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擔憂高教私有化、速食化 高教工會反大學高層介入教師聘任

文/公庫記者許詩愷

近來傳出部份大學修改過去新聘教師、變更所屬單位的規則,或者另立程序規避系所內的第一線審查,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擔心校方行政權持續擴大,恐侵害學術自由,今日(4/19)召開記者會揭露實際情況,呼籲各校遵守「三級三審」制度,日前發起的連署也有300餘名學界人士參與。

「學校裡的行政單位絕對不能介入教師聘任。」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說明,大學聘任新教授,或在校內變更所屬單位時,都必須通過系、院、校的三級三審,先由該系內教師進行專業審查;近年卻不斷傳出制度遭破壞,校內高層修改規章,甚至直接影響聘任流程。林柏儀強調,健全的大學自治才能幫助學術蓬勃發展,各校應回歸教評會「三級三審」制度,教育部必須主動監督此情況,杜絕大專院校內再度傳出爭議,並提出檢舉管道,供遭受學校高層不當介入的利害當事人申訴。

例如政大曾通過「新聘專任教研人員作業流程」,規定系教評會要先將應聘名單送給校方評審,甚至由校長指定人選,此辦法正好在本週遭校務會議刪除。而世新在去年底公佈修改後的「專任教師合聘改隸辦法」,只要學院院長或共同課程委員會的主委提出申請,經雙方同意、校長核定後,便可變更已受複數教學單位合聘的教師的隸屬單位,今年初隨即有一名多次申請轉調廣電系,卻屢被系務會議否決的教師成功被安插進該系。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黃厚銘指出,各案例不僅破壞《大學法》20條,教師聘用必須經教評會審查的規定,也違反釋字462號中「應基於客觀專業知識與學術成就之考量」和「具有充分專業能力之學者專家先行審查」的原則。此外,部份學校更在三級三審外增設「第零審」或「第四審」,由校方高層先對申請的教師進行篩選,後者則是在教評會通過聘任後,要求再讓校長「親自面試」一次。

「今天不是要針對學校或個人,問題在於背後的趨勢。」黃厚銘表示,台灣高等教育越來越強調「形式的績效」,不斷追求論文發表數量、世界排名,校方往往希望用速成法留下政績;但即使高層沒有帶著私心介入,如此打破制度的行為仍會留下後患,無法確保「人治」不會在未來出錯。黃厚銘認為,教師聘用牽涉到研究、教學表現,以及在職場上的人格特質等諸多面向,應由第一線的各系所教評會決定,並以專業角度仔細檢驗。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陳信行也形容,人事可能只是第一項,若不趁早改善「接下來再影響教學、研究、評鑑、課程等,一步一步都會讓學校越來越像是公司,老闆(校長)擁有上對下的指揮權力,教職員只是公司的員工。」他解釋,系所優先的確容易造成山頭並立,但如果改善山頭後卻變成校方獨裁、培養高層人馬的話,情況仍不會好轉。陳信行強調,他們並非反對校方藉由人事異動進行創新,研擬不同的研究、教學方向,而是要落實「三級三審」的專業精神。

高教工會針對本議題在學術界展開連署,目前包含政大、世新之外,已有各校300餘名教師參與。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說明,除了人事聘用之外,還有教師提到教學評鑑、績效考核、升等、預算等制度被校方掌控,系所自治逐漸被架空,只看學歷來自本土或海外,只看論文點數卻不管文章內容,都是非常不尊重專業的作法,他更直言「如果不改變校方權力集中的狀況,學術自由就沒有未來。」

標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