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黑板的社會課

一堂公民的思辨課

圖/Raffaello Sanzio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文/陳麟祥(高雄市東光國小教師、律師考試及格)

今年2月底,媒體傳出衛生紙將在3月中旬後上漲,漲幅高達10%~30%,於是一傳十、十傳百,造成了「舉國瘋搶衛生紙」的奇觀。於是,我趁著「衛生紙之亂」暫告一段落,大家還記憶猶新,就立刻給學生上了一堂「公民的思辨課」。

我先請學生回家調查自己家裡每個月的衛生紙用量,然後再到課堂上進行分析與討論。檢視學生回應的「家庭每月衛生紙用量」,從2包到15包,落差頗大。若以較高的平均值「每月10包」來算,就算漲幅達30%,每個月最多增加3、40元,一年也不到500元。

有了這些基本資訊,再回過頭來看「瘋搶衛生紙」事件,學生就有了客觀的思考素材。再加上教師的追問及引導,小五的學生就可以討論得頗有深度,不論是經濟層面、精神層面,或是散播訊息者的背後動機,都討論得有模有樣。誰說我們的孩子不會思辨呢?

為了進一步鍛鍊學生的思辨能力,我接著再以一則多年前「茶飲漲價」的新聞來考驗他們。

話說幾年前,媒體也曾經報導因原料調漲,導致飲料店將紅茶杯價從20元調至25元。新聞訪問中,茶飲店老闆理直氣壯的說:「我算是很有良心的,紅茶原料調漲40%,售價卻只漲25%!」我隨即問學生有何想法,因為願意給學生時間來思索,學生開始發想出各種問題,例如「原料(茶葉、各種配料)的價格有多高?」、「1斤茶葉到底可以泡出幾杯茶飲?」我順勢補充了其他基本資訊,包括:當時的確漲幅為40%,依當時紅茶進價為1斤100元,漲價後為140元,而1斤紅茶可以泡大約50杯以上。添加這些資訊後,學生的討論便更精準了。

其實,上面的故事講的就是「媒體識讀」的能力;依字面上解釋,「媒體識讀」應該就是「辨識、解讀媒體訊息」。事實上,隨著「資訊爆炸」時代的到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65年便主張,「媒體識讀」應該超越早期的閱讀與書寫的訓練,成為資訊社會的現代公民所應具備的關鍵能力[1]

經過這次的思辨課,有學生回饋說他第一次深刻地體會到「片面的資訊導致錯誤的結論,以後在『人云亦云』之前,應該蒐尋更完整的資訊,而不是只聽信媒體的片面說辭。」這樣的努力果然有些效果,令人欣慰!

另外我也發現,當學生進行討論時,常常將「客觀事實」、「情緒感受」與「意見評價」混在一起,不但事情真相無法釐清,更常常因為「溝通不良」而不歡而散。

例如下面這三種表達方式:「你的座位怎麼老是這麼髒亂」、「你的座位這麼髒亂,好噁心喔」與「你的東西太多又沒分類,所以你的座位很雜亂」。前面第一句是屬於「評價意見」,中間這句有「評價及個人感受」,最後一句則是「客觀事實」。

而我們的日常談話中,就經常出現:不指出客觀事實先作確認,就直接將「結論的評價」或「個人感受」混雜的表達出來。然而,若沒有先確認客觀事實,理性的討論就難以展開。於是,討論成了每個人偏見的展現,最後難免不成為「各說各話」的口舌之爭。

事實上,在一個信仰多元、價值並立的社會,「建立社會共識」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再加商業騙術(或政治騙術)的橫行,不但社會共識難以建立,社會對立的情況只怕愈發嚴重。因此,如何讓現代公民具備「化解騙術」及「理性對話」的能力,實在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

後來我又發現,除了上述的「媒體識讀」以及「有效的溝通句法」,還有另外二個因素,也影響學生的「理性對話」。

第一個是「察覺情緒」的能力。

我經常看到有學生(其實大人何嘗不是如此),明明愈講愈生氣(不但聲音變大,也臉紅脖子粗),當別人指出他在生氣,他卻大聲回說:「我哪有生氣!」若再被追問「為何講話需要那麼大聲」,他則用更大嗓門來否認。這種人無法承認自己的感受,當然也就無法察覺別人的情緒,以致於整個對話過程,除了情緒發洩,幾乎完全沒有實質溝通,更不要說「達成共識」了。

第二個則是「不以人廢言」或是「願意平等對話」的意識。太多的例子證明,如果沒有「彼此平等」與「互相尊重」的意識,一味的堅持己見,不好好聽清楚對方想要表達什麼,是不會有「真正對話」的。但這樣的想法說來簡單,卻是種價值的信念,要做到實在沒那麼容易。

上述提到的這許多重要的能力或意識,不但有助於個人生活及人際關係,更是社會和諧進步的基礎。但令人憂心的是,在現今「升學掛帥、成績至上」的教育現場,培養這些真正重要能力的教學過程,卻常常在「趕課」的壓力(或藉口)下給省略了。教育工作者及政策制定者實在應該有所體認並謀求改善,才是養成未來公民的要務!


[1] 2007秋季媒觀講堂-第一堂「什麼是媒體識讀」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