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撤銷協和四接環評訴願記者會

文/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

今(16)日上午,提出撤銷協和四接環評訴願的基隆市民們及訴願代理人,在行政院前舉辦「撤銷協和四接環評訴願」記者會。爭議不斷的協和四接案在今(2025)年2月26日通過環評大會,並於同年6月24日做出環評處分。在環評過程中的諸多爭議及程序瑕疵,以及土壤汙染、國防疑慮、環境破壞等重大問題未解的狀況下,一群關心海洋生態、基隆港市安全、國防安全,希望協和燃油機組早日除役,未來以節能、儲能、能源管理及再生能源等「永續四能」取代的基隆市民,正式提出撤銷協和四接環評訴願。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訴願人)王醒之表示:
協和四接環評這幾年以來的爭議,從範疇界定到會議審查、從初審到大會、從旁聽到抗爭,公民團體走過幾乎每一個環評相關的程序,直到2月26日環評大會以17:0強行粗暴通過後,可以直接定論四接環評已經淪為公然打假球的國家級騙局!

王醒之沉痛地指出,這份最後被環境部核定的環評報告,根本是千瘡百孔的遮羞布。

一、數據造假,瞞天過海!
台電在環評書件中長期隱匿廠區土壤嚴重污染,甚至謊稱一切符合標準!非但沒有主動揭露,還以「沒有委員詢問」為託辭!更有甚者,連基隆港航安關鍵的水工模型試驗與操船模擬,到了環評大會上,都敢公然放水造假!

二、國安破口,環評噤聲?
協和四接緊鄰基隆軍港威海營區,中共軍演四月初已明確以台灣天然氣接收站為模擬攻擊對象,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赤裸裸的國安危機!然而,環評會議對如此重大的國防安全疑慮,竟「完全沒有討論」!環評會選擇性失明失聰,難道是要基隆市民當「人肉國防」嗎?說好的「抗中保台」呢?

三、政策失焦,碳排暴增!
天然氣發電過度依賴進口,且儲存天數短,協和四接更是「孤島型接收站」,斷氣風險極高!這種缺乏政策環評、毫無韌性的能源佈局,讓台灣在面對國際情勢變動時,如同走在鋼索上。政府高談淨零排放,卻仍堅持設置這種碳排量驚人的燃氣電廠,這不是自相矛盾,什麼才是自相矛盾?

王醒之怒批環評報告的三大問題在整個環評程序中竟然「從未」進行「實質審查」,即便公民團體已經指證歷歷並且數度開記者會、公聽會,環評會議仍然可以無視程序瑕疵、資料造假,這是在踐踏環評制度的尊嚴,更是在犧牲基隆人民的生命安全與國家安全!他表示,發動行政訴願,就是要徹底揭穿這場「假環評」,要求立即撤銷這份違法失職的環評處分!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常務理事(訴願代理人)陳憲政律師表示:
一、114年2月26日第28次環評大會審查之評估書第6版初稿,其中第6章部分,於同年月25日即會議舉行前1日,始公布於中央主管機關指定網站,違反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下稱:環評法施行細則)第13條第2項前段「前項環境影響說明書或評估書初稿內容及開會資訊,應於會議舉行七日前公布」之規定,有明顯程序瑕疵。

二、協和電廠土壤總石油碳氫化合物(TPH)、多氯聯苯(PCBs)、鎳、銅、鉻、鋅、砷等重金屬有多處超標情形,114年2月版評估書(即第28次環評大會審查版)卻為「土壤八大重金屬及總石油碳氫化合物(TPH)調查結果分析,皆低於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值」之不實記載;且定稿本補充之資料,未再召開環評會議實質討論。原處分有出於錯誤、不完全資訊及未經實質討論之瑕疵。

三、本件珊瑚鑑定資料錯誤百出,業經專家學者指明錯誤之處,但環評會議未調查釐清即草率通過,原處分有出於錯誤、不完全資訊及未經實質討論之瑕疵。
四、兩座天然氣儲槽預定地緊鄰軍事基地,原處分對國防安全考量不足,原處分有出於錯誤、不完全資訊及未經實質討論之瑕疵。

台灣蠻野心足生協會專職律師(訴願代理人)蔡雅瀅律師表示:
一、協和四接最後通過的3.0版「東移方案」填海地點,位於「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卻未依漁業法第44條授權公告之限制事項,取得基隆市政府書面同意;位於「一級海岸保護區」,卻改變資源條件之使用,違反海岸管理法第12條;「減少自然海岸」,違反海岸管理法第1條。原處分顯違反前揭規定及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第8條第1、2項要求檢附有關單位證明及不得違反法令之限制規定。

