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政治

民主不是只有選舉 關於公民生活的幾點建議

圖 / 江欣怡

文 / 蔡侑珍

大選在即,各政黨為了爭取支持不斷祭出各式各樣的方法拉抬聲勢。然而台灣乃實行代議制政治,使得大部分選民對於民主制度與的認識僅止於「投票表達意見」、「都一樣爛」。而不清楚身為選民還有什麼途徑可以將民主落實得更好。以下僅提供幾項意見,期讀者對民主有更多想像。

民主制度有很多種。以台灣實行的憲政代議制民主來說,台灣的公民透過自由且公正的選舉由公民之中選出代表,這些公民代表組成像是議會這樣的理事機構產生政府,並且依憲法保障人權,限制多數人的權力並保護少數人的權益。例如台灣依照公職人員選舉法直接民選總統和立委,這些立委進國會行使職權,監督政府,制衡中央政府的權力。

既然台灣是透過代議制實行民主,意味著這些民選公民代表具備民意基礎,可合法行使其職權。例如總統、立委、各級地方首長皆依照其職權維持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運作。既然如此,為何公民常常有「政治無力感」呢?原因可能在我們僅僅透過投票讓渡權力給這些民選代表,並且誤會參與政治即是透過投票表達意見而已。 太多人以為投票過後政府施政、政策制定不再是我們能夠影響的,因而感到無能為力。我認為這可以分幾個面向探討,一是人民不清楚憲法所賦予的權利。二是日常參與不夠。三是學校教育未能深化民主。四是台灣過往的歷史因素使然。

學校教育與過往威權遺毒正在改善。台灣不斷進行教育改革,自推動本土化教育以來,歷史事件開始浮上檯面,尤其是白色恐怖。近年來透過談論上個世代的禁忌事件,使學生對民主有近一層認識。新課綱更是直接在學校教育將歷史事件納入,並且給予學生討論的空間。然而,日常生活的民主卻不是那麼容易實踐。由於漢人社會的傳統價值觀影響,台灣的學校跟家庭乃至於職場並非民主實作的場域,使得民主僅僅是一個概念而非落實於生活,實屬可惜。

參與是實踐民主的第一步。現今的台灣社會普遍認知到投票是實現民主的一種方式,即使不完美,但因行之有年、在各種場域普遍被使用,因此台灣人對民主的期望寄託於選舉。台灣人民已經實行過憲法賦予公民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項權利。選舉罷免對人,創制複決對法。台灣選舉自1930年代開始,1990有第一起由高雄市議會發起的國大代表罷免案。其後選舉罷免法不斷修訂,近期讓台灣公民最有感的應該是總統大選以及高雄市民發起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第一階段連署。2018年的愛家公投和以核養綠公投案則分別是創制權和複決權的行使。由於科技進步,人民比起以前更容易查找到公民權並實行之。透過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權的行使,公民參與政治、監督政府。

【相關討論】
劉仲書:今起,我不再投票
管中祥:幹嘛含淚投票啊?!

弔詭的是,台灣常常發生「基於理念認同」投票之後發現政黨或是候選人提出來的政見內容並不是當初所想的。究其原因,除了政治人物背信,沒有經過充分討論乃是最大因素。現代社會的公民都很忙,而理解政策及政見都需要知識背景以及時間,公民若無政見相對應領域的相關知識,就會發生看競選口號投票的事。甚至在鄉村地區,公民多半是將票投給「比較認識的」、「幫忙過我的」或是「我知道他是誰誰誰家的小孩」的候選人。也因此,屢屢發生投票後在才發現政見內容與當初競選時不同的情況。

公民日常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除了投票尚有許多選擇。近幾年越來越多人投入政治討論、許多學子不再相信只要讀書就好。台灣民眾討論候選人政見、討論候選人政黨理念等等。政治在我們這一代已經不是骯髒的事,而是逐漸被越來越多人討論的事。大多數公民會認為生活很累,工作很累,所以放棄聊夢想當然也放棄聊政治。但是政治有可能讓你的生活不這麼累,例如訂定勞基法縮短工時、提高失業給付,或是改善競爭型的考試制度讓學生有更多自由運用的時間。

如果你對生活中的任何事有想法,那麼去找人聊看看你的想法。尤其是去找那些「彷彿幫你說出你在意的事」的人聊聊,不斷地聊。在聊天的過程中激盪彼此的想法,讓他有機會把你對於政見的想法也納進去。不要害怕任何在討論中產生的爭執與吵架,民主很多時候並不是立即要一個答案,而是去思索衝突產生的原因並且找到可以互相理解的點。參與政治可以不只是到了大選做一道選擇題,更可以是日常不斷地聊天溝通吵架。每個人都有暢所欲言的資格,因此,對於用各種方式阻擋他人吵架的對象,請記得保持懷疑、持續思考。你不一定會馬上遇到能聊的人,保持懷疑思辨與熱忱則可以幫助你找到能聊的人。

找到理念相合的人則可以進一步組成團體,例如近幾年興起的各小黨、工會、環保團體等倡議組織。雖然今年看來各小黨還是走向分崩離析,台灣終歸是藍綠對決。但是藉由團體內部溝通理念、理解團體內部的權力關係及運作有助於進一步實現民主。例如,團體內部如何處理爭議事件就是很好的觀察實作場域。

每個人都可以踏出一步去參加社區組織,例如社區管理委員會、社區發展協會、社區大學等等。社區的定義根據聚落的型態而有所不同,在都市裡的社區往往是以建案劃定區域為主(社區型住宅),而鄉村的社區則指一整個村里。不同的社區型態也有不同的公共事務,加入這些社區組織,可以理解地方事務是如何被處理的、什麼樣的政見才能真正照顧到地方的需求。而作為社區的一份子,社區的規章與建設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居民生活,例如淹水過後壞掉的地下停車場大門跟養寵物的規範。鄉村的社區則更多承擔了長照以及老齡樂活等公眾事務。作為社區居民,對於社區生活的樣貌有何期待或是想像也是透過反覆溝通吵架而來。

台灣學界與政府為了補足代議制民主過度依賴投票的缺憾,引進審議式民主的概念,在社區進行參與式預算。參與式運算是一筆經費,與過往經費使用方式不同的是,審議式民主除了投票,也將審議當成法律的合法性來源之一。參與者(社區居民、專家、政府單位等)必須經過不斷地溝通、辯證、互相理解才能夠決定出現階段社區最需要的方案。過往經費使用多由專家學者領導決策,預算分配方式是由上而下,決策掌握在較有話語權的人手上。參與式預算則透過民主的程序,讓社區居民決定公共預算優先順序,使民眾實際具有決策權。即使是租屋族,也一樣是社區的一份子。你的生活就是社區的一部分,也可參加社區各種活動,包含預算決策。開始踏出那一步跟社區建立連結吧!

每逢選舉,台灣人民都會感覺到被撕裂以及對立,肇因為我們的民主還不成熟,我們沒有良性溝通的習慣也沒有學習、實作民主的場域。台灣社會將民主玩成票數對決的遊戲,這使得我們失去了民主的精神。然而,因此對政治冷漠並非解方,反而多參與實作有助於民主的演進。當我們的民主不再是將權力讓渡給候選人、期待他們達成我們對民主的期待。而是走進生活中的大大小小場域開啟公眾討論、進一步認識對立方的信念,台灣社會才進一步達成民主深化。

【延伸閱讀】
全台首場參與式預算成果共享會 龍潭村民:參與式預算讓阮庄活起來
替雲林創下「三個首次」 溪洲里參與式預算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