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投稿,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壞消息才是好新聞?「建設性新聞」提供解決之道

文 / 公共電視提供

新聞不煽情、不走偏鋒會有市場?公視今(4/16)邀請近年受國際矚目的丹麥公視新聞總監烏瑞克.哈格洛普(Ulrik Haagerup)在台北市公教人力發展中心舉辦「建設性新聞」(Constructive News)研討會,哈格洛普提出新聞報導的意義,並提出丹麥具體成果,期望為國內業界與關心媒體的民眾解說優質媒體能帶來的正面思考與商業競爭下的優勢。

哈格洛普開場白說,自己在飛機上看雜誌介紹台灣,覺得是美麗、有人情味的地方,但抵達飯店後他買了份英文報,發現台灣的報導有內線交易、凶殺等社會案件,他開玩笑說「還好,我買了回程機票」,他也藉此提問「哪個才是真正的台灣」?也用「馬桶失火了」來形容新聞報導已到了不可不改革的地步。

哈格洛普說,媒體建構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大家對非洲的印象是飢餓、貧窮、戰爭,但真相是非洲1990年後,貧窮已經下降50%「這是新聞媒體為大家建構的非洲,著墨在負面消息上」。也提到交通事故、失業與少女未婚懷孕有關性議題,是丹麥當地媒體喜愛的報導題材。他說「民眾對各行業的信任感下降到比銀行理專、房屋仲介還低」,而臉書最極端、最大聲嚷嚷的人,才會獲得民眾的關注。

哈格洛普表示「建設性新聞」對民主也很重要,也舉例美國的唐納川普為了競爭總統大位花大錢,說「川普掌握了新聞報導的標準,深諳製造衝突,讓小報很愛這類報導」,他說「現在川普可能真的成為總統,這點真的十分危險」。

他反思「為何大眾不相信新聞業者?我們真的有呈現真相給民眾嗎?」,也詢問「我們在這裡的意義」。他說「身為媒體人,我們報導很多故事,對媒體企業好,但對社會無助,也因此有了想要調整的念頭」,哈格洛普在2011年出版《建設性報導》一書闡述概念,除在丹麥當地,也赴各國媒體圈呼籲,想要改變新聞同業。

哈格洛普表示,自己在2008年9月8日的週末夜打開電視新聞,看完整段節目發現連續11條都是負面新聞,他也深思「我們在學院內,學到報導的目標就是要批判,批判是記者非常重要的工具,但這不是新聞報導的目的」;他表示卓越報導的目的在提供大眾「現有最佳版本的真相」。他說「這意味著要以雙眼觀察和理解世界,不能用簡單的標題與單一角度,用單眼看世界」。

哈格洛普說,「建設性新聞」即是報導社會重要的消息,視新聞的認定標準與需要補充,詢問可能性」,也提到「在各方觀點之外,提供解決方案在哪裡的新聞報導」。他舉例在丹麥曾做過公車業虧損的報導,但藉由報導有盈餘的公司,讓民眾獲得公車業正面形象,也讓其他虧損者看見好的例子後跟進、改善,民眾變得開始搭乘公車。哈格洛普說「設下好的範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啟發人心,也藉此提升公共辯論的品質便是建設性新聞的例證」,而丹麥公視經過改革後,確實提高收視、觸達率。

哈格洛普也表示,目前除了丹麥、德國之外,芬蘭、奧地利、比利時等國家新聞業也開始往建設性新聞方向努力,同時他也善意提醒說台灣新聞報導方式多取經美國,但美國並非好的學習對象,也擔憂「複製這樣的模式會被誤導」。

研討會上也邀請公視董事長邵玉銘、TVBS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孝威、師大教授林東泰、聯合報系社長項國寧、商周集團執行長王文靜與哈格洛普就經營者角度會談「建設性新聞」。張孝威表示,媒體是社會的良心也是社會的教育者,媒體不應人云亦云,而要呈現真相;也認為「建設性新聞」對於民主政治有幫助。而公視董事長邵玉銘也認為新聞報導並非全然批判,除要有正反面,還要找到解決之道,他表示「媒體要提供平台,解決公共問題、能夠提出公開的辯論」。

聯合報社長項國寧也說,單純報導新聞不夠,將新聞轉為設定議題,提供產官學一起討論,冷靜地找到解決問題方法才是重要的。他舉例聯合報「公路正義」的報導,便讓交通事業更重視交安問題,也期許「好的新聞可以是件好生意」。

師大教授林東泰表示,「建設性新聞」取決於媒體經濟;也指出,21世紀媒體的競爭,如何在利潤與公共利益競爭間取得平衡點才是重點。

商周集團執行長王文靜在現場玩起自拍並上傳自己臉書,她進一步形容「新的媒體帶來速度、混亂與衝突」,她也對於「建設性新聞」實驗室般的觀念在歐洲國家變成商業化落實感到震撼。她也說「我們確實到了一個時間點,需要省思」。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