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日報記者拾起底片 找回台北消失的一隅

文/公庫記者黃怡菁

不知是台北101鋼筋刺穿天際線,定格在發芽中的樣貌,讓當時人們看來突兀?還是現在回頭看這張相片,101前方竟有塊菜園,農民拿著鏟子彎腰耕種,才不可思議?「當時這個景象沒什麼啊!可是當台北101落成,信義計畫區成為國際觀光景點、國家金融重鎮,而千萬農田消失的時候,這照片就發揮出意義了。」

2001年,杭大鵬在世貿中心採訪結束後,走回菜園牽車,轉身離開前不經意拍下的黑白照片,在十多年後的今天格外玩味,消失的景觀亦見證台北近年城市發展轉變軌跡。「有些東西可能變得比較好,有些東西消失、拆除了,也沒有比較好,這東西就讓大家各自回味。」

現職於蘋果日報攝影中心的記者杭大鵬,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自立早報、自立晚報、勁報等媒體,入行二十年後,重新翻出1980年代學生時期,到西元2000年左右,從未刊登在報紙的十六張照片沖洗展出。那年代稀鬆平淡、熟悉不過的影像,因為當下一個「想拍」的意念,往後成為台北人手中拾起的過往珍貴記憶。

IMG_8299

蘋果日報攝影記者杭大鵬向台北市長柯文者介紹台北101興建時期,附近尚有農田之場景。

 

FullSizeRender (2)

1991等紅燈機車族。攝影/杭大鵬

 

1989年重慶南路熙攘的書報攤,琳瑯滿目出版品餵飽市民對文字、訊息之渴求;1991年偉士牌摩托車比比皆是,還無須佩戴安全帽上路的機車族,等紅燈的愁容還是戀愛情侶的甜蜜臉龐,都成為最清晰可見的線條顯影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

 

IMG_8350

左:台北舊車站。中:鐵路淡水線「王家廟」站。右:火車尚未地下化,沿路經西門町中華商場。

IMG_83081

柯文哲說自己對於鐵道淡水線王家廟站跳車場景尚有印象。

鐵道尚未地下化,火車駛過中華商場的轟隆聲響,已被捷運在地下與空氣摩擦出的風聲取代;通往淡水線,介於北投石牌之間、靠近唭哩岸的「王家廟」站,乘客在過短的月台直接跳車景象,現在看來宛如是電影才會有的場景。

13147653_1190886410924308_4971381848272507170_o

1990年野百合學運,當時大三的杭大鵬,也是喊著「老賊下台」的其中一員。杭大鵬回憶,那時參加群眾運動者,不少人都是穿著拖鞋、抽煙、吃檳榔,「或許學歷不高,很草根、很基層,但講起民主自由、國民黨有多專制,每個人好像都可以講出個大道理。」時光流逝,杭大鵬介紹這張照片時都和參展者說,「民主阿草的眼神」現在也不復見了,如果照片裡的時光背景換成今天,民主阿草會變成文青;舉足歡呼的群眾,手裡會拿著智慧型手機。

台北變了很多,新聞產製方式亦然。底片時代,沒有網路,報社攝影記者在新聞場合採訪結束後,第一件事當然不會是席地而坐打開筆電PO即時新聞,常常都要趕在晚報截稿前,「不要命地飛車奔向沖洗店」,報社通常有簽約的相片沖洗店合作對象,記者們得等上20分鐘的沖洗時間,再把照片火速載回報社、寫圖說。協助辦展的蘋果攝影記者田裕華說,以前的沖洗店根本就是記者們的聯誼場所。

那時候,攝影記者頂多帶著10卷底片在身上,一卷36張,所以一次頂多只有360張的額度按下快門,對比現在數位化時代,一張記憶卡動輒千張照片的容量,隨便拍都可以,當時得更精確、敏銳地去拍攝每一張相片。現今,攝影記者不只拿單眼拍攝照片,還得同時握起小DV拍攝影音,供即時新聞使用,比速度、比流量的媒體環境中,讓杭大鵬曾在辦展前感慨,大學的自己好像反而比較會拍。田裕華也表示,隨著閱讀載具改變,民眾喜歡在網路上觀賞新奇、刺激的影像,造成攝影記者認真拍攝的嚴肅議題,反倒沒人要看,甚至讀者喜好會影響拍攝切入的角度,「有時候都覺得自己不會拍了。」

找回自己對新聞攝影的初衷,成為辦展動機,儘管照片訴說著台北消失的一隅,但對記者而言,「失去的可能比較是在攝影上。」但杭大鵬也強調,環境多惡劣,只要新聞使命還在,依然會拍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不管時代怎麼變,還是要看自己有沒有心;如果沒有心,過去底片歸底片,但如果丟在那邊,也一樣沒有比較好。」

延伸閱讀:晴耕雨讀|見證大轉捩時代的台灣

標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