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 外稿

【外稿】關於加分政策的三大迷思

文/許明智(FaceBook 忽聞布農踏歌聲 作者群)

會考結束,學測的個人申請也告一段落,伴隨著升學壓力,不少學生對於原住民的「加分政策」有所不滿。然而,在近期的課堂中,我嘗試詢問學生三個問題,來破除對於加分政策的迷思,結論如下:

1.加分政策是由同化政策轉變而來,並非一開始就是對於原住民的「優待政策」
2.原住民學生並不會開心地擁抱「加分政策」,甚至可能得花費更多心力面對標籤
3.加分政策不會擠壓漢人學生的名額,已經試圖做到公平,但何謂「公平」仍相當複雜

我希望藉由我的教學經驗,提供大家(特別是現場教師)一個能夠快速且清楚和學生(或不熟悉此議題的人)解釋加分政策的回應,若有任何想要補充或討論的地方,也歡迎在下方交流。

加分政策是優待原住民的政策嗎?
一開始,我問學生「加分政策」的制定時間,大部分學生都直覺回答「解嚴後、1990年代」。但回到歷史脈絡,早在 #戰後初期,國民黨政府就制定加分政策,以達成「同化」原住民的目標。事實上,這也造成原住民文化的快速消失,包括資本主義的進入,一同造成許多原住民被迫離開原鄉,進入都市生活。

弔詭的是,加分政策卻在解嚴後成為「多元文化」的保障與優待,為了讓原住民能更重視自己的文化,所以用加分政策作為誘因。我們需要意識到的是,加分政策從「同化」到「多元化」,原住民族都不是主體,反映的是「他者」的想像。也因此,加分政策絕不是原住民族自身爭取來的「優待」政策。

原住民學生喜歡加分政策嗎?
加分政策的另一項大問題,可能來自於許多學生聽到「加分」,就會認為這樣的政策的「獨厚」原住民學生,包括我的學生們多認為「學生都喜歡加分」。然而,加分政策其實形成一道枷鎖,捆綁著許多原住民學生。

在上週的臺大反歧視行動中,我聽到許多原住民學生分享自己如何被冠上「加分仔」的稱號,因而得努力證明自己「有資格」進來這所學校。而對於「沒有使用加分政策」的原住民學生來說,「加分仔/1.35」的標籤仍是揮之不去的陰影。

所以說,原住民學生沒有你想像中「喜歡加分」,他們更是為了撕掉這個政策所帶來的污名,得付出更多努力。

加分政策對漢人學生公平嗎?
最後,回到法律面,這個政策究竟會不會造成漢人學生與原住民學生的不公平?

在我問這個問題時,班上有些學生誤以為,原住民學生加分後會影響一般排名,但其實原住民跟一般生名額是不同的,因此加分後的原住民是和其他原住民一同爭取原住民保障名額,不會擠壓到一般生的升學狀態。

釐清這點後,還是有人會質疑「有些原住民(生活在都市)的資源、成長環境跟我一樣,憑甚麼加分?」想請你思考一下,這句話的背後,是否預設原住民一定要「窮、笨、弱勢」,才有資格加分?加分政策的目的,是一種對於歷史的補償,不單單只能著眼於當下的弱勢處境。也因此,當我們認為「都市原住民」沒有資格加分時,其實是忽略了1970年代資本主義如何席捲部落,迫使這些原住民離開原鄉的都市打拚的脈絡,甚至反映出自身對於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

所以你支持加分政策嗎?
談完上述三大部分,我認為,正因為加分政策是個不完美的制度,也有著相當複雜的脈絡,以及牽涉「公平、弱勢」的不同定義,所以我藉由這三點來告訴學生,我們不應隨意拿加分政策(1.35) 來開玩笑,絕不是因為我支持加分政策的存在。同時,我也鼓勵學生們在完整理解後,再來討論、甚至質疑「加分政策」的存在。

在這節課結束後,我明白這些日子以來的紛擾仍未結束。但從他們的眼神中,我相信、也希望當他們走出教室之外時,會看見不太一樣的世界。

【延伸閱讀】
【外稿】兩週後,你還在關注中一中事件的後續嗎?
【外稿】面對校園中的歧視言語,「教育」還有什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