二、填海地點與先前範疇界定會議討論的1.0版「原方案」及及2.0版「替代方案」不同,卻未重新辦理範疇界定會議。

三、未充分考慮本案開發對基隆港之衝擊,且操船模擬試驗與水工模型試驗使用過時的資料評估,有出於錯誤、不完全資訊之違法瑕疵。

四、空污減量數據不實,不僅無視協和1、2號機自2019年底早已除役多年,以四部機組火力全開且超過空污管制值3.7倍的硫氧化物,及超過管制值4.3倍的氮氧化物,做為比較基礎,不實誇大減量差額;明知台電拍攝廣告宣稱「沒有硫氧化物」,卻准許協和四接每年排放硫氧化物排「242.7公噸」。

五、碳排減量數據不實,且一號機最快2032年夏天上線,二號機到2035年以後才有機會上線,距氣候變遷因應法第4條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年,僅剩極短的時間。堅持設置估碳排為近年實際排碳量約3倍的燃氣火力電廠及接收站,顯未充分評估對氣候變遷之影響,並牴觸氣候變遷因應法「應擬定逐步降低化石燃料依賴之中長期策略」。

基隆市台灣頭文化協會總幹事(訴願人)張雯玲表示:
一、填海造地工程是先在海裡放沉箱,抽乾海水、再填土,敵軍只要用導彈炸毀填海造地區域,大量土石流恐流入基隆港,阻塞港嘴。再在港嘴旁放兩個大瓦斯槽,這樣的選址,很不恰當。

二、四接距離民房只有400公尺,距離軍營只有1400公尺,政府跟臺電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及疏散計畫,從國際上的戰爭可以得知,天然氣接收站等電力設施,一直都是敵軍轟炸的標的之一,四接天然氣接收站離民眾這麼近,這是拿民眾的身家性命開玩笑。

三、填海造地區域位於基隆港大船進出的港嘴,重大工程時間長達7–8年,這7–8年因工程的不便利性,各國郵輪及船隻會不會肯來?工程完工後,國際港變成瓦斯港,為基隆港的稅收及港市發展埋下不少變數,目前每年的港務稅收在600–800億之間,四接工程前與工程後,政府跟臺電並沒有作過稅收及港市發展評估及分析。

四、基隆港是臺灣北部最重要的軍商兩用港,翻開台灣史,近140年來,除牡丹社戰役之外,敵軍都是先轟炸基隆港與基隆,一旦發生戰爭,敵軍一定會先切斷臺灣北部港口運輸。現在基隆港外海中共佈有潛艇,並用船隻破壞臺灣海底電纜,今年中共軍演也曾鎖定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基隆港對臺灣的重要性,絕對不是永安漁港可以比擬。

五、輝達等公司是國際大公司,他們想來臺灣設廠,但他們強調他們要的是綠電乾淨能源,並不是天然氣,天然氣並非乾淨能源,政府卻一直拿AI產業來說嘴,必須督促政府加快發展地熱等乾淨能源的腳步。

基隆市原住民族生活互助協會理事長(訴願人)拔耐.茹妮老王表示:
這麼多年來,不管是原鄉還是在都會中,我們被要求要有永續的概念,我們的祖先也告訴我們環境永續的重要,所以我們在進行各種各樣的自然採集或者是捕撈時,我們都會配合政府環境永續的政策和規定,不會在規範的保護區或保育區去進行海洋採集。如果要進去,我們都會照規定去進行採捕證的申請。

可是我們配合了這麼多年,我們也非常相信環境永續的重要,但我們看到政府在大型的開發案上,卻是做另外一套——破壞環境,而且還是百年不能恢復的破壞,破壞的嚴重程度是比我們任何一個老百姓去海邊採集來只是自行使用的這樣的差別非常大。

所以我們今天要站在這裡,嚴正的抗議政府「說一套做一套」、「只准台電填海造地,不准我們進行傳統採集」,而且還是在水產動植物保育區。我們會持續努力遵守規定、監守環境永續,但我們也希望政府停止說一套做一套破壞環境、倒行逆施。

基隆市民宋瑞文表示:
住商部門的減碳,台灣在世界上遠遠落後。以住宅來說,直到現在,台灣住宅在隔熱等節能性能上,沒有義務性的最低標準。例如,在韓國,2012年開始,樓地板面積500平方公尺以上的新建住宅與建築,負有隔熱等節能義務。在日本,從今年2025年4月開始,日本所有新建住宅都將「強制」要求符合(隔熱等)節能標準。像這樣,住宅負有隔熱等節能性能要求的義務,不只日韓,不只歐美等先進國家,中國、土耳其、墨西哥等也有義務性的強制要求。台灣光是跟日本韓國比,就落後十幾年以上。

基隆市民(訴願人)王奕蘋表示:
作為一位協和四接案每場說明會到及環評會議,都向工作單位請假親自參與的基隆市民,無法接受此案忽視國安、環境、基隆市發展等重大問題強行推進,也無法接受環評過程中資料造假、限縮公民參與、違反相關法規等誇張瑕疵,因此與關心此案的夥伴們共同提出訴願。再次強調,我們希望協和燃油機組早日除役,並以節能、儲能、能源管理及再生能源等「永續四能」,還給基隆市民乾淨的空氣及生生不息的海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