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教育

未來的公民課堂,需要什麼樣的教科書?

文/賴柷宏(北一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近來,高中歷史及公民課綱微調爭議持續延燒,引發諸多民間團體的抗議。教育部為化解各界疑慮,日前於國家教育研究院展示各家出版社依微調課綱所編寫的教科書,期使社會大眾有機會檢視各版本教科書修訂前後的全貌。然而,此舉真能弭平課綱微調的紛爭嗎?其實,對多數公民老師而言,其主要關注的問題在於公民課綱微調的過程不合乎程序正義,至於課綱微調的內容是否不當,也許仁智互見,容有商榷餘地。倘若教育部不願正視並妥善處理課綱微調的程序瑕疵,勢必將波及十二年國教各領綱研修與審議的進程。

撇除課綱微調的爭論,筆者欲將本文的焦點拉回到「教科書」,當部分立委及媒體在乎微調後的公民課本被刪改了什麼內容之際,令筆者不斷思索的問題是:未來的公民課堂上,師生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公民教科書?如何讓公民教科書不再成為政治意識形態相互角力的場域?公民教科書的文本如何提供多元的思辨觀點?公民教科書能否有技巧性地掙脫課綱框架的束縛?公民教科書能否做為師生共同建構知識的鷹架?如何重新定位公民教科書?如何編撰設計出一本「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公民教科書?

呈現多元並陳的價值觀點

教科書在教學現場中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主要教材,甚至是教師命題與學生準備考試的文本依據。目前高中公民教科書大多由出版社邀集大學教授(含高中教師),依據課綱架構所編撰而成,經送審通過後,再發送各校教師選用。由於我國教科書須經學者專家審定並取得執照,才能被學校教師所選用,因而使教科書獲致「文本權威」(textual authority)的地位,相信不少教師與學生平日在校面對評量試題的爭議時,為求得標準答案或維持考試公平機制,多以教科書的文本解釋為依歸。然而,教科書的文本內容真的不會出錯嗎?教科書的論述觀點在社會科學領域中真的存在唯一真理嗎?

正因教科書具有上述「文本權威」的特性,一旦教科書文本僅表述單一價值或以特定意識形態進行敘寫,而教師又未能適時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或論辯,此時,教科書恐將成為宰制學生思想的鎖鍊。以這次微調的公民課綱為例,第一冊主題二新增「傳統家族的價值」等相關說明,似乎有意忽略現代多元家庭存在的事實,此種獨尊單一特定價值的觀點,未來新課綱研修時應盡量避免。面對單一價值取向的單元主題,教科書作者不妨在文本中提出各種反思性的問題,甚至補充其他觀點的學習資料,讓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多元思辨。再以上述「傳統家族的價值」為例,教科書作者可針對文本進行提問:「你是否認同課文中所提到傳統家族的價值?傳統家族的價值有被傳承的必要性嗎?哪些傳統家族的價值早已不合時宜?在現代社會中,哪些傳統家族的功能逐漸式微?…」再者,教科書文本中亦可增補「現代多元家庭」的內涵,做為課堂上師生進行思辨與討論的題材。此種多元觀點並陳的敘寫方式,除了可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外,也可以避免公民教科書陷入單一特定價值的課綱圈套。

透過各式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思辨

當前公民教科書文本仍以概念性的知識內容為主,但引導學生進行思辨的提問較少。某幾版教科書會在每一章節的文末,透過時事案例以供課堂討論之用,不過,因欠缺詳實的背景資料(如事件爭議的癥結點、不同立場的論點),不少提問的問題不是過於籠統,不然就是過於淺碟,實在難以引發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辨。筆者認為,未來的公民教科書應在文本中,應處處埋藏各式提問,以激發學生對該單元主題的「問題意識」。筆者建議,課文中的每一段落標題應盡可能調整為問句,例如:將「一、民主政治的意義」調整為「一、什麼是民主政治?」;將「中央政府各院的權力制衡關係」調整為「中央政府各院的權力如何相互制衡?」段落標題改為問句的好處是,學生於閱讀該段文本時,可以立即掌握該段落的問題意識。再者,教科書文本若依課綱架構僅提到單一面向時,為求正反俱陳,教科書作者應增列其他面向的提問,例如:現行九九課綱第四冊主題三第二節僅臚列「全球分工之利」,此時,教科書文本可試著提出「全球分工之弊」的相關問題,使學生進行反思批判,藉此彌補課綱訂定時的缺漏。

