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發電機

【聲明】各媒體均應秉持媒體責任,立即下架署名「黃花麗」、「洪孝全」匿名假人之投書

文/李華萍(社子島自救會發言人)

身為社子島居民,面對家園要被強制徵收,走上街頭已是不幸,又要面對用非真實身份、不斷以非事實、抹黑社子島反對區段徵收居民及社子島自救會之惡意文章投書媒體;這些非事實投書,在各大社群、媒體不當散播,成為網軍惡意攻擊居民、甚至民代引用在會議質詢,當作社會輿論,用以施壓政府官員,這樣的網路霸凌,讓居民承受難以言喻之壓力。

我們認為:民眾有了解真相權益!投書立意良善,在媒體未謹慎把關下,成為特定團體打壓、霸凌民眾的武器,對此我們非常不以為然;我們表達嚴正抗議及要求媒體應恪守媒體之社會責任,未來面對投書應更謹慎把關,勿讓非事實言論再次撕裂社會與民眾情感。

此類文章有系統性的在媒體投書,攻擊反迫遷自救會,多數內容以:社子島自救會非在地居民、佔用國土、自救會是專業抗爭團體、社子島都是違建、居民都數贊成開發、阻礙社子島開發⋯⋯⋯,等不實言論投書。

事實上,我們比任何人都熱愛家鄉,也期待社子島早日解除禁建、原地改建、環境改善,我們更期待社子島居民人人安居樂業在祖先留給我們的土地上,免受以區段徵收造成居民迫遷,承受土地不正義、居住不正義的對待。畢竟在威權時代不當行政命令禁限建55年,房屋損毀不能申請合法整修整建,日據時代蓋的木屋、磚屋(此時根本沒有中華民國,社子島居民就已居住在此300年),大都數居民因禁建令下,只能用鐵皮再覆蓋在屋頂上,並非都是違建,且居民擁有房屋所有權狀、土地所有權狀。

社子島自救會是由在地居民多元化組成,並非像社子島炒地集團成員幾乎為土地代書、土地仲介、地產公司、非社子島在地居民組成。

社子島83%為私人土地,依據台北市政府官方網站公佈區段徵收前置調查:社子島多數人反對區段徵收,僅3.66%贊成開發。

針對此匿名假人帳號說明如下:

署名「黃花麗」之投書,則出現了明確的居住地聲明矛盾,如下:

聲稱居住於 高雄市 前鎮區:

(2024-02-11, LINE TODAY/風傳媒) 觀點投書:高雄分屍案的警示與其燒錢辦活動,不如更新監視器

內文明確提到:「…駭人聽聞的分屍命案,兇嫌騎腳踏車分批將屍塊棄置於前鎮河第五船渠,棄屍地點距筆者住家僅數百公尺。」(明確指出住家鄰近高雄前鎮河第五船渠)

(2025-03-14, 風傳媒/LINE TODAY) 觀點投書:守綠地,陳其邁不應軟弱縱容外來團體抹黑高雄土地政策 (討論高雄鳳山重劃區議題,雖未聲稱居住,但語氣強烈關注高雄市政)

聲稱是 台北市 社子島 在地居民:

(2025-04-22, 風傳媒) 觀點投書:不再讓外人綁架社子島未來!區段徵收才是我們的希望

內文明確提到:「身為土生土長的社子島居民,我深刻體會半世紀禁建帶來的生活苦難。」 (明確自稱是社子島土生土長的居民)

署名「洪孝全」則出現市民矛盾

(2024-10-27 風傳媒)觀點投書:這是哪門子的「居住正義」?以高雄市大寮區第81期重劃為例

身為高雄在地居民,我長期關注大寮區的發展,期盼家鄉環境能愈加美好。

(2025-4-23風傳媒)觀點投書:社子島不能再等─當城市治理遇上選擇性反對,我們該站在哪裡?

近年來,臺北市政府在歷任市長推動下,逐步推進區段徵收計畫,期能改善當地生活條件、提升都市品質,這原是一項回應民意、落實公平的政策,卻在近期面臨部分團體要求「終止開發」的聲浪。身為市民,我認為此一聲音既無民意基礎,也與城市治理的方向背道而馳。

重申:我們表達嚴正抗議及要求媒體應恪守媒體之社會責任,各媒體均應秉持媒體責任,立即下架署名「黃花麗」、「洪孝全」匿名假人之投書;未來面對投書應更謹慎把關,勿讓非事實言論再次撕裂社會與民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