀察到、以及近期直接協助工會會員的經驗,沈痛地表示:

『勞動部事件發生後,工會收到大量投訴霸凌案件。每件個案都充滿血淚,除了教授們擺脫不了霸凌,為數眾多的大學職員,被主管以管理或訓練之名行霸凌之實所在多有。在過去工會協助案例裡,看到了各校現行指引或處理要點有大量疏漏,在大學對受理不法侵害的流程和機制極端陌生的情況下,受理窗口做的通報紀錄不到十行字,因為承辦人員完全沒有相關背景。或本該保護當事人隱私,卻把開會通知寄去了被害人所屬的單位信箱,導致全部門周知,唯獨當事人沒收到。此外,更可怕的是不做任何隔離,通報人跟被通報的人,依然在同個辦公室朝夕相處。我們看過雙方屬於同事關係的案件中,主管置之不理,承辦單位不提醒、不關心,受害者通報後還要每天承受共處一室的壓力,苦苦等待可以長達兩個月的調查時間,痛苦不言可喻。

我曾問過幾位遭受霸凌同事,為何不願通報,他說「我需要這份薪水」。有的同仁最後之所以願意通報或向工會求助,原因無他,已做好離職的心理準備。當他主管在公開會議上對他說「你走啊,你趕快走,轉調到其他單位,老闆說要把你降薪,我要用多出來的錢貼補給其他辛苦的同仁」,他才決定孤注一擲,不計後果也要向工會求助。』

記者會最後,范雲總結問卷呈現的高教特殊性,要求教育部瞭解並找出因應方式,包含私校比例高、佔整體近8成,整體規模更大治理機制更複雜,各大學各自為政導致規定保障不一等。 

范雲也根據問卷結果,再次強調從申訴、調查、處理到救濟,整體校園職場霸凌機制存在六大問題,包含「一、自設規定只能申訴一年內案件;二、未規定隔離等立即必要措施;三、未規定調查處理期限;四、未規定調查處理程序;五、調查處理組成不完善,調查委員未外聘;六、代理教師缺乏救濟機制」。 

范雲表示,他將要求教育部在一個月內發函調查檢核各大學規定、彙整近幾年職場霸凌案件,以研究解析高教特殊性;才能在勞動部及考試院修正職場霸凌母法後,盡速改革及完善大學校園職場霸凌相關規範與處理機制,還給學校教職員安心的勞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