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社運發電機

【聲明】增加國定假日,降低制度工時,創造尊嚴勞動環境

文/尊嚴勞動修法聯盟

勞動部部長洪申翰、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於第十屆立法委員任期內,曾有提出增加「農曆1月20日全國客家日」、「8月1日原住民族日」及「12月18日國際移民日」為國定放假日之《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註1) ,衛福部長邱泰源、教育次長張廖萬堅亦有連署支持其他增加國定假日之相關法案,如今皆高升進入行政體系擔任部長、次長,應繼續堅持原本理念,共同推動增加國定假日之法案,行政院卓榮泰院長亦應支持並儘速提出政院版草案,勿讓內閣要員坐實「換位子就換腦袋」的政客。

增加國定假日不僅已有高達六成民意支持,近日更有不同團體或專家學者倡議增加國定假日,例如:青年團體推動增加青年日,或體育界人士推動國民體育日,甚至工會團體也多次呼籲將現有「7月15日解嚴紀念日」作為放假之國定假日,及增加「8月1日原住民族日」,以彰顯台灣民主、多元之社會價值。

然而行政院至今卻仍表示:「持續搜集意見」,毫無積極正面回應之意,內政部甚至持續守舊態度,不斷宣稱目前公務人員及勞工全年放假總日數「符合民國89年三讀通過公務員服務法修正條文附帶決議」(註2) ,該法之通過迄今已又過25年,早已不符國際縮減工時之趨勢,使得台灣高工時屢居全球前四、亞洲第二。行政院與內政部之態度,不僅漠視民間主張,更讓人質疑執政團隊行政效率,以及執政黨治國理念對於民主人權及多元社會價值之堅持。

根據學者盧其宏於報導者刊登〈台灣仍是過勞之島,政府理應返還勞工7天假〉之投稿(註3) ,詳盡分析台日韓之法定「制度工時」,可見台灣「低年資者」者較日韓兩過更高,平均而言入職前10年,台灣勞工每年均較日本多52小時,較韓國多51.2小時。即便年資逾15年以上勞工之有薪假,有機會超過日韓,然而台灣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僅13年,勞工得以在同一事業單位服務超過15年而累積至足夠之有薪假,機會甚少、全憑運氣,多數勞工職涯中,皆可能轉換至其他企業,而需重新累計特休天數,使得普遍勞工持續在「低年資者」之處境而名副其實為「過勞過一生」。

台灣低薪過勞問題嚴重,即便近年基本工資皆有持續提升,然而並非基本工資提高便能使全體勞工增加薪資,且依據主計總處公布數據,近年受僱人員報酬在GDP佔比皆為下降,自2012年為45.8%下降至2022年為43.9% ,可見國人共創之經濟成長實質並未合理分配與受僱勞工,然而政府在推動提高受僱勞工薪資之政策,仍僅有呼籲鼓勵企業加薪,或推拖以勞資協商或簽訂團體協約作為解方,但實際上台灣工會與僱主間簽訂團體協約內容中,含有利潤分配制度或條款者,可謂鳳毛麟角,遑論台灣工會籌組門檻過高,而使組織率本就極低。

政府自2017年刪除勞工7天國定假日迄今逾8年,已使全體台灣勞工損失4.48億天之國定假日,推動增加國定假日之政策法案刻不容緩,倘若政府沒辦法整體提高勞工薪資,就更應該推動降低法定「制度工時」、增加受僱者「有薪假日」,而非持續研議、毫無作為,呼籲政府勿再圖利資本家而罔顧社會公平正義。

註:

  1. 立法院第 10 屆第 5 會期第 5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 1169 號 委員提案第 28165 號,提案人:林靜儀 吳琪銘 洪申翰 伍麗華 Saidhai Tahovecahe 擬具「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較現行增加「全國客家日」、「原住民族日」及「國際移民日」等3天國定假日( https://lis.ly.gov.tw/lygazettec/mtcdoc?PD100505:LCEWA01_100505_00071 )
  2. 內政部,113/10/23,「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公聽會報告, ( https://ppg.ly.gov.tw/ppg/SittingAttachment/download/2024101620/63021111012429110002.pdf )
  3. 盧其宏,114/3/14,〈台灣仍是過勞之島,政府理應返還勞工7天假〉,報導者,( https://pse.is/7a4ynv )
  4. 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113/5/1,「如何改善受僱人員報酬占 GDP 比重偏低現象,導引企業與勞工共享獲利,提升我國勞工實質薪資」專題報告,( https://ppg.ly.gov.tw/ppg/SittingAttachment/download/2024042544/02552324082000041002.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