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我對公民教育想望  

文/王富瑾(國立新化高工 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最近在一場對談場合中,聽到一個六、七十歲的伯伯談到他對公民教育的憂心,他認為公民課都教社會議題、教權利,這樣讓學生過早接觸社會,社會容易亂象橫生。其實現代社會資訊流通快速,學生人手一機,我們真的無法控制他們接觸社會,因為他們早已在社會之中。既然無法避免,反而應該思考要給孩子甚麼能力,讓他們做好準備。

培養學生對社會議題的敏銳與關注是首要的,雖然現在學生的網路資訊搜尋能力一把罩,但是令人擔心的是他們容易沉迷於網路遊戲世界中,忽略了自己與現實社會的連結。我們希望「公民不冷血」,對社會不冷漠,可是單純地要學生讀報、關心國家大事可能還不足以串起學生自身與社會的連結,因為知道歸知道,是否感受到社會問題的迫切性、激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又是另一回事了。在這幾年的教學經驗中,體悟出「做中學」是有效果的,有些課堂可以先公民行動,再以對話、討論收尾,反而可以達到教學的情意目標。像是很多教學現場老師都會帶學生參加的「寫信馬拉松」活動,透過親手完成一張張救援信,去深刻體悟人權的意義與重要。

再者,希望公民教育能給孩子寬闊的胸襟,把人事物的差異視為必然,懂得傾聽、懂得尊重。教育改革開放後,我們教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要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不是當傳統教育中的被動受教者,遇到公民議題可以思辨、可以討論、甚至可以挑戰。公民教育不要教出順民,但是也絕對不是要塑造暴民,我們希望學生是可以溝通的,溝通的第一步就要學會傾聽,不論對方立場跟你是否一致,想法是否與你一同,要給對方完整敘明事由想法的機會,不要打斷對話、不要拒絕溝通,懂得尊重是一項必要的公民修養。

最後,期待透過公民教育能讓孩子擁有一顆體貼柔軟的心。以後他們可能是主政者、可能是老闆也可能是勞工,在各行各業擔負不同任務,因為角色不同,當然對同一個社會議題,會有不同的立場。公民教育的目的不是要製造社會對立衝突,不是要教人爭權奪利、論輸贏。社會問題不是非黑即白,不能單純靠著最制式的民主機制「投票」來解決,就僅僅單純地要求少數服從多數,少數就注定被犧牲。而是希望學生在凸顯出某個社會議題後,理性思考,透過對話,除了表達自己想法外,更要理解對方的處境,求取共識,為少數者、弱勢者尋求一個實現公平正義的可能性。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