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寫信馬拉松 跟學生一起傳遞希望

文/郭孟佳(國立曾文農工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在歲末的12月總給人不同的感受,自然界的萬物彷彿蕭瑟到了盡頭,但卻又因偶一展露的樹梢綠芽而充滿希望,「在滿是絕望中,看見希望」,這也是「寫信馬拉松」希望傳遞的信念之一吧!

寫信馬拉松[1]是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所倡議的一個重要的全球性的人權活動。在台灣,這幾年更是有各級學校不同科目的老師透過與課程活動結合,共同理解與發聲。

人權是一個很嚴肅的議題,但對於多數人而言,卻很難察覺。人權教育是引導個體認識自己與群體關聯的重要方式,強調人們參與的過程,透過認識且具意識的行動改變所屬環境的不公義,培養具有思辨與行動力的現代公民。而「寫信馬拉松」這個全球性的活動,集結了世界超過200個國家與地區的人們[2],用數百萬封的信件、臉書貼文與推特……等等,共同聲援那些勇敢發聲卻入獄或受到酷刑等人權受害者。我們藉由「寫信馬拉松」共同推動改變,讓人權行動者獲救,讓侵害人權的事件有所改變。

如此,教師透過「寫信馬拉松」的活動進行,將學習訴求的焦點從「知識」延伸為「能力」擴展為「素養」,這樣的教學進行恰與台灣未來將行的「108課綱」的教育理想不謀而合。「108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教育理念,何謂「素養導向」的教育理念?就是將學校課程與現實生活情境相結合,拉近抽象的知識與周遭環境的距離,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產生行動。也就是說,當教師們在學校帶領同學進行「寫信馬拉松」的活動時,我們便是從國際人權議題開始,培養學生具有適應生活及未來挑戰的知識、能力與行動,成為擁有思辨能力又具行動力的現代化公民。

再者,不論是寫信的活動,或是延伸辦理的人權攝影展,參與活動的教師必須花費更多的備課時間在事前充分準備教材與教案,課程間的引導與連結,課後的資料整理與回覆。比起單純課本知識的教授,教師著實需要更多的投入,但,多數參與的教師更願意投入,只因認同且願意支持這樣的教育理念與行動的目標。

筆者這幾年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信馬拉松」的活動,感受到許多來自學生的反饋,學生們除了表示新奇外,更表示身處在台灣的他們好震撼於會發生如此誇張的人權侵害事件。譬如說,2015年的個案之一是,「西非的布吉納法索超過半數的女孩,被迫早婚」,「瑪麗亞在13歲時,被迫和一名已擁有5個妻子的70歲男子結婚。當她想反抗時,她的父親跟她說:『妳如果不過去妳的夫家,我就殺了妳。』」[3]。許多同學看到這個個案故事驚呼不可思議且憤怒,進而想為這些個案做些甚麼。

2016年11名個案之一是「安妮等馬拉威的白化症患者」,在馬拉威流傳著一種巫術迷信,相信白化症患者不是人類,這些人的骨肉擁有招來財富的魔力,因此有人歹念,想獵捕這些人並販賣他們的身體……會綁架他們的不只是犯罪集團,連親近的家人都可能犯案,因為他們認為白化症患者是「黃金」……。

今(2017)年13名個案中,「馬達加斯加的克洛維斯為了保護雨林卻被誣陷犯罪」更令同學印象深刻,面對走私集團的威脅與政府的漠視,克洛維斯的人身安全令人擔憂。猶尚可喜的是,面對以上等個案故事,我們的學生不是冷漠的,不是事不關己的。他們願意感受、理解以及行動。以筆者的學生而言,這幾年來,每一屆的同學都會利用課餘時間繪/寫完成對個案聲援的明信片,甚至還分享給其他不知道這活動的朋友們,進而邀請更多人一同參與這樣的人權盛事。

大家耳熟能響馬丁‧尼莫拉牧師(Friedrich Gustav Emil Martin Niemöller)的文章「起初他們」便提到,「當納粹來抓共產黨人,我保持沉默,我不是共產黨員;當他們關押社會民主黨人,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社民黨員;當他們來抓工會會員,我沒有抗議,我不是工會會員;當他們來抓猶太人,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猶太人;當他們來抓我時,再也沒人為我說話了。」面對巨大權力壓迫時,我們難以單獨面對,唯有團結彼此聲援才能真正捍衛人權。「我們都是李明哲」[4],許多我們日常稀鬆平常的小動作,如果是在專制威權的國家做,那麼命運的發展,可能會很不一樣。

12月是「寫信馬拉松」活動進行的時間,若您還沒加入這個極富意義的活動,或許還來的及。若今年來不及參與,請您明年以後一起來「寫一封信改變生命」。

註解
[1] 2017寫信馬拉松,點此進活動網址
[2] 根據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的資料,2016年寫信馬拉松全球運動超過有460萬次的聲援,台灣分會的聲援行動創下近31萬5000次。
[3] 根據統計,布吉納法索有52%的女孩未滿18歲結婚,其童婚比例為世界第7;全布吉納法索有成千上萬名女孩被強迫早婚,有些甚至年僅11歲。這些女孩竭盡所能地逃到避難所。她們在那裡學習謀生的技能,以準備離開避難所時,展開新生活。(引自【2015寫信馬拉松】布吉納法索:11歲被迫結婚的少女
[4] 李明哲救援大隊於12月25日舉辦了「寄卡片給明哲」行動,讓身處在異國角落的李明哲,知道有許多人關心著他,這與寫信馬拉松的人權支援理念是一樣的。(李明哲救援大隊新聞稿:寄一張耶誕/賀年/生日卡給李明哲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