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新增科學園區應以褐地優先! 勿再搶地、毀農、犧牲環境生態

文/監督施政聯盟

國科會五月提出「新設(含擴建)科學園區政策評估說明書(第二次修正)」案,2050年需地暴增為3000公頃!但環說書遮掩不說要在哪建,初審當天方揭曉是「桃竹苗大矽谷」和「大南方新矽谷」雙引擎計畫!七月23日環境部環評大會排審,環保團體會前針對兩大矽谷案勢必將徵收大面積農牧用地,毀農增污染,有違國土計畫法功能分區的規劃,罔顧國土計畫及維護優良農地政策等問題提出批判,並訴求應以褐地為優先,莫重蹈北中南科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中科四期搶地閒置的覆轍。

監督施政聯盟執行長許心欣指出,科學園區擴建案政策環評初審時國科會才說明是「桃竹苗大矽谷」及「大南方新矽谷」兩計畫要新增用地,且不是在既有科學園區或產業園區周邊,違反政策環評原徵詢意見!而且新設科學園區儲備用地高達3000公頃的需求,勢必選擇大面積農地,也將進行大規模的土地徵收,就是跟人民搶土地、毀農、破壞環境生態。

其次,雙矽谷計畫要圈選土地應是明顯與各縣市國土功能分區圖不符,形同國科會帶頭要違背國土計畫,不甩功能分區,將大規模掠奪農地來開發科學園區,重蹈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大面積徵收六百多公頃農地、造成農民遭到迫遷、現在二林園區卻閒置、缺乏廠商進駐的錯誤開發、前車之鑑。而國土署代表在初審竟還表示會配合調整,豈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的荒腔走板?新增科學園區應落實原徵詢意見,先盤點閒置、未利用的鄰近工業區,活化已劃設的工業區,再考量新設。不該打著「均衡台灣」的口號,以縮小城鄉差距為名,掠奪破壞農業縣市的大面積農地。

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聖崇書面意見表示,新的科學園區開發應優先使用褐地,像高雄台積電使用中油後勁五輕的污染場址,就是很好的土地利用。建議國科會應跟經濟部商量,優先使用雲林離島工業區,尤其先用麥寮六輕的土地,讓石化產業轉型退場,換AI人工智慧產業上場,騰籠換鳥,讓六輕這個籠換走石化鳥,改成AI鳥。因此,此次政策環評更應加上優先使用已開發及受污染之褐地。

林聖崇更以中科四期為例,強調二林基地631公頃泰半閒置,原本每日用水需求16萬噸,遭環評減為2萬噸,國科會聲稱出租率有54.9%令人質疑!因可用水量僅剩⅛,能供多少廠商使用?開發二林園區花了國庫很多錢,當時環評錯誤審查過關應該究責,至少該究責葉俊宏次長(時為綜計處長)及主席鄭福田教授。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高科技產業雖然貢獻龐大經濟產值,但鑑於既有科學園區已造成所在地區的用水、用電緊繃,交通壅塞、地價飛漲、建案暴增、河川與空氣污染、廢棄物焚化量增加,並排擠生活垃圾的處理,因此若再擴增3000公頃將對環境帶來難以承受的衝擊。呼籲工業整體規模應有上限,高科技產業的擴增應搭配已無競爭力傳統產業的瘦身與轉型;日後科學園區若有新建、擴建的必要,則不應進駐農業縣市,應遵循各縣市國土計畫與國土功能分區,且只能使用城鄉發展地區第二類的土地;所在縣市政府應以自治條例規定,方圓三十公里範圍內的園區外土地,建物總樓地板面積不得增加,綠地與農地面積不得減少,私人運具數量與停車空間不得增加。園區用水用電應100%自行生產製造,且2050年前再生能源與再生水/海水淡化水使用比例達100%。廢棄物資源化比例應達95%;有機廢棄物不得採焚化方式處理,亦不得使用各縣市政府公辦公營、公辦民營或招商設置的垃圾焚化廠與掩埋場。如此寶貴農地、美麗山林與河川才不會一步步失守,換成日後勢必因為通膨而貶值且只有少數人享受的金錢。

