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社運發電機

【聲明】立法院凍結eID部分預算:台權會籲內政部勿躁進發卡,隱私甩後頭

文/台灣人權促進會

立法院於1/20(一)早上召開臨時會,審查eID(「數位身分識別證」或「晶片身分證」)今年度預算。最終國民黨、親民黨、時代力量之提案遭否決,民進黨團之提案獲無異議通過,決定將「凍結」今年eID總預算4億2千多萬中的十分之一,待內政部向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提出專案報告,並經同意後,才能動支。

對此,台灣人權促進會聲明如下:

預算雖過,但資訊隱私風險疑慮未除前,行政機關停止全面換發,仍猶時未晚:儘管eID最終有少數預算遭凍結,但剩餘的大半預算皆已通過,這意味著現有的eID政策仍有持續推動的基礎,本會對此感到遺憾。在過去一年多,許多民間團體及專家學者曾提出質疑,認為政府不僅未曾就推動eID的必要性給出「具證據力」的說明(例如:全面換發eID與改善智慧政府效率之間的關聯為何),也輕忽了各種要求衍伸應用的壓力,以及隨之而來的隱私及資安風險,凡此種種,將導致換發eID所產生的利益與風險並不相襯。而考量到各類的資訊隱私風險,民間亦曾就卡片發放提出不同建議,例如是否可專卡專用、或是否可讓人民自由選擇持有晶片卡等,但遺憾的是,相關的建議仍不被採納。因此,本會仍要呼籲行政院及內政部,在預算尚未執行、資訊隱私風險疑慮未除前,停止全面換發eID,仍猶時未晚。

執政黨團自提預算凍結,但修/立法立場模糊,數位實名制近在咫尺:國會席次過半的民進黨團,於最後一刻採取行動,自行提案凍結eID的部分預算,要求民進黨執政下的行政機關,應再次審慎考量發放eID的隱私及資安疑慮,仍未充分踐履立法監督之責。畢竟eID的發行不只是預算授權的問題而已;其將個人身分相關資料數位化,並結合自然人憑證的作法,涉及相關資料利用方式及範圍等議題,仍有待民間充分審議,且由立法院就其要件及效果充分把關。據此,我們反對民進黨團在提案中所述「現行戶籍法、個人資料保護法、資通安全管理法等相關規定,已賦予內政部製發eID的權限」等說法。倘若不就eID發行修/立法規範,僅在通過預算案之餘附帶決議,無助於前述人民隱私風險疑慮之解消。

依《戶籍法》規定,我國身分制度之建立本只是作為戶籍管理之用,因此結合身分證與自然人憑證而成的eID,實已逾越了固有戶籍管理的需求,而有另立/修法律之必要。我國身分制度自日治時期沿用至今,可說近乎毫無節制地被使用在人民所有重要的生活面向中,導致人民生活於國家面前相對透明,本已對民主社會的運作造成風險;而如今身分證要轉為晶片卡,既方便機器識別,如再結合自然人憑證,並透過強制每人一卡的設計,意圖擴大自然人憑證的發卡量,若既不修法,也無意明確限制eID及自然人憑證的使用範圍,則身分制度遭濫用的風險恐將從實體社會擴及數位社會。執政黨團在提案中對於立/修法與否的立場模糊,只推託外界質疑,並僅要求內政部提交專案報告,難道是在默許「數位實名制」的出現嗎?

新國會更應嚴謹,勿為了追求行政效率,而罔顧風險、放水預算:因此,我們也要呼籲新國會──特別是席次依然過半的民進黨團──,當內政部未來提出專案報告,請求解凍預算時,應務必秉持同樣嚴謹的態度,逐一確認過往各方所憂慮之風險,是否皆能「在法律上獲得明確的處理」。相應的修法或立法,更應在解凍前完成。切勿為了配合行政效率,放水預算,陷人民隱私於風險中。

在野黨團的實質監督與堅持,是維繫台灣民主的動力:在本次預算審議的過程中,在野黨團的預算提案雖悉數遭到否決,但若無各在野黨團在過去一年中,持續就此政策提出質詢,並堅持將本年度預算送入朝野協商,保留至院會表決,eID的法制完善之路勢必將更遲滯不前。在野黨的實質監督,是民主賴以維繫的動力。我們肯定時代力量、親民黨、國民黨等各在野黨團在此案中的努力,也希望未來新國會中的在野黨團,能延續當前同樣的精神,繼續監督此案,共同捍衛人民的隱私與資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