解構課綱背後潛藏的意識形態

在標榜多元民主的社會中,課綱制定本應遵循教育中立原則,不應淪為主政者伺機傳遞特定意識形態的利器。然而,在這次課綱微調的過程中,處處充滿政治操作的鑿痕。加上臺灣社會內部仍存在國家認同的歧異,因此,當體制外的課綱檢核小組成員在未廣納社會多元意見的情況下,擅自微調課綱內容,難免觸動國內部分人士的政治敏感神經,才使得此事件逐漸泛政治化。尤其在第二冊「主題八、臺海兩岸關係的演變」中,原本「台灣的中國政策依據」被微調為「我國的大陸政策依據」,原本「中國的台灣政策依據」被微調為「大陸的對台政策依據」,雖然標題用詞的修正並不影響兩岸政策依據的實質內容,但文字修正的背後卻潛藏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對此,教科書作者正可藉由此課綱用詞調整的實例,從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帶領師生解構課綱背後的意識形態,藉此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公民教科書在編撰時,便可設計幾道反思批判課綱的問題:針對第二冊主題八的節次標題,請同學試比較課綱微調前後的用詞差異,使用「中國」與「大陸」分別彰顯何種政治認同?讓學生能夠體認到課綱爭議背後的脈絡背景與埋藏的意識形態,並交由學生自行認定其所認可的標題用詞。可見課綱除了做為教科書編寫的指引之外,也可成為教學歷程中可被質疑、反思或批判的題材。

教科書應從考試用書轉型為參考用書

現有的教科書受限於紙本篇幅,又礙於教師有教學進度的壓力,因此,教科書編者難以在文本中增補過多的參考資料,一旦教科書寫入過多的內容,教師難免憂心進度教不完、學生可能擔心補充資料被納入考試範圍,以上問題將徒增教與學的負擔。筆者認為,在資訊開放流通的年代,傳統教科書應重新定位為「參考用書」的角色,換言之,教科書只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參考教材之一,教師在課堂上毋須照本宣科,教師甚至可自編補充教材,學生準備考試時,也不一定只能看教科書的文本,教科書不應再被視為升學考試唯一拜讀的「聖經」。因此,學生應體悟「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隨時對教科書的知識概念抱持懷疑與批判的學習態度。假如未來公民與社會科的評量題型能增列申論題型,在考試引導教學之下,相信更有助於教科書的功能轉型。

建置共同編寫教材的雲端平台

學生要能有效進行思辨與討論,必須培養學生具有閱讀理解文本的能力與習慣,透過大量閱讀文本資料,學生從中汲取多元論點,藉以建構個人的價值體系。筆者建議,未來的公民教科書文本量可再增加,並能與時俱進補充參考教材(為響應無紙化,出版社可試著以電子書的形式增補教學資源),使課程內容適時連結社會時事。各教科書出版社或教育主管機關,可透過網路科技建置雲端平台,讓各地的公民教師跨越時空的隔閡,藉由雲端數位,隨時分享教學素材,甚至可共同編寫民間版(非營利性)的公民教科書及備課用書。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科書

一般而言,教科書的編撰,大都強調「教師本位」,選用教科書屬於教師的權責,而教師在課堂上負有「教學轉化」(transformative teaching)的重責大任,因此,教師通常會挑選一本適於教學的教科書,書商也會極力滿足老師的教學需求,提供一系列相關的配套教材。在評選教科書的過程中,學生幾乎毫無置喙的餘地,然而,實際上買書與用書的人是學生,但他們所拿到的教科書是否適於自主學習,往往不被大人們所重視。

Chambliss & Calfee(1998)兩位教育學者於《為學習而設計的教科書》一書中,提出以CORE 的教學模式來設計教科書,其認為有效的教學就是要連結(Connect)到學生的知識,為學生組織(Organize)新學習內容,提供機會讓學生省思(Reflect),讓學生有適當時機將所學的延伸(Extend)到新的情境中。此外,作者認為學生對於論證式的課文比堆疊式的課文更能理解與掌握要點[1]。當前公民教科書的文本內容,經常囿於課綱的框架結構,以致論證式的課文較為不足,反而形成瑣碎知識概念的堆砌,因此,教科書作者往後於撰寫文本時,應著重考量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一套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學生本位)的公民教科書。

 

[1] 引自陳麗華,〈評介「為學習而設計的教科書」及其對我國中小學教科書設計與研究的啟示〉,資料出處:http://ej.naer.edu.tw/JTR/v01.2/2008-12-jtr-v1n2-137.pdf(最後檢閱日:2015/5/12)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