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48集|陰暗、潮溼、危機四伏 再見末代礦工歲月容顏

文/吳容璟

新北市猴硐礦工文史館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猴硐礦業與勞動影像行動計畫》與高雄市勞工博物館合作,至2024年4月6日為止展出「末代礦工攝影展」,透過珍貴的歷史文物、由礦工親自攝影的坑內照片、學生攝影作品等,回顧礦業與末代礦工的勞動史,以及末代礦工為何自掏腰包保存礦工文物?如今又為何上街爭取權益的歷程。

為何有「第一煤鄉」之稱的猴硐逐漸被遺忘?礦業對台灣經濟起飛有何重要性?採礦工作有多危險?原來台灣也有女性礦工?老礦工的身體危機與上街訴求?本集節目邀請本次活動策展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鄭怡雯,與我們分享台灣礦業歷史,以及封坑後這些「末代礦工」的生命故事與現在面臨老年後的職業災害、文史保存等新難題。

「末代礦工」攝影展的辦展機緣

四年前,鄭怡雯機緣巧遇認識了一群退休的猴硐老礦工,高齡七十多歲的他們不願看見煤業歷史被世人淡忘,自掏腰包成立「猴硐礦工文史館」,展出自己的收藏還親自導覽,用親身的經歷向遊客介紹礦工的故事。鄭怡雯備受感動,回校就申請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核心計畫名稱為:「猴硐礦業勞動影像行動計劃」,希望透過學生實際參與的影像紀錄,結合礦業勞動文史的教育、保存和推廣,與老礦工協力一起營運文史館。

👉🏽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此次的展覽源自「猴硐礦業勞動影像行動計劃」中的「末代礦工攝影計畫」,團隊2022年向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接洽,歷經一年的籌備,展覽由五個子題「末代的浮現」、「末代的吶喊」、「末代的見證」、「末代的再造與共創」及「末代的期盼」構成,述說從台灣封坑後這批末代礦工「出坑」與「重生」的故事,除了邀請當年《人間雜誌》資深攝影記者蔡明德展出80年代的攝影作品,還展出由退休礦工本人、猴硐礦工文史館創辦人周朝南當年在坑內拍攝的作品。

「末代的浮現」 台灣礦業的興盛到沒落

鄭怡雯說,「末代的浮現」展示礦災現場由攝影記者蔡明德拍攝的照片,那是台灣歷史上非常慘痛的一年。1984 年,臺灣接連發生震驚社會的三場重大礦災:新北土城的海山煤礦、新北瑞芳煤山煤礦、新北三峽海山一坑,近300名人死亡,這幾起礦災加速台灣封坑的腳步,再加上為了加入WTO停止對煤礦業補助等因素,2000年後最後一個商業運轉的煤礦停坑,礦業正式走入歷史。

鄭怡雯表示,從國防、交通、產業發展、火力發電等都需要能源,而煤礦從民國40年代到民國70年代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民國60年代台灣煤礦業甚至佔自主能源供應量八成以上,後來碰到能源危機也是仰賴煤礦供給,在戰後國民政府來台、台灣經濟起飛發展的背後都扮演關鍵角色,卻在封坑後就被遺忘了。

煤層30公分只能躺著挖煤 礦工多患塵肺症

「一般我們想到礦工形象就是採礦,開始接觸後發現事情想像中複雜很多」,鄭怡雯說礦坑中的工種多元,首先分為坑內、坑外工作,坑內主要又分為「掘進」、「改修」、「採煤」,這三個工種佔了礦坑工作的八成,由掘進工負責敲開岩層把礦坑打出來,再由改修工使用相思木設立支架撐住坑道防止發生落盤現象,之後由採煤工負責採煤,普通人想像中的礦坑隧道只是一開始,到了礦坑底下煤層只有30公分,人都站不直甚至必須躺著挖煤,而因為長期直接接觸煤層,許多礦工都會患上塵肺症。

「礦場基本上是一個百工的圖像」,鄭怡雯說,為了將煤運出還需要軌道工、搬運工,為了處理坑道內通風排水問題還需要機電工等,至於勞動條件跟薪資水準各工種略有不同,掘進、改修、採煤主要是論件計酬,計算掘進或改修幾公尺、採煤挖了幾輛車來計算,而共通性就是「同坑一命」,煤礦工人死傷率和職災率都很高,屬於台灣戰後職災死亡率最高的一個行業,從1956年到1991年每年都有一百多人死在坑內。

