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投稿

【投書】香港「反送中運動」政治罷工的討論對台灣的啟示

文/葉瑾瑜(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

香港「反送中」運動引發人民的激烈回響,但是6月9日的百萬人上街依然無法讓香港特首動搖。為了造成更多壓力,罷工罷市的呼籲在香港輿論甚囂塵上。但是就如同社民連的周諾恆指出,香港的法律並不保障政治性罷工,因此大規模的政治罷工對工人來說門檻是很高的,這挑戰著運動的能量。

關心香港的民主抗爭的同時,有兩件事值得台灣人思考:第一,政治罷工在台灣也是不被法律保障,過去不管是倒扁或太陽花都有人呼籲罷工,但都不在《勞資爭議處理法》的保護範圍,也無疾而終。過去桃市產總曾和工鬥團體一同要求2016的總統候選人對政治罷工表態,但藍綠沒人敢支持。如今民進黨政府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抗爭的同時,能否看到政府必須保障勞工的政治罷工權,才能真正保留民間抗衡不義政權的能量?如果只是嘴上聲援,但是連台灣自己都不敢立法保障政治罷工,甚至在長榮罷工等偏袒資方,又如何能讓人信服?

第二,政治罷工的可行與否不能只依靠政府,基層人民的團結非常重要,社運和工運甚至政治運動應該相互支援。香港現在的狀況,是因為長期的政治、民生環境惡化,所以累積巨大的能量,因此政治性罷工的可能性再度浮現。但是,如果香港沒有經歷過去一次次的經濟性罷工的成功經驗,讓更多工人知道罷工是可行的,突然要用政治性議題要求工人罷工,只怕膽怯的多而能實行的少。

解嚴以來,台灣成功的罷工經驗真的不多,社會給予工人罷工的支持也是近幾年才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工會幹部應該要積極跟社會運動結盟,爭取更多社會支持,關心台灣政治與社會發展的民眾也應該多支持工會的罷工行動,例如長榮空服員的罷工,就提出未來民主防衛性武器的概念。促進社會運動、工人運動、政治運動的互信,才能在整體性危機到來的時候,讓我們的基層人民有真正的團結基礎,方能做出強力的行動。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