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徵, 投稿, 都更

【投書】高雄市政府用「弱肉強食」的手段開通彎道?

文/ 張丞賢(高雄醫學大學眼科醫師)

開通道路本是好事,用短短三百公尺路,貫通兩條東西向各約5公里的道路,應是德政一樁。但在剪綵通車典禮中,竟然路分兩邊群眾:一邊是主動前來抗議的市民,一邊是被請來喝采的市民。兩邊鼓噪喧喝,上百警員維持場面,為何開路好事還要一排特勤中隊守衛?為保護心虛的剪綵者?

主持剪綵本是市長陳菊的最愛,但前來祝賀的里民由里長帶領,還必須簽名,為何簽名造冊?難道有學分可以領嗎?路的另一側有更多不必簽到的民眾,自備大鼓鳴笛,場面更加熱鬧。只可惜他們是來抗議的民眾,包括被迫遷拆屋的原地住戶及一旁被破壞市場的攤商。

陳菊自誇此路開通等了40年,難道先前的市長都是無能,必須等到此時才由英明陳市長開通?看到路的一邊市民憤怒的血與淚就明瞭,不是前面的市長蹩腳而是至少他們悲天憫人,不願意如此無情迫遷住民,斷人生路。

如果主政者讓95%的人高興,是因為欺壓了另外那5%的人,這種事該做嗎?社會該為這種施政歡欣嗎?其實每個人都可能在某時候成為那個被打的5%。握有權力者很容易運用資源讓民眾靠攏,來孤立不聽話合作的少數,或者讓大部分人不敢講話,坐視少數異議者被壓迫。台灣社會長期一直希望跳脫如此的不公,但是今天的通車開路又是一個鮮明的案例。

如今看來,新路彎曲繞過果菜市場,吃掉了原來果菜市場北側停車場。明顯不用被迫遷戶的徵收土地來興建果菜市場,如此不是已經失去徵收的法理嗎?歷任市長直到陳市長的最後一任前,規劃路是要直直的開,遷走果菜的批發部門到市郊。但是今天卻又改變內政部核定的規劃路跡,留下殘缺的果菜市場。試問批發的果菜貨品,如何搬過25米道路到對側的新建停車場?陳菊市長自豪的結果是:居民被迫遷、留下經營困難的果菜市場及一條彎彎的道路。

陳菊口口聲聲說已經與市民充分溝通,果真如此,何以千百名抗議者在路的另一側憤怒疾呼,迫使市府必須動員里民來簽名入座壯膽市長及官員?這場面倒是苦了警員,連特勤中隊都動用了。高雄市府常說抗議是來自藍營策動的政治活動,但是當日看見的是藍營民代帶著幾位民眾,被狠狠擋在特勤中隊外面,抗議聲勢薄弱。倒是昔日是黨外社運人士的反迫遷自救會會長、自由台灣黨都親臨聲援弱勢被迫遷的居民。主政者如此與各種勢力為敵,無怪乎六位民進黨市長初選候選人,僅有一位敢來與陳菊共同剪綵。

文明社會避免弱肉強食,主政者更應該避免如此操作,台灣社會也期望隨著政黨輪替逐漸脫離此原始律則。但是在理應大家歡欣的開路大典,竟然路分兩邊,有主動來抗議,也有來簽名祝賀者,不禁讓人嗅到不尋常的背後有故事。可惜大部分媒體的報導著眼官方論點,足見整個社會偏斜的嚴重。

【延伸閱讀】【有片】「死守棺材本」 高雄果菜市場抗爭公庫全紀錄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