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花蓮溪口廢棄物長期監測結果發佈

照片/海側沙洲釣魚遊憩垃圾(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

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在2005年將國際淨灘行動(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簡稱ICC)監測海洋廢棄物的方法引入臺灣,推廣至各地使用。此外也以花蓮溪口為長期監測的區域,運用ICC方法監測花蓮溪口區域已超過10年。自2020年起,黑潮將花蓮溪出海口沙洲分為溪側、海側、及北岸出入口的消波塊側,針對三個區域定時進行全線調查,分析比較廢棄物來源。近期監測發現花蓮溪口北岸累積較多的廢棄物,號召民眾於8月27日上午一起來淨灘清淨海岸,同時發佈近2年來的監測報告!

花蓮溪口是國家級重要濕地,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於當地進行海洋廢棄物長期監測已逾10年,不過有別於過往隨機、不固定的調查,自2020年2月起規劃每月執行1次,每次行走固定區域和路線,透過累積2年的數據分析可以瞭解花蓮溪口的使用者外,也可以更深的掌握使用者與環境之間的關連性。

整體結果:寶特瓶、菸蒂、免洗餐具最多,推測生活遊憩、漁獵活動為主要廢棄物來源

三個區域廢棄物整體結果顯示:寶特瓶仍是廢棄物的最大宗,共計3,653個;其次是與抽菸行為相關的菸盒、菸蒂共1,688個;其三是外帶便當盒、紙碗、竹筷等免洗餐具類共1,377個。此結果與荒野保護協會每年發布淨灘結果相似,以飲食、遊憩活動為廢棄物主要來源,而觀察花蓮溪口的休閒釣魚、季節性的捕鰻、捕魩仔等活動,推測是造成菸盒、菸蒂數量多的主因。

圖1. 花蓮溪口廢棄物數量排名

調查數據結合現地觀察,溪、海、消波塊各區域廢棄物來源大不同

從整體的結果瞭解花蓮溪口廢棄物現況後,要掌握廢棄物的來源與使用者,需要更進一步分區比較。經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調查瞭解主要利用當地的族群多為休閒釣魚、水上遊憩(風帆、SUP、獨木舟與水上摩托車),以及季節性的生態觀察、捕鰻、捕魩仔等;不過位於河海交界處,除了現地發生的廢棄物之外,也有來自河川上游、海洋漂流,甚至不肖業者與民眾將廢棄物載運至此惡意棄置。

經由調查員每個月走訪現地觀察,結合各區域數據發現雖然多為生活飲食、遊憩、漁獵活動廢棄物,但其來源各不相同:

花蓮溪出海口各區域垃圾分佈
區域北岸消波塊及出入口溪側沙洲海側沙洲
廢棄物類型出入口處常見遊憩垃圾,如便當盒、寶特瓶飲料;消波塊間則有建材、事業廢棄物及大量玻璃瓶或紙類丟棄裹滿泥沙的寶特瓶、家庭廢棄物為多數;其餘為現地丟棄的免洗餐具、泡麵包裝等廢棄物,此外也常見焚燒垃圾的痕跡。廢棄物堆積在高潮線上,以寶特瓶為大宗,部份廢棄物表面已有生物附生;常見成堆的寶特瓶、便當盒、提神飲料及菸蒂;其餘為建築廢棄物、焚燒家庭垃圾痕跡。
推測
來源
1. 蓄意棄置家庭、建材廢棄物

2.現地遊憩活動

1. 來自上游的河漂垃圾約占80%

2. 現地遊憩活動

1. 海漂垃圾約佔50%

2. 現地遊憩、釣魚、捕鰻苗約佔40%

3. 蓄意丟棄家庭、建材廢棄物

圖2. 花蓮溪口廢棄物分布及來源

花蓮溪口廢棄物非單一來源,政府權責機關須建立網狀連結才能有效管理

位處河海交界的河口向來是整條河川棲地最豐富的地方,包含河域、海域、沙洲等棲地類型,因此也常是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區域,花蓮溪口也不例外。但也因其生物種類豐富,在此區域的漁獵活動也多,例如冬春交替之際捕鰻、春天捕撈紅頭魩仔、及四季都可進行的休閒釣魚。且花蓮溪口南北岸都是車輛易抵達區域,自然成為花蓮市民週末假日看海遊憩的好去處。

由長期監測結果可知,溪口沙洲除承接了海漂垃圾外,也包含河川上游違法棄置的家戶垃圾,釣魚、遊憩活動現地丟棄或遺棄的垃圾,甚至以車輛載運家庭、建材、事業廢棄物至溪口沙洲丟棄,廢棄物來源絕非只是單一的海漂垃圾。

花蓮溪口是國家級重要濕地中央由內政部營建署所轄,地方由花蓮縣政府建設處所管;而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為中央河川主管機關負責河川治理;南北岸分別是壽豐鄉公所與吉安鄉公所行政區域;而河口之地亦承接著水陸域上游的廢棄物,整體治理亦與農田水利署、水土保持局、林務局、國有財產署等機關有關。建議河川主管機關第九河川局可參考本次發佈監測成果與來源分析,串連相關權責機關建立網狀連結,針對花蓮溪流域沿岸家戶及農事垃圾管理、當地遊憩垃圾,以及季節性捕獵行為管理等提出相應管理策略,才能確實減少花蓮溪口廢棄物,達到有效管理,並將廢棄物於源頭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