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公民真的「崛起」了嗎?

文/管中祥

九合一選舉結束,藍綠版圖稍作位移,民進黨出乎意料地拿下多個縣市,而國民黨在一遍哀嚎聲中,馬英九辭去黨主席,江宜樺因而下台,行政院換湯不換藥地被迫改組。有人說,這是素人出頭,公民勝利,是太陽花時代的來臨,但公民真的崛起了嗎?

洪仲丘事件25萬人上街,今年三月,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20天,集會人數更高達50萬,許多民眾不滿現狀走上街頭,不少人讚嘆與期待「公民覺醒」的時代來臨。但大部分「覺醒的公民」沒把票投給這些年輕的新興力量,包括綠黨、樹黨、人民民主陣線、基進側翼並未受到大部分公民的青睞。選民們仍是在兩大黨間「含淚」或「含恨」投票,這樣的投票策略,並無法選賢與能,也很難讓新人出頭,反而再次鞏固遭藍綠綁架的政治結構。

台灣一直是「負面選舉」的投票模式,這不是指候選人之間的惡意攻擊、叫陣對罵,而是選民是基於「否定」目的投票,為了教訓某個政黨,或防止討厭的人當選,乾脆不去投票,或者,「含恨」投給敵人,表達心中不滿。然而,在既有的政治架構下,這樣的投票行為只會讓選票在兩大黨游移,並無法改變陳腐的政治結構。

不過,既然投票了,要反悔也得等到下次選舉,還好,選完就是監督的開始,不管因為我們何種原因投票,投完票後就得負起「政治責任」監督當選者。而這也是檢驗公民是否真的崛起,能持續捲動社會,投入改改革的時候。

事實上,一個國家的進步通常不會是來自執政者的恩澤,也未必是在野黨的監督,更關鍵的是,這個地方社會運動是否發達。

即使是民主的政府,執政黨追求的大多是社會穩定,換了位置也得換掉腦袋,需要八面玲瓏、面面俱到,有時甚至得與財團結盟,才能維繫政治權力,延展政治生命。這樣的政府比比皆是,我們如何能期待執政者能持續帶動社會進步?

在野黨也未必能成為監督執政者的力量,特別是朝野政黨的基本價值越來越像,就越難監督。不論國民黨或民進黨,都是傳統「右派」政黨,他們除了兩岸政策略有差異,但骨子裡都是開發主義,強調市場自由化、降低國家管制角色、補貼式的福利政策,忽視社會資源公平分配,也因此,為了經濟發展,賤賣國產、強拆民宅、迫遷居民,兩黨沆韰一氣,又如何期待在野黨能監督執政者呢?

相反的,社會運動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社會運動者往往是制度的受害者或者觀察者,容易敏感地察覺社會不正義與不足之處,進而監督執政、在野、財閥等權力機制的施為,或提出解決方案。即使這些團體提出來的意見未必成熟,但卻是社會思考與討論的機會,改變或修正既有體制的可能。

既然「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我們就不能把任何的政治人物視為「救世主」,公民的自主也不是只有在投票的那一剎那,而是在日常生的每一瞬間。在開發主義的主導下,許多地方的環境、文化、人民生活深受其害。不論是台東美麗灣、桃園航空城、台南鐵路地下化、新竹璞玉計劃,以及雙北因都市更新引來的種種爭議,都不會隨著政權延續或政黨輪替而減少,社會運動要持續戳力!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