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燦爛時光會客室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170集:年花56億國際搶才 玉山計畫可行嗎?

余雅琳 / 整理

錢能解決多少事?繼行政院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四年4200億,教育部於8月2日公布「玉山計畫」,拋出每年最高56億經費,推動「玉山學者」、「高教深耕計畫彈性薪資」及「教授學術研究加給提高10%」三大方案,強化延攬國際人才並留住國內人才。玉山計畫真的能緊抓國內外人才嗎?其他迫在眉睫的高等教育問題如何解決?

本週《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輔仁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戴伯芬,為我們分析玉山計畫的可行性,同時一起思考應該如何將經費花在刀口上,才能留住人才,改善學術界的環境。

一年加薪500萬 人才去留只為錢?

為了吸引國外人才與留住國內人才,教育部在「玉山計畫」祭出「玉山學者」方案,不論國內外人才,每年加500萬台幣薪資,並一次核可三年,等於教授一年可領到650萬元薪資。錢若砸下去,真的能吸引人才或是留才嗎?戴伯芬認為不盡然。比較全球公立大學教授薪資,目前台灣教授薪資屬後段班,但在亞洲地區並不算低。若玉山計畫推行,在國際上除了香港及新加坡外,將成為薪資相對優渥的國家,對部分國外人才具有吸引力。但戴伯芬認為,「國際學者移動,考慮的不只是錢。」

「阻礙教授作研究,不管國內國外,都是制度性因素。」戴伯芬說,高教制度及文化、研究倫理審查制度及複雜報帳機制,這些制度性因素台灣人都難以應付,更何況國外學者有語言適應問題。她提到,像是台灣學者有許多創新研究能量,卻得花心力應付行政程序、填寫表格。戴伯芬呼籲,若教育部及科技部完全不考慮眼前問題,花再多錢也難以攬才與留才。

若要吸引人才,支持性的配套措施也須考量。戴伯芬舉例,像是中國挖角台灣學者,雖然薪資不比台灣優渥,但提供安家費、安排子女教育,甚至協助配偶就業。

資源雨露均霑 錢有花刀口?

戴伯芬指出,類似「玉山學者」的薪資補助機制其實早已存在。民國99年,教育部開始實施《延攬及留住大專校院特殊優秀人才實施彈性薪資方案》(下簡稱彈薪計畫),目的與玉山計畫雷同,以補助、加薪方式,延攬人才並改善教授低薪問題。

戴伯芬分析,經由彈薪計畫,教授年薪可達648萬,僅差玉山學者2萬元。監察院調查彈薪計畫執行狀況,顯示這項補助有95%用在留任教授。現在玉山計畫針對大學「正教授」加薪,副教授及助理教授卻無法受惠。但大學教師中薪資最低的不是在校教書的教授,而是四處兼課的非典型教師。她說,台灣年產4千位博士,但大專院校缺額不到1/10,台灣並非沒人才,而是人才沒有地方去。

「生師比」作為判斷教學品質的一項指標,表示一名教授平均要教多少名學生。不過,台灣生師比高達21.7,遠高於中國17.3,以及國際標準15.6。如此亟待解決的高教問題,以及四處兼課的流浪博士,面對各大學持續縮編人事預算,又該如何解決?戴伯芬指出,若是把每年56億經費,全改以聘雇新老師,可聘雇3000名專案教授,或是300名專任教授30年。以3000名專案教授來計算,生師比可從21.7降到18.86。戴伯芬呼籲,一般大眾或許覺得玉山計畫與自己沒關係,但其實這關係到孩子的教育品質。

年改損失補償 玉山計畫應運而生?

玉山計畫是年金改革後的一項補償措施嗎?戴伯芬支持這一質疑並解釋,曾聽聞一名大學校長提到「年金改革讓教授士氣低迷,玉山計畫卻提振大家士氣。」再從該次計畫內容分析,戴伯芬指出,依照年改所得替代率,損失最少的是即將退休的正教授,損失最大的是年輕的副教授和助理教授,但玉山計畫受惠者都是正教授,透過加薪方式把年改損失補回來,年輕學者卻無法公平取得資源,「減最少補償最多。」

【延伸閱讀】
教育部玉山計劃恐惡化資源不均 學者退席抗議
黃厚銘:政府用「獎勵」幫教授加薪其實是便宜行事
管中祥:「玉山計劃」只會讓台灣高教提早崩塌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