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 社運發電機

【聲明】原住民族宿凱道籲轉型正義、歸還傳統領域 政府卻視原民創作如垃圾?

文/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小教室

今(5/2)上午警方以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為由,除出動警力外,更以推土機、垃圾車清除因〈傳統領域劃設辦法〉而來到凱道抗議的原民團體所擺設的藝術品,以及在兩個月間建立的部落生活圈。

由馬躍‧比吼、歌手巴奈、那布帶領的原轉小教室,不僅強烈譴責政府的粗暴手段,更宣示只要原住民族的歷史正義及權利尚未得到回復,便會不斷回到凱道,監督政府承諾的原住民族轉型正義。

2月14日,原民會公佈〈傳統領域劃設辦法〉中排除了私有地,讓原住民族得以主張的傳統領域,由180萬公頃,大減至80萬公頃,也直接地侵害原基法所保障諮商同意權。過去兩個月中,包含政委張景森在內的官員,不斷地以土地私有權為由,混淆大眾對傳統領域諮商同意權的理解。從2月23日開始,馬躍、巴奈和那布便開始號召族人露宿凱道抗議,至今已69天,收到9張罰單。

在清理過程中,來自全台各部落的石頭彩繪、藝術品、種植的花木及竹圍,都被如垃圾般被用推土機、垃圾車清運掉。不論過程中警方如何重申尊重,其實際作為仍然讓在場、觀看直播的族人深感受辱。原轉小教室嚴正譴責中華民國政府以及警方的粗暴動作,以及背後所展現的統治者邏輯。

凱道上的石頭,是來自全台超過60個部落和團體的聲援,象徵這塊土地上有著遠比中華民國更為久遠的文化和自然環境。在現代法律制度來到台灣之前,島上的原住民族便是用石頭、樹木等作為劃定部落疆界的標誌物;凱道上的石頭,歷史遠遠比人類社會還要古老;凱道上的台灣原生百合、野菜,也是世世代代在這片島嶼上生長。原住民族的生活方式,是與這些土地上的祖先和平、永續地共處,而要求保留完整的傳統領域,便是為了能夠確保下一個世代的台灣人,仍能和千年以前島上的祖先一樣,可以生活在美麗的台灣島上。

今年3月20日,凱道抗議將近一個月時,蔡英文在「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中明確表示:「傳統領域是先存在的事實,國家法律上公有、私有土地的區分,則是後面才發生的事,兩者有所區別」,也肯認「原住民族對傳統領域的理解,是事實的陳述,也是自然主權的概念」。去年8月1日,蔡英文向原住民族道歉時,更邀請「全體原住民族朋友們,一起來當見證人。邀請大家來監督,而不是來背書。請族人朋友用力鞭策、指教,讓政府實現承諾,真正改進過往的錯誤。」

然而,今日面對原住民族超過兩個月的抗議,政府清場的舉動卻讓這些道歉與承諾顯得空洞、虛偽。部落的土地不能帶到凱道上,所以原轉小教室邀請全台灣的族人帶來屬於部落的石頭、沙土、水。凱道上的石頭、植物,不僅僅代表著部落及族人們完整的語言、生活方式,以及包含土地、海洋在內的傳統領域;它們象徵著族人對於台灣這塊島成為一個多元、公義、有包容力的社會的深深期盼。

正因為政府一再推辭,甚至扭曲原基法、挑起族群爭議,原轉小教室只好以和平、柔性,但莊嚴、肅穆的象徵物,在凱道上向300公尺外的總統府呼喊,希望蔡英文能夠正面回應,實踐她的承諾。

因此,原轉小教室並不是為了與警方對抗而擴張佔領範圍。原轉小教室用柔性與藝術的方式,是在凱道的柏油路上重現了原民數千年來在島上的遭遇——政府用強迫性的手段將原住民族清出過去生活的場域,只留下破碎的空間,要求原住民族依照外來政權訂定的規則生活。只要這樣的壓迫不消除,原轉小教室便會一再地回到凱道,要求中華民國正視這片土地上悠久的文化與一再被歧視、排擠的原住民族。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