鄭怡雯提到,田野過程中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礦工們常提到「入坑就抱著去死的決心,出坑看到坑外的光亮,會覺得一天又活過來了」,因此出坑時都會唱歌慶祝每天的「重生」,也形成了強調及時行樂的礦坑文化,因為沒有人知道自己明天是否能再活著出坑。

罹患塵肺症一生得靠氧氣罩 退休礦工上街爭取老礦津貼

兩年前的五一勞動節,一群平均年齡70、80歲的老礦工,從基隆、瑞芳、平溪、苗栗等地到立法院群賢樓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看見老礦工的職災問題與保障老年權利(公庫報導)。這場行動是礦工第一次走上街頭,為了自己也為了已無法上街吶喊的夥伴,因此也被納入展覽中的「末代的吶喊」主題。

鄭怡雯表示,許多工人都患有塵肺症,塵肺症是一種極為麻煩的慢性病,會隨著年齡增大越趨嚴重,到最後根本無法呼吸。過去透過台灣勞動歷史文化學會的口述史計畫訪談40幾位老礦工,許多人必須佩戴氧氣罩才有辦法訪談,因此老年的醫療和照顧都很重要。

鄭怡雯提到,雖然職業病可以拿到職災給付,但當年給礦工的職災給付是一次性買斷,並未考量到疾病的特殊程度,無法支撐職災礦工的老年生活,因此礦工才走上街頭訴求類似老農津貼的「老礦津貼」,考量礦工早年對台灣經濟起飛的貢獻,讓現存的礦工能安度晚年。

不過上街抗爭後政府並未回應。鄭怡雯表示,口述史計畫其實是勞動部底下的案子,因此曾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作焦點訪談,許多國家例如日本都有相關的老礦津貼和老年生活的照顧,而老礦工也已經七、八十歲了,其實很難有下一次上街抗爭的機會,目前仍持續在努力提出訴求,也希望透過展覽呼籲政府早日重視。

與「末代的吶喊」對照的展區是「末代的見證」,鄭怡雯說,這個展區是唯一出現八零年代老礦工在坑內的照片,由猴硐礦工文史館創辦人周朝南當年工作時偷偷將相機帶進礦坑,拍攝下礦工的工作現場,留下珍貴的坑內勞動影像,觀展者可以清楚看見工人如何在30公分的煤層中躺著挖礦,希望讓大家親眼「見證」正是因為這種勞動環境,導致工人罹患職業病,卻又未受到妥善對待而後走上街頭「吶喊」。

什麼樣的人會去當礦工?礦工的生活樣貌與薪資待遇

鄭怡雯說明,因為台灣地質岩層分布礦場集中在苗栗以北,尤其是東北角以及新北市有許多礦坑,礦坑工作者多是當地居民,其中原住民族比例很高,也有一些外省人離開軍隊後到礦場工作。以「第一煤鄉」的猴硐為例,目前還存有許多昔日工寮的歷史痕跡,比如地名「宜蘭寮」就是當年建造給來自宜蘭的單身者居住的,附近也有一些民住民族的工寮,比較特別的是也有蓋給家庭的工寮,目前地上物都還存在,每個家庭大約使用1.3坪面積,多個家庭共用一個廚房。

鄭怡雯提到,很多外地人前來工作不用煩惱居所且高薪,具被一定程度的生活穩定性,在五零、六零年代屬於比較高薪的行業,但同時也是職災傷亡率最高的行業,高薪的代價是很高的,尤其礦工多是論件計酬,一旦受傷就沒有收入,而到了七零年代薪資停滯,到了八零年代其實礦工薪水已不如別的行業了。

女性礦工遭遇同工不同酬 薪資只男礦工六成

「其實台灣在1964年之前,坑內是有女性在裡頭工作的」,鄭怡雯表示,女性礦工一樣從事採煤、掘進、搬運等工作,直到1964年政府明令禁止女性下坑。鄭提到,雖然國際的勞動公約早在三零年代就已禁止女性下坑,但台灣遲遲沒有遵守,直到1963年位於新北平溪的三光煤礦發生嚴重爆炸案,導致兩對礦工夫妻死亡並留下11個孤兒,有鑑於若發生災變,將導致家中小孩無人照顧,政府才開始明令禁止女性下坑。

女性在坑內的歷史在文史館中留下豐富的史料,鄭怡雯指出,女性礦工約佔一成,在坑內與男性做一樣的工作卻同工不同酬,女性工資大約是男性的六成,而死亡撫恤金只有男性的七成,甚至連祭品都不一樣。

