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灣人權促進會、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
在世界難民日前夕,
難民保護制度長期缺位,庇護者再陷困境
縱使台灣與其他國家並無陸路相連,但是數十年來,
現行「臨時外僑登記證」機制並不符合國際難民保護標準
依照國際人權公約以及相關人權標準,
而內政部移民署雖自 2023 年開始實施「臨時外僑登記證」庇護專案,
制度缺位與失能的後果,不該由最弱勢的群體承擔
制度缺位與失能的後果,導致尋求庇護者需面對的是:
更嚴重的是,那些因無法獲得生活扶助、為求生存而工作的申請人,
建立難民庇護法制是國家義務,並能兼顧國家安全
從 2013 年台灣首度針對《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
依照聯合國難民署指引、各國實踐以及過去朝野各版本之《難民法》
我們呼籲:
-
儘速推動《難民法》立法,
並建立真正符合國際人權標準所保障的難民庇護法制; -
尋求庇護者在台灣亦享有國際人權標準所揭示之權利,
為避免庇護專案申請人權利受到減損,政府應立即啟動「 臨時外僑登記證」專案的審查程序並確保對申請人的資訊透明; -
在「臨時外僑登記證」專案審查期間,政府應依照《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 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施行法》提供相應之權利保障, 這也包括保障在台合法身分,讓申請人能在不受驅逐壓力下生活; -
在《難民法》通過以前,
行政與立法機關應檢討現行庇護政策失能之處, 調整並修改現行涉及難民庇護之法規。
台灣應確保難民與尋求庇護能夠獲得充分的保護,保障他們尋求、
截至6/16已連署團體[名單持續更新中](按筆畫順序):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
比亞法拉在台交流協會
台緬公民協會
台灣非二元酷兒浪子
台灣聲援緬甸聯盟
西藏台灣人權連線
社團法人亞洲公民未來協會
社團法人邊境行動協會
香港邊城青年
破土
無國界記者組織
臺灣失序者聯盟
酷兒翻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