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教育

【投書】人與人共學是其一,人與自然、環境、萬物共學才是最美麗的課題

文/林信良

親子共學機制,主要在發展有別於傳統體制的教育及教養方法,每個孩子從生下來就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成長需要自己點滴地去感受和體驗。大多數的父母認爲「老師才是教育孩子的關鍵人物」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更超過老師。父母的言行、舉動都會透過感官自然灌注到孩子的身心靈之中,所以父母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導師。

親子共學的意境,是將各項孩子該學習的生存道理,透過父母與孩子的生活上相處、互動,潛移默化的讓孩子自然的體悟,這樣的教育、教養方式,就如同在自然界裡「獅子會帶著幼獅學習打獵」、「老鷹會帶著幼鷹學習飛翔」這般的境界,利用孩子天生對父母的信任及信賴感,加強孩子自然學習、個性發展的機能,並且能讓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更加密切,減少孩子在陌生環境裡學習時,因緊張、害怕、羞澀所造成的學習瑕疵的可能性。

也許會有人質疑,在父母親保護著子女的教育方式下,反而會造成孩子的過度依賴、不獨立、缺乏社群經驗。但,其實親子共學的教育理念中,還有著幾個更重要的環節「個體發展」、「群體合作」、「關懷他人」、「生存環境」,經由這幾項不同層面的心靈調養,來達到更完整、更進化的學習效果。

「個體發展」
孩子在脫離母體的那一刻,也就是「個體發展」的開始,過去傳統的教養方式,尤其在原生家庭裡更為明顯,父親或祖父母對於孩子的保護及溺愛、管教、限制等,以及父母跟祖父母的相處投射,其實很多時候反而會是阻礙孩子生長的關鍵因素。當然,並非疼愛及管教是錯誤的,而是如能適時、適當地給予孩子空間,讓孩子有自己摸索這個世界的機會,利用「空間教育」讓孩子能得到最大的生長張力,對於孩子的身、心、靈都能產生最完美的演進,才能讓「個體發展」的機能達到極致。

「群體合作」
在個體發展的過程中,個體與個體間的互動、合作尤甚重要,人類是擁有高等智慧的生物,在大腦中天生就帶有模仿、領導、融合、群聚的能力,能透過群體間的互動來達到磨合、互補的正向影響。但在傳統的教育體制裡,在學校我們與他人的群體合作關係(競技分組或課業分組),大多是存在著比較性、被動性的,反而可能養成猜疑、鬥爭、排斥的心理,很多人認為良性競爭才是進步的動力,但在精英主義過重的台灣,競爭往往變成是一種壓力。而在共學裡父母與孩子、孩子與孩子的群體合作,讓合作不再是為了成績、名次,更講究的是團隊合作的經驗,團隊合作的互相給予,競爭也不單只是競爭,更多了份群體合作的榮譽及使命,培養著孩子的責任心、共享心、悲憫心。

「關懷他人」
當個體發展及群體合作的意涵都能顧及,孩子在生命發展的過程中就能夠得到更多的心智養成、成熟培育、個性引導,在各方面都完備的情形下,自然就能滋生出「關懷他人」的心,再透過適當行為教育的啟發,關懷他人會變得是自然,就像父母會保護孩子這樣無私的自然。關懷他人是基於對他人真正的關心,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更不會是為了得到他人認同的行為而已,在共學裡關懷他人是比能在學校考第一名還要重要的事情。

「生存環境」
在學習的意義中,最難得的是對生存環境重視、對生存環境的尊敬,在這個過度資本主義化的社會裡,能學習到的大多是破壞環境來換取生存的空間、破壞環境來謀求的名利。傳統教養跟體制教育告訴我們的是,求學考試是為了取得文憑,拿到文憑是為了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成家立業,最後生兒育女為了傳宗接代,但這每一個過程都隻字未提與生存環境的共生,其實失去好的環境,我們將會失去生存的權利,失去上學的機會,失去工作的機會,失去錢財、失去家人,我們將失去一切。

人類在發展演進的過程中,跟生存環境和平相處一直是不變的道理,但在人類發展成熟後,環境卻成了隨時可以被犧牲的銷耗品。在共學的教育裡,人與人共學只是其一,人與自然、環境、萬物共學才是最美麗的課題,這些理念在共學機制中並進,以期能逐步推展民主、正義、尊重差異及生態永續之概念,與將這些概念的落實。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