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Events

« All Events

  • This event has passed.

【採訪通知】「新四輕還能蓋嗎?」─產能過剩、全球塑膠公約對於台灣石化業的影響

22 5 月 @ 2:00 下午 - 4:00 下午

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會議網址

【議程】5/22(四) 1400-1600
14:00-14:25
「新四輕還能蓋嗎?」─全球與台灣石化塑膠原料產能過剩及產能合理化趨勢
報告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
14:25-14:50
「朝向減產?」─全球塑膠公約談判進度與對石化業的可能影響
報告人: Christine Semee Rhee 이세미 擺脫塑膠束縛(Break Free From Plastics)全球政策顧問
14:50-15:15
與談:高雄石化聚落轉型的機會與必要
與談人: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
15:15-16:00 Q&A

全球石化產業正面臨著各種大宗化學品產能嚴重過剩的局面, 一般預測產能過剩的狀況會持續惡化數年,將導致石化業必須減產。在能源及原料成本較不具比較利益的地區,或甚可能須關閉不具競爭力的產線。在歐洲以及不包含中國的東北亞,已經出現以「產能合理化」為名的老舊石化廠關廠潮。
但台灣卻逆勢而行,2024年5月行政院核定預算規模達新台幣1000億元的中油第四輕油煉解廠更新計畫,將大幅增加中油乙烯、丙烯產能。

究竟,在全球石化業產能合理化的浪潮下,新四輕在產業策略及經濟效益上是否是合理的計畫?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整理國內外最新資訊與數據,完成 《「新四輕還能蓋嗎?」─全球與台灣石化塑膠原料產能過剩及全球石化「產能合理化」趨勢》政策報告,將於5/22(四)下午兩點,舉辦線上發表會。

並邀請深入參與全球塑膠公約談判的全球減塑網絡「擺脫塑膠束縛」(Break Free From Plastics)全球政策顧問Christine Semee Rhee,以及地球公民基金會王敏玲執行長,分享全球塑膠公約談判進程與影響,以及高雄石化聚落轉型的機會與必要等課題。

敬邀關心台灣石化產業轉型的各界先進參與!本次發表會採全線上進行,備有即時中英文翻譯。

Details

Date:
22 5 月
Time:
2:00 下午 - 4:00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