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多元文化與未來的中學歷史課

文/莊珮柔(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從2015年課綱微調的爭議中,可以發現贊成與反對的兩方,都有人在其中追尋國家認同與民族歸屬感。這種近代國家人民,在中學歷史教育追尋國家認同與民族歸屬感的行為,並非單一現象。這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曾出現過,19世紀的德國蘭克史學就是一個例子。問題是,這種國家認同與民族的歸屬感,對當今臺灣的社會發展來說,是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我認為面對目前正在發展中的臺灣社會,這已非最主要的問題。

一、國家認同與民族歸屬感的焦慮與歷史學科知識的作用

這次反課綱微調的討論,另外一個爭議點的浮出,是中學歷史學科知識的作用。我國重視歷史的傳統,一方面可以說來自於傳統中國史學與文化的特色,重視歷史的文化傳承作用。另一方面則是近代民族國家發展的必然性,19世紀末民族主義開始輸入亞洲以來,無論是在中國、日本,都重視歷史與社會科教育。目前臺灣中學將歷史、地理、公民列為必修,在美國、加拿大、或是紐西蘭這樣的國家裡不見得如此,這顯現我國相當重視歷史教育。從2000年以來,我國政府表現得相當熱衷於修歷史課綱。這種對歷史教育如此重視的現象,的確反映出社會從19世紀末至今仍持續的國家認同與民族歸屬感的焦慮──清國人/清朝遺民、日本殖民地人民、中華民國國民。但我想要思考的,是這次高中生學運中,另一個社會想要關注的議題-當代歷史學科知識往下深根、進入大眾後,這門學科將如何形塑目前的社會文化。學生的教育選擇將如何自由?台灣的社會文化將怎麼被歷史教育影響?

二、市場導向下的歷史教育

未來,我國的高中教育,會朝更多將學生的教育選擇權交給「市場」的作法──也就是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權,歷史科將會有更多的選修、更少的必修。觀察近代西方國家的高中教育,當教育當局將學科知識的選擇權交給交給「市場」的時候。可以發現,學生會有「務實」的選擇。也就是大多數的學生,很自然的會選擇主流文化的意識形態。例如在文化與語言課程,大多數的學生會選擇社會的主流文化語言,就算是政府特別強調雙元文化(biculturalism)的課綱時也一樣。例如被視為對原住民語文教育模範生的紐西蘭,雖然號稱雙元文化課程,實際上,將毛利文化和英國殖民文化並立,讓學生選擇文化語言課程的時候,人民常常會選擇有帶有英國移民(殖民)文化的歷史課程,介紹毛利歷史文化課程成變成少數的選擇。如果沒有國家有計畫的提倡與關注,人民並不想願面對祖先曾經殖民的過去,也不會「選擇」去理解學習弱勢民族文化。其實,也就是說,政府大可不用強調「漢人來台」,一但課程選擇權變得更多。

關心臺灣歷史教育的人,同時也可能質疑過歷史學科知識的價值。對於民族國家來說,文化是具有「主」「從」性的。一旦多元文化涉及國家認同,另一個文化就必須順從、不能強調差異性。基於民族國家的立場,都不會特意的寫進歷史課綱的「重點」與「說明」。政治經濟與文化,從101學年度歷史課綱的內容來看,政治經濟被置於文化之上。臺灣高中歷史科的價值,深受大學入學考試制度的影響,歷史教育、人文教育還是深受大學科系、入學考試「市場」的影響。如果國家不能彰顯文化,歷史教育也不會是人文的,是為政治經濟服務的。

三、歷史教育要教育學生面對多元文化的能力

那麼歷史學科知識在中學的教育,最大的貢獻,應該是甚麼?中學歷史學科知識的作用是甚麼?我認為,台灣的歷史教育可以做到的是培養學生面對爭議問題的能力,不流於虛假的政治、多元文化中立。教育並非以為「不考」爭議的方式解決爭議。歷史科應該直接讓學生面對過去,面對人類過去的殘忍愚昧與自私、錯誤。從閱讀第一手的資料去培養學生面對爭議的能力。在歷史中反省,尤其是近代國家對弱勢民族文化政策的反思、以及轉型正義。

目前臺灣的歷史教育課程,延續的是19世紀以來的啟蒙史觀,強調的是線性的、進化的通史。從史前講到當代,然後在一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講完全世界。史家詮釋過去是一項有限制的工作,是一種既理解又闡釋的詮釋學。歷史充斥著「被選擇」的事實,史學家的專業應該是要呈現這些事實的脈絡,應該列出資料的出處,以及資料怎麼被寫下保存的過程,呈現過去被記億的、流傳的方式。問題是,在中學歷史教育中這些東西因為處理的資訊量過於巨大,因此常常出現的是「去脈絡化」的歷史知識。結果,歷史知識變成權威、無法辯論的殘渣。因為無法透過細緻閱讀,讓學生看見對立的說法,造成的「記憶喪失」反而容易促成人們的單一立場。

過去統編版歷史,用單一線型的歷史解釋做為歷史教育的材料,無論是國民黨黨史與中華民國發展的線型、國共鬥爭做為近代史發展的主軸,都是將某種單一的歷史解釋做為型塑政治發展的目的。隨著政治情勢的改變,「歷史」的解釋就會改變,單一解釋造成的現實困境隨之而出,例如當中國近代史跳脫國共內戰的架構,我們如何從過去的歷史去尋找公民的共識?公民所習得的歷史知識因為「單一」反而無用,因為不知道除了國共以外的歷史的可能性。

一旦人民只相信這樣的單一立場的解釋,失去面對爭辯的能力、失去反省的能力,將造成的巨大悲劇,不僅是價值觀的錯亂,還有整個民族、國家文化的僵化與陪葬。沒有一個統治者可以永遠得到自己想要的歷史解釋權,一旦過去發生了,詮釋自然流入眾人與後人之手。為了有充足討論的可能性,未來的歷史課綱不管是不是要將台灣、中國、世界史分成三個區塊。當該將古代史列入選修,改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古典文明,不該強制納為必修。

四、中學歷史教育要培養公民反省過去、同情的理解能力

進入21世紀,從美國的占領華爾街運動開始,延伸到希臘、西班牙北非的各種公民運動,公民有自己的集體行動(collective action)經驗。民主政治的社會不再是精英主義的。持續的社會運動發展,將會引起新一波公民道德觀與社會價值的轉變。歷史教育應該試圖多培養公民同情的理解(神入)的能力,改變公民的後設認知。藉由歷史教育核心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學會設身處地交換立場、理解不同階級出身、性別、文化之人的能力。另外,文明來自於自省,文化的深度也來自於此。臺灣歷史教育該彰顯尊重弱小、反省漢人大漢沙文主義的一面,不該強調主流和強勢的文明。面對強勢的中國文明,更該保留自身的多元,應該特別強調的是臺灣目前相對弱勢的族群文化。鼓勵公民去學習台灣的弱勢族群文化。例如對於目前臺灣內部弱勢的族群與文化,臺灣也應該攤開臺灣制訂《原住民族基本法》的所有爭議過程、反思臺灣原住民族在近代國家進入後的遭遇。

另外,民族國家想像的共同體,也不該將臺灣置於資源廣大的幻想之中。應該從資源有限、永續經營的角度,去讓公民討論思考環境保護、生態發展的歷史,不再強調經濟前進發展的歷史。

歷史的學科知識,要能讓學生學會面對爭議,不要只尋求盲目的共識,也該讓人民學會思考之後得以選擇,理解我們的命運。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