法令禁止女性下坑後,礦場就沒有女性了嗎?鄭怡雯提到,法規是以限制女性以「坑內工」身分保勞工保險的方式禁止女性下坑,因此女性只能轉而從事坑外的整煤、洗煤工作,而坑外工資又遠比坑內低。

「礦場女性真的好辛苦,我覺得這真是超人」,鄭怡雯提到訪談過的幾位女礦工如今都是戴著呼吸器進行訪談,而他們當年不但是坑內的勞動者還得負擔家務及照顧家庭,在家中也會擔心丈夫、兒子和父親能否平安歸來,因此也有學生透過鏡頭再現女礦工吳寶銀在家門口等待的畫面。管中祥認為照片透過背光,呈現出一個孤獨身影的等待與不安。

「末代礦工攝影展」展出之學生作品,女礦工吳寶銀之肖像作品。

USR計畫讓學生親身了解礦工的生命故事

鄭怡雯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進行大學社會責任「猴硐礦業勞動影像行動計劃」,雖然只是一堂通識攝影課,但要求學生必須親自到猴硐訪問老礦工,理解其過去的勞動記憶,最後選一個場景再現他的記憶。許多學生具備工科背景,雖然本來是為了學習攝影卻得反覆跑到猴硐實地訪查,一開始可能有「誤上賊船」的感覺,但學生必須嘗試進入礦工的世界,才有可能拍得出照片,這也是末代礦工攝影計劃的「礦業勞動文史傳承」的意涵。

鄭怡雯也笑說,一開始已經先聲明這堂通識課不是爽課,但可能還是跟學生想像中有落差。學生必須在一個學期中學到攝影、人物訪談和勞動文史,技術層面除了邀請黃子明、劉子正、鍾宜杰等資深攝影記者教學如何在坑道內打光等技巧,由於是環境肖像還得透過深度訪談,找尋場景和礦工合作再現他們的記憶。

「學生一開始對老礦工很陌生,因為他們出生之後根本就沒有礦業了」,鄭怡雯表示學生與礦工之間是好奇和陌生,也是一個不斷接近彼此的過程,而學生們通常都會越來越投入,課餘時間也會一直跑到現場,因為他們也被高齡七、八十歲的礦工,想在餘生讓台灣社會知道這一段礦業勞動史,認為這段歷史不該被遺忘而成立文史館、拼命導覽的精神給感動了,「期末展演的時候,學生都會說我們一定要拍好,如果沒拍好會對不起礦工爺爺奶奶」。

礦工文史館的經營危機 盼政府成立礦工博物館

為何年邁的退休礦工投入文史工作?不只自掏腰包成立文史館,還身體力行親自向觀光客文史導覽?鄭怡雯表示,許多礦工在停坑後離開礦場到其他縣市從事營造業,包括雪山隧道、捷運開挖等都有牠們的身影,但當他們回到猴硐時發現這裡變成「貓村」,人們已忘了昔日「台灣第一煤鄉」之稱,也忘了猴硐這麼多貓是因為礦業沒落後中壯年人口外流,老年人開始養貓陪伴的歷史脈絡。

鄭怡雯提到,猴硐也有政府設立的煤礦園區,但缺乏勞動者本身故事和身影的展示,因此刺激老礦工拿出自己的老人年金,蒐集自己的各式收藏成立文史館,也是基於老礦工對於自己礦工身分的認同,希望這段礦業歷史、家族中好幾代從事礦工的歷史能被更多人知曉。

雖然由礦工親自成立的新北市猴硐礦工文史館意外的非常火紅,吸引不少國內外學者共創合作研究,但即將在2024年遇到最大的營運危機,其廠址的租期到2024年6月為止,後續將不再提供給文史館續租,另一個問題是,負責營運和導覽的礦工都已年屆八十歲,年事已高負責經營一個文史館就更加困難,因此希望能由政府成立一個礦工博物館,展區中「末代的期盼」就是希望政府能夠重視這段礦業歷史並成立博物館保存礦業史與礦工的勞動史。

鄭怡雯自己也很不希望文史館就這樣結束,他感嘆,許多導覽員已經八十多歲一個月還要做15場戶外導覽,每次導覽都二至三小時,對於體力是很大的考驗,是靠著礦工們對於想讓大家知曉歷史的心意強烈才支撐下來。

他補充,選擇在高雄勞工博物館展出是因為其是唯一由公部門成立的勞工博物館,希望北台灣也能夠成立一個類似的礦工博物館,未來讓南北館舍串連一起推動台灣的勞動文化史。「末代礦工攝影展」將一直展出至2024年4月6日止,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參與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