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氣候變遷要面對 各大政黨別再睡|台灣面對氣候變遷的五大減碳方案

文/地球公民基金會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5)正在西班牙舉行,但遺憾的是,台灣2020總統大選中,氣候問題並未排上政策討論的議程。「能源轉型」是處理氣候變遷的最核心課題,根據統計,全世界有70%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都與能源有關雖然過去三年能源轉型成果值得肯定,但仍不足以對應台灣應承擔的國際減碳責任。依據台灣情境,地球公民基金會提出五大氣候政策方案提供各界及有心面對氣候變遷的政黨參考,並要求大選後的執政黨,要能為台灣擘劃出2020年到2050年間因應氣候變遷執行路徑

一、台灣必須訂出2025年到2050年間的能源轉型路徑及執行方案

為了阻止全球暖化,世界各國已紛紛提出至2050年的長期能源轉型政策。例如:丹麥提出2030年完全廢除境內燃煤電廠,2035年再生能源發電100%2050年前完全排除使用化石能源。英國2019年通過《淨零排放法》,目標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並制定《碳稅法》,成為第一個實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長期氣候目標的國家。德國「2050氣候行動計畫」提出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1990年相比,2020年減量40%2030年減55%2040年減70%2050年減80~95%),2018年進一步提出2038前,完全停止現行發電占比約35%的燃煤發電。

2016台灣雖然訂定了2025年「非核、減煤、增綠」的電力結構目標,並在《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中,明訂2050年的排碳量需較2005年時減半。但電力轉型只規劃到2025,溫室氣體減量推動方案也只到2020年,而2018年淨溫室氣體排放量竟比2005年成長8%,因此,2020年階段減排目標恐難達標。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台灣需採取更積極的轉型策略!下一任總統應積極規劃2025年至2050年的電力轉型及各部門減碳路徑與執行方案,台灣才有可能達成承諾。 

二、各政黨應承諾儘速推動課徵「能源稅或碳稅」,秉持污染者付費精神,讓排碳者負擔代價,以加速減碳進程。全體國營事業都應將氣候變遷訂為績效目標,逐年檢討達成進度

能源98%仰賴進口的台灣,電價竟是全世界前五低,能源長期以低於成本的不合理價格供應。化石燃料過度補貼使高排碳的產業結構轉型遲緩,難以達到減碳目標。課徵能源稅或碳稅是世界各國主要抑制排碳的經濟工具。因此,各政黨應承諾推動「能源稅或碳稅」,依污染者付費精神,以排碳量來課以排碳者責任,並落實收多少用到社會多少的「稅收中立」原則,把收得經費,用來因應氣候變遷及促進社會公益。其次,中鋼、中龍、中油等國營企業排放大量CO22017年約占全台灣的28%。為了對抗氣候變遷,全國國營事業都應將氣候變遷訂為績效目標,並且逐年檢討達成率。

 .強化中南部減煤、鍋爐更換、污染排放大戶減量

中南部近年空氣污染問題雖略有改善,但因許多電廠及鍋爐燃料仍使用重油及煤炭,使得二氧化碳、臭氧及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中火與興達都屬於低效率、高污染的老舊電廠,在不影響供電穩定情況下,應盡可能提前除役。國內中小型鍋爐若能把重油替代成天然氣,就能減碳28%,而PM2.5最多可減少98%。全台有2090座鍋爐,截至201910月中,至今補助更換完成污染改善僅723座(約三分之一),應加速進行。政府應針對各項空氣污染物前十大污染排放源(如附表),提出污染減量專案。尤其是位於中南部的大型污染源更應加強減量,我們呼籲政府應持續減煤、加速鍋爐污染減量,並提出各項污染物排放大戶減量策略。

附表:台灣各項空污前十大污染源

污染物

污染源

PM2.5

中鋼、中火、興達電廠、亞泥花蓮、大潭電廠、中龍鋼鐵、協和電廠、台塑石化麥寮一廠、石裕砂石行、和平電廠

PM10

中鋼、中火、興達電廠、亞泥花蓮、中龍鋼鐵、大潭電廠、協和電廠、和平火電、台塑石化麥寮一廠、石裕砂石行

SOx

中火、協和、興達電廠、中鋼、和平電廠、中龍鋼鐵、大林電廠、台塑石化麥寮一廠、麥寮汽電、中油大林廠

NOx

中火、興達電廠、協和電廠、中鋼、亞泥花蓮、大潭電廠、台泥和平廠、台電通霄、台塑石化麥寮一廠、麥寮汽電

NMHC

中油大林、萬洲化學楊梅廠、中石化頭份、南亞塑膠新港、中油行銷事業部(台中)美光晶圓一廠、聚紡觀音廠、友達光電台中、中油桃園、福懋興業

資料來源:根據環保署空氣污染排放清冊,2019.9的排放清冊,以2016年為基準年所建置的排放量。

四、全國應制訂交通運具全面電動化期程,針對空污嚴重的中南部縣市,政府應加碼提高電動汽機車補助方案,加速電動化

根據統計,交通工具產生的CO2PM2.5,約佔全國排放量的13.5%與26%,機車族所暴露的PM2.5最嚴重時接近紫爆等級,縱使走路、騎腳踏車或搭乘大眾運輸,也會吸入路邊汽機車排放的污染物。因此,台灣必須發展大眾運輸,中央與地方政府應主動提出運具全面電動化的時間期程,持續提供電動汽機車補助配套方案,協助民眾加速汰換老舊汽機車,減少CO2及空污的排放。針對排碳及空污嚴重的中南部縣市,更應加碼補助提高誘因,縮短電動化的時程。

五、將能源民主與公正轉型價值導入氣候政策,減少環境社會衝擊

「能源民主」是將能源使用的決策權及參與權還給人民,擴大社會參與。近來再生能源推動出現不少爭議。地面型光電設置缺乏對環境生態與社會衝擊的整體評估、資訊公開及公民參與程序。依歐洲經驗,若事前有「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能篩選出適當地點並納入公眾參與機制,則才能達到生態、農業與綠能共善三贏結果。此外,能源、石化、鋼鐵等產業正朝向永續而轉型,正面臨轉換工作機會的挑戰。國外提出「公正轉型」概念,主張轉型過程中,應有補償或補救措施並為勞工提供有尊嚴的綠色工作。如何將上述兩原則納入台灣的氣候轉型工程,是訂定政策不可或缺的一環。

減碳不是為了救地球,而是為了救台灣!近年來極端氣候逐漸常態化,年年破記錄的夏季高溫、短時間高強度造成淹水的強降雨,對台灣島上的人類和其他生物,都已造成嚴重的傷害與衝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於本次氣候大會前特別強調:「人類的科學知識與技術有辦法遏阻氣溫上升,缺的只是各國政府的決心及政治意志」。期待各政黨的總統與立委候選人展現決心與魄力,以具體行動來實踐台灣的減碳承諾。

【台灣面對氣候變遷的五大減碳方案】完整版論述:https://bit.ly/2Li9V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