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公共電視,自我放棄!

文/管中祥

這一年來,公視招牌節目「獨立特派員」風雨飄搖,停播傳聞從未間斷。11月20日,新聞部經理在董事會後,口頭告知製作人節目確定停播。官方給的理由基於收視率及成本的考量,並且,節目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

根據獨立特派員網站所透露的會議內容指出,獨立特派員有14名工作人員,一年花費兩千萬,但收視率低於0.1。依據公視內部節目上下檔機制,每一季企劃部都會根據被列管的節目收視率、收視質等做排名,連續兩季都是後面五名的節目就會被提出檢討,然後決定節目未來,也因此節目播到年底為止。

另一個原因是,董事們認為,雖然公視過去在所謂的多元、弱勢、兒少等領域努力,但在網路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所謂多元、弱勢群體不僅在傳統電視,也可以在其他媒介發表看法,有許多發聲管道,未必需要公視。因此,現今的公共電視,要有更大的影響力,先要被看見,才會被喜歡。

公視董事會及管理部門如果因為這樣的原因就輕易停掉獨立特派員,無疑是讓幾個月來,公視重新振起的努力幾乎全都燒毀,社會對公共電視好不容易稍稍回升的信賴感,再度面臨崩盤。

一個公共媒體沒有「抗權勢、說真話」的調查報導節目,恐怕是世界笑話。況且,公共電視新聞製播公約也寫的非常清楚:公視新聞部採製作人制,製作人在新聞部編輯方針指導下,為其製作節目的決策者,對節目內容負全責;董事會、總經理、經理等主管,不得以任何有違新聞專業精神的理由干預新聞專業和自律空間。為什麼一個公共電視的節目竟會因為收視不佳,就被管理部門冒著違反製播公約的罵名,任意丟棄?是不懂規矩?亂了章法?還是另有隱情?

不過,即使是公共媒體,收視率也有一定程度的評鑑率效力。雖然高收視率未必會直接帶來廣告效益,但收視率若是奇低無比,沒人要看,電視台也只能孤芳自賞,毫無意義,況且沒有收視率,也很難有影響力。

只是,節目收視率低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為他的使命就是服務小眾,即使所有的小眾看了,收視率一樣很低,若以此決定節目的生死,其實相當可笑。公共媒體若真要看收視率,並不是將其放在普遍性的標準和商業節目比較,而是要考量節目的目標受眾到底有多少人/比例觀看,以及節目的收視率是否持續成長,如果他的目標對象大多看了,而且越來越多,節目的收視率再低,仍是成功的節目。

另外,收視率低,也可能因為電視台投資的資源太少,製作者說故事能力太差,沒有能力把嚴肅性的節目作到觀眾想看,但這並不代表這個節目不好,或不重要。

公視說,「獨立特派員」一年花掉兩千萬。換算之後,一集節目製作費大約四十萬,一個單元平均也只有十三萬左右,節目製作人卻要東奔西跑、上山下海、明查暗訪、研究蹲點,這種經費對調查報導節目來說實在是少的可憐,也很難作出精彩好看的深度節目。然而,面對經費的窘境,公視董事會裡的黨政大老、名人商賈,不思修改法令,擴大政府預算,或者積極募款,卻拿一個指標性節目開刀,自斷手腳,不僅太過好笑,被罵也只是剛好而已。

收視率是評鑑公視的指標之一,但不會是唯一標準,即使獨立特派員的收視率低於0.1,但仍無損其重要性。

因為,一個國家的公共媒體如果沒有讓弱勢發聲、監督權力機制,揭露政商不義作為的調查報導節目實在不太像話,還有資格稱作公共媒體嗎?除非公視高層認為,台灣的公視只在乎萬事和諧的中產階級品味?只考量以悲憫為點綴的老弱傷殘關懷?已經沒有什麼商業媒體敢「抗權勢、說真話」,製播調查報導,如果連這個少有的節目都要停播,台灣電視媒體恐怕會更無能。而面對惡劣的電視環境,公共電視不趕緊補位,吃下沒人關切的藍海,撐起這個重要市場,反而自我放棄、自我裂解,實在不可思議。

「獨立特派員」當然有許多需要檢討之處,也沒有理由永不下架,只是公視要有一套符合現有公共價值評量標準的停播機制,或者,決定節目去留之前先作好改善措施,而不是棄如敝屣,說停就停。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