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堡間歇折返跑」示意圖)
圖、文/簡奇陞(人本教育基金會代轉)
各位媒體朋友好:
感謝大家對師大女足周台英教練以學分強迫學生受抽血試驗一案的關注。以下內容,是我試著就目前媒體朋友關心過的試驗過程具體情形,以我的經驗,來做一些整理:
每個寒暑假做實驗,每次實驗14天,實驗前一天(Day0)只有靜脈抽血加上全休息,沒有任何運動。以下實驗開始(Day1-Day14)的流程:
早上七點前要先測量INBODY身體質量。
七點到八點接著抽血,一開始是抽一管,後來變成抽兩管(紫頭館或紅頭管),因為分離出來的血清量不夠。
接著測量肌肉張力、身體痠痛指數(肌肉壓痛)、30秒平衡柔軟度、CMJ垂直跳、SJ蹲跳。
以上做完就要開始實驗,會先做:
一、 其中有三天要跑羅浮堡間歇折返跑的課表:
「羅浮堡間歇折返跑」15分鐘5次(共75分鐘),並馬上接15分鐘的20公尺折返衝刺。
10公尺折返6次(總長60公尺),做2組
YOYO間歇折返跑
等速肌力儀30分鐘或40鐘一個人(應該要在公館校區,但是有時候等速機壞掉,或是沒有借到,就要去北市大做。)
二、 沒有跑羅浮堡間歇折返跑的課表:
T字(側併步)
S型敏捷
30公尺單腳跳
30公尺衝刺(每10公尺記錄秒數)
10公尺折返6次(總長60公尺),做2組
YOYO間歇折返跑
等速肌力儀30分鐘或40鐘一個人(應該要在公館校區,但是有時候機器壞掉,或是沒有借到,就要去北市大做。)
────────────以下是間歇跑解釋──────────────
「羅浮堡間歇折返跑」(指尖採血一共八次,開始前、後,以及每15分鐘完成時,以及做完羅浮堡所有跑步(通常為90分鐘)休息三分鐘後,測試血乳酸值。)
20公尺長的路線,15內鐘持續循環a到d直到15分鐘結束,採血,休息一下(三分鐘左右),再開始下一個15分鐘,反覆5次。
a. 三次走
b. 一次跑全力衝刺(100%努力)
c. 三次慢跑(55%努力)
d. 三次衝刺(95%努力)
「YOYO間歇折返跑」
20公尺折返跑,按照機器鳴聲,要在下一個鳴聲起前回到起跑線,如果鳴聲響起前還沒回到起跑線,就結束。每次鳴聲的聲音會逐漸縮短,到最後會是全力衝刺。
這些都是正常的運動科學實驗內容,YT、網路上皆有示範影片,敬請了解。但是為什麼需要先抽血?以及只有實驗前要,實驗做完卻後不用?這些實驗都不一定需要抽血來監控結果(有心率、最大攝氧量等方式可監控),抽血的目的是什麼?請陳忠慶教授解釋。

當時的實驗紀錄表

當時的實驗紀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