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佈欄, 獨媒

讓公民充分表達訴求

中正大學傳播系於5日上午舉辦「傳播媒介與公民社會」座談會,邀請七位中國媒體人參與交流。管中祥、羅世宏與簡妙如分別介紹「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weReport」調查報導平台與「共誌」刊物,和中國媒體人分享台灣另類媒體如何在不同層次上致力於促進公民社會。

台灣媒體市場破碎,在商業化與集中化的潮流中,新聞業紛而以軟性的報導競逐收視率,公民的聲音因此被稀釋,而當一個國家的媒體無法監督政府,便會動搖到這個國家的民主基石。因此,「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成立希望站在權力者的對立面,詳實地紀錄各類議題的公民行動。管中祥說,「我們的影片長度至少是五分鐘,也不太『好看』,但我們希望能讓公民充分表達他們的訴求。」

同樣看見主流媒體為政商服務而未善盡問責的情況,羅世宏和胡元輝在網路與3C產品普及的當代找到了改變的契機。他們共同創立「weReport」調查報導平台,讓人人能提案從事調查報導,也在此平台上作小額募款來幫助該些調查報導順利完成。

另類媒體的形式多元,除了記錄公民聲音與促進公眾調查報導產生,媒體改造學社關注到媒體改革議題對一般大眾而言有些距離,且主流媒體鮮少討論媒體自身的問題,因此一群媒改社的老師推出了「共誌」,期望以高中生就能瞭解的口吻來書寫媒體問題,藉此深化民主政治。

幾位中國記者問及另類媒體是否對主流媒體失去信任、小眾的另類媒體如何影響社會等問題。管中祥強調,主流媒體的改革與另類媒體的革命是兩條並進的路,另類媒體也能對主流媒體有良性影響。近期炒得熱烈的大埔事件與米粉中不含米的新聞,皆是另類媒體最先揭露,再吸引主流媒體跟進報導,更重要的是改革媒體及發展獨立媒體共同都是為了追求社會的民主與多元,兩種改革路徑同等重要。

不過,台灣的獨立媒體在採訪上也遇到越來越多的困難,不但遭到警方限制採訪,警察還以閃光手電筒限制媒體拍攝自由,顯現台灣媒體環境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此外,中國記者也對台灣特有的社會議題「懶人包文化」表示興趣,雙方相互交流彼此媒體文化的異同。(文/羅真)

標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