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獨家新聞」有時是政府控制媒體的手段

圖 / 宋小海

文 / 管中祥

準行政院長林全日前公布第四波內閣人事名單,不過,記者會上他卻表示感到相當的挫折,雖然林全強調不給獨家,但名單幾乎全被媒體「猜中」,他也坦言人事名單不外流是非常困難,因此表示抱歉。

不過,在前一波內閣名單公佈時,林全也強調不會給獨家新聞,但,話一出口,隨即遭到現場記者砲轟,大喊騙人。記者紛紛表示,「上次你一講完,就出來了」、「自由時報頭版都有」,林全隨即改口解釋:我的範圍之內我都堅守原則,不給獨家。

林全或他的團隊是否提供獨家新聞給特定媒體不得而知,但「獨家新聞」對總是有著曖昧關係的媒體與政府來說,卻有著不可告人的神秘性。

雖然現在所謂的獨家新聞常常讓人感到荒謬,許多時候,不問新聞價值,只要沒有其它媒體在場的新聞都會被媒體自封為「獨家新聞」,但事實上,「獨家新聞」不但是記者功力展現,也是人際關係的成果,當然,有時候更是政府用來討好媒體,甚至是操控媒體的工具。

數十年來,只要內閣改組,媒體總會染上「登閣熱」,紛紛打探誰會入閣,於是用盡心機,使出渾身解數,不管是用偷的、用騙的、用要的、用猜的,就是要想辦法擠出一堆名單。

執政者看準這一點,有時會先準備好一組名單提供給友好的記者,一方面向記者示好,但,更重要的是,先把名單外洩,還可以測試水溫,了解民眾反應,如果見不風頭不對,再置換另一批人,反正名單還沒正式公佈,可以否認到底。

政府控制媒體方法也得與時俱進,過去大多以法令限制媒體運作,現在則是以各樣的公關手法影響媒體內容。新聞產製是即時性工作,媒體工作者面臨極大時間壓力,如果消息來源能提供即時且完整的新聞服務,不但能降低媒體工作者的焦慮,也會讓自己的消息更容易曝光。

因此,政府部會會設立發言人或主動召開記者會,也會成立記者室方便記者休息與寫稿。這不但有助於新聞媒體獲取相關的資訊,為政府政策新聞發佈建立統一的口徑,也能讓記者方便工作,減少奔波。

除了正式的管道與記者建立資訊流通的關係外,政府機構或官員也會有意無意地將敏感消息洩漏給特定記者,試探輿論反應、便利政策推行,同時滿足記者採訪的需求。這時,媒體不但能取得「獨家」新聞展現自己的功力與人脈,還可能刺激消量,得到利益,但同時也就成為政府或政客的傳聲筒、馬前足。

這看起來是互利共生的曖昧的關係,不但方便記者作業,也符合現實的新聞產製與新聞價值體系的運作邏輯,政府、政客更能得到好處。但最後的輸家恐怕會是媒體,習慣拿政府獨家的媒體就像是上癮的吸毐者,會越來越依賴政府、政客提供的秘密資訊,越來越失去監督與批判能力。甚至還可能為了得獨家新聞,自斷手腳,反過頭來討好政府,不知不覺成了政客豢養的家犬。

當然,「獨家」的控制並不會只有「獨家新聞」或秘密資訊,掌握資源的政府更會用金錢利益討好媒體或操控媒體,例如,透過合法的程序讓特定媒體取得政府活動的獨家轉播權,都是政府的「獨家」控制手段。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