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校園裡的街頭短講

圖/lastonein

文/邱涵仕(國立台南家齊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近幾年來,筆者親臨部分社會運動或是集會遊行的現場,不論是能源議題、土地正義、性別平等、程序正義、司法正義和教育議題……。絕大多數的時刻不是嘶聲怒吼或者暴力衝突,反倒是不同意見的交流和對話。透過麥克風、便利貼和白板,許多的概念和想法在街頭交織,對於筆者影響甚大。

校園裡偶爾也會出現類似的景象,筆者曾經參與幾次社會科老師帶領的社區走查,在老街、廟埕或是稻田中央,負責導覽的同學或師長在開放的空間當中為大家介紹建築特色,歷史由來和鄉野軼事,一問一答之間,擦出許多火花。

只是,要怎麼把街頭搬進校園呢?某一年筆者和伙伴在學校開設了多元選修課程,當時決定在園遊會上擺設攤位,大家可以到攤位上登記,在便利貼上寫下自己想說的話,然後站上板凳,把想法陳述出來。這一種肥皂箱演說的形式其實源自於英國,19世紀時,在倫敦的海德公園出現了一個演講者的角落,任何人只要站上肥皂箱,便可暢所欲言,而台下的聽眾可以提問、質疑或辯論,這樣的形式代表某種言論自由的展現。

這類的短講風潮這幾年也從社會吹進了校園,不論大專院校或高中職,諸如此類的活動開始盛行,又以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最廣為人知,其主題早以跨出了技術、娛樂和設計,科學、教育、文化、商業、藝術、環保等議題也經常出現在講台上。透過18分鐘的演講,聽眾可以聽到各領域的人士分享他們的想法與故事,講者可以是學術研究人員、人權行動者、藝術家……甚至是廚師。他們在台上介紹一個概念、一個故事或者對未來的想像,對於聽者來說則是多元的刺激,促進不同的思考。

基於國家目的和社會需求,制度下的學校早已形成了知識分化,專業領域各自劃清界線,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音樂、藝術……。各科被放入了以「節」為單位的「課程」當中,小學的40分鐘、國中的45分鐘、高中的50分鐘,教學者在固定桌椅的課室內,講授教科書上的內容,而學生則是被動的接受和吸收。這種工業化的思維,講求效率和秩序,大量的複製生產知識,在現今的校園中仍十分常見。

從小在這樣的體制下學習,許多學生甚至對大學有種迷思,認為只要考上某個科系、學習了該專門的領域課程,取得文憑後就足以在社會工作,甚至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門人士。這樣的想法在過往的傳統社會或許行的通,但肯定無法因應現今複雜多變的社會情勢,也喪失了學習的本質與初衷。不論從任何角度觀看,知識都是在各領域相互連結的。近日勞基法的修法爭議可以從歷史的脈絡來談,可以是社會的階級衝突、法律的正義論辯、經濟上的市場思維、政治上的政黨角力……。但有許多的學生卻沒有這樣的意識和感知,對議題的觀察力薄弱,缺乏多元的思考和個人見解,長期以來都是筆者在課堂上發現的問題。

然而,課堂上的問題一定要在課堂上解決嗎?學生不見得要在教室裡排排坐、面對黑板才能吸收到知識,但教師也不可能每一節課都把學生帶出校園,只能盡可能地模擬這樣的情境。利用中午短短15分鐘的時間,在學校人來人往的穿堂圈出一塊天地,讓跨班、跨年級的聽眾聚在一起,聆聽一則故事、認識一個觀念或是欣賞一首歌。而講者可以是學校的老師、學生、畢業的學長姊或校外人士,在短時間內將自己的所學精華傳遞出去,讓所有人產生共鳴。

也許有人認為,網路就是現代的「肥皂箱」。只是,人和人的情感不是TED影片可以傳遞,很多東西也無法透過論壇上的文字來傳達。在現場和講者之間眼神的交會、及時的問答甚至是情感的交流,這樣的親身體驗,與會者獲得的更多,也更有價值。

20世紀的許多哲學思想是在咖啡館裡誕生的,我們的文化中,很多共識其實是在飯桌上形成。自筆者擔任教職以來,許多教學上的想法常常不是在研習的課堂間出現,而是在會後的交流和閒談裡產出。以知識的共享和學校的共好為目的,筆者期待這樣的校園短講能夠創造美好的一刻!