中科污染搜查線秘書長徐宛鈴表示,2018年行政院核定了「全國國土計畫」,科技部(現國科會)訂2036年新增科學園區用地1000公頃的總量,還等不到2028年全國國土計畫通盤檢討,行政院又核定了「大南方新矽谷」和「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打算到2050年新增3000公頃科學園區用地,等同於現在的行政院打臉了七年前的行政院,難道院長換人就可以不認帳嗎?

徐宛鈴強調,這次國科會提出的新增用地需求至少要依循全國國土計畫指導,於通盤檢討時提出,並經中央國審會審議核定後,才有據以執行的正當性。上次環評專案小組會議中國土署徐燕興副署長代理人發言表示國土計畫將根據環評結論配合政策進行調整,徐宛鈴認為非常不當,國土計畫不應矮化為「配合」行政院或國科會的「細漢仔」,呼籲國土署應依國土計畫法,以全國國土計畫來指導檢討各部門空間規劃需求,落實「資源與產業合理配置」,才能實現國家永續發展。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棲地保育專員陳祺忠指出,晶圓產業和AI產業大量移往美國,科學園區用地的需求應該大量調降,且只租不售的狀況下,還會有大量的科學園區用地釋出,搭配臺灣日益嚴重的少子化問題,國科會開出這麼高的科學園區用地需求,缺乏科學證據和理性評估,就要桃竹苗地區民眾承擔區段徵收的霸凌與迫遷,只為維持房地產炒作的力度,讓我一個有腦袋會思考的人難以接受!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研究員林政翰針對開發3000公頃的必要性提出質疑,目前已開發卻租不出去的銅鑼科學園區、宜蘭科學園區、二林園區與中興園區,其出租率分別是66.6 %、38.7 %、54.9%與51.1%,其原因國科會自己在政策環評說明書也說得很明白,從一開始的可行性評估就有嚴重的缺失。二林與銅鑼園區因水資源不足而受到限制,宜蘭與中興園區則因定位不清、缺乏研究人才等問題,導致招商困難。國科會目前僅能仰賴不斷拜訪招商,甚至以「已核配待起租」、「潛在申請」等數據來「膨脹出租率」,顯示其在面對園區規劃缺陷時,傾向粉飾太平,而非正視問題。

在既有問題尚未解決之際,卻又計劃擴大開發,等同於「漏洞未補、又挖新洞」。為了供應新增用水需求,除再生水與海水淡化等選項外,必然會擴大與農搶水,同時土地的來源會與綠能、產業園區一樣相互競爭,導致更嚴重的農地流失,當前台灣糧食自給率僅約三成,若持續蠶食農地,我們將如何因應地緣政治壓力與極端氣候挑戰?

我們對此表達堅決反對,呼籲政策規劃應以完整的國土評估、土地使用效率優化與環境永續為前提,而非在未充分評估下貿然擴張,並再行修改國土計畫,如此本末倒置。現行園區土地尚有提升使用效率的空間,可透過垂直廠房建置、舊園區再利用、跨區整合資源等方式,有效因應產業需求,才是更永續的發展方向。

台南社大環境研究小組研究員晁瑞光及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黃安調書面意見表示,大南方新矽谷的主要基地台南沙崙要成AI重鎮,但沙崙本就是低地,有廣大吸納調節水及氣候能力,開發等於填高,不吸納水還要排出,勢必造成週邊舊社區淹水,是以鄰為壑!晁瑞光更諷刺強調新矽谷大淹水不是夢—鄰居的惡夢。黃安調則指出,台南高鐵特定區開發後,因墊高地基,周遭只有南北向的深坑子溪,及東西向且排幅不寬的港尾溝溪,每遇大雨,經常宣洩不暢,沙崙若再推新矽谷計畫,憂心週遭地區遇雨即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