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黑板的社會課

親情與愛情的義大利式呼喚

圖/Sony Pictures

公庫按:以下內容涉及電影劇情,請讀者斟酌閱讀。

文/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

義大利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Luca Guadagnino)所執導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近來掀起很多討論,值得用性別視角稍作分析。

顯而易見地,《以》片被視為男同志愛情電影殆無疑義。可我以為,《以》片層次不僅於此。若把視角聚焦於艾里歐(Elio)與其父母的交集,我們尚可將《以》片視為「出櫃文本」,而且,可能是近年影像作品中最為重要的一部相關議題再創作。

當奧利佛(Oliver)以男神之姿翩然降臨教授家中,Elio的父母幾乎是在全景敞視中,將兒子和男人的進退互動給納入視角。他們看見,接納,甚至,他們陪伴。不過,他們不語。(我想起李安《喜宴》裡的郎雄。)

影片中段,Elio母親抓住機會,釋出善意。庭園裡氣候和煦,兩人沒有特別將事情說穿,但母親的溫暖,更甚於南歐陽光,在某種程度上,或也催長了Elio初長的情芽。情節來到後段,Elio帶著即將離開的Oliver遊歷四方,不得以在車站送別情人後,那錐心的痛,讓他無法自行回返,只得撥打電話請求母親來接。回程的車上,母親未置一詞,而將完全包容的溫度,透過掌心,汨汨傳遞。那是母子之間,最深層的理解。

最後的爆炸性一幕,發生在Elio回到家中,父親那番充滿同理的安慰與自白。

在此,我們總算懂得原著小說作者安德列•艾席蒙(André Aciman)的設定。Elio父親身為學者,研究的是古希臘男體雕像,曾向Oliver說道雕像曲線足以勾起人的慾望。伏筆在此埋下,同時提示觀眾,「古希臘少年愛」之關係於Elio父親而言,不僅是心所嚮往,甚至曾經切實實踐過。由一名成年男性和一名青少年組建而成的「少年愛」,曾為Elio父親帶來過往美好,時日嬗遞,待他兒子陷入同樣漩渦,他不批判不責罵,反而還告之以生命本該體驗所謂「傷害」,因為,等到年歲過去,肉體凋殘,或許,別人也就看不見你的內心了(這是我對父親那段重要台詞的個人詮釋)。

Elio沒有出櫃,而是被出櫃,並且是極為溫柔地,被包容,被連Oliver都不禁稱羨的父母深情給好好接住了。

「歡迎回家。」,Elio父親一開頭這麼說。想來,此言不正是所有孽子逆女都最最期盼聽到的問候嗎?

在「親情」這條軸線上,《以》片著實是非常出色的一部出櫃文本。當然,《以》片之所以讓人深受感動,另外還因著濃郁的愛情成份。

全片不停貫穿以水的意象,卻在結尾收束於一團熾烈的爐火,《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實在極美。不是美在那些義大利優雅鄉間的畫面,而是對於愛的觀感,與詮釋。

濃情之時,不論曖昧或偷渡,猜忌或針鋒相對,愛彷彿是任人捏塑形狀的水,或平靜或瀲灩,何其飽滿的力量,足以催化兩個戀人之間。等到空間現實將被時間壓縮而成的激情沖淡,曾經有過的蜜意,大概也只能像夏季攢下的薪柴,乾巴巴被星火吞沒,化為灰燼,化為上一秒還在苦痛而下一秒立刻閃現的怨懟。

堤摩西・柴勒梅德(Timothée Chalamet)把Elio一角演得真好。尤其眼神,以及各種不曉得是臨時添加或先行設計好的微小動作。片末那通電話裡他Elio、Elio、Elio地喊,一句句搥打銀幕,破格而出。最後爐火前的眼神轉變,更將觀眾完全收服。

以誰的名字呼喚誰,愛是水火同源,愛,美在無法永恆。

親情與愛情,美好與缺憾,《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將人生兩大重要命題給描寫得細膩而動人,誠為